几十年,只是狂奔,油、盐、酱、醋使自己恍恍惚惚,即使今天也是懵懵懂懂写些呢喃之语。我是喝丹江水长大的,只想从它的流淌中追索一些命运的基因,好从中找到两岸族群几千年的魂魄。
当年一个黑色的旋风,首先从商邑古道冲撞荆楚大地,又仿佛如黑色闪电,瞬间劈开了中原那些用傲慢和偏见堆砌的象牙之塔!当那些睡梦中的贪婪的魂魄被惊醒,回首武关唯一留下只是恐惧和无数哀叹!
一个中原人,不但有梦,而且有理想,他不远千里,叩关入秦,让中原的文化之盾与铁血的先秦之矛相容,铸就一个黑色的铁流帝国!这就商鞅——一个文化和理想的殉道者、实践者!历史常常记载帝王的丰功伟绩,但唯有商鞅变法,是为数不多的用其命名的。
商鞅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要求,从其“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论点出发,强调教育改革,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是重农战,要富国强兵就必须进行法制宣传,培养法治人才。商鞅抨击了提倡以诗、书、礼、乐为教育内容的儒家,主张“燔诗书而明法令”,要用鼓励耕战为内容的法治教育代替“先王之教”;认为法治是德治的基础,法令必须“明白易知”;应以法官为师,给民众解释法令,使“万民皆知所辟就”,把教育作为宣传法制和培养法治人才的工具。 商鞅著有《商君书》传世。
作为商鞅曾经治下的一个遗民,更多的是体验和感叹他的纯真和无邪.法,在古老中国的土地上永远只是当权者意志的绝对体现,与他们来说,法却是一张一文不值的手纸,与人民来说那是绝对的圣旨!商鞅只是弱秦时的利剑,而强秦时的祭旗人!
商鞅相秦期间,商鞅因执法较严引起秦贵族的怨恨,秦国公族赵良劝说商君积怨太深,宜“归十五都,灌园于鄙”、“不贪商、于之富,不宠秦国之教”,商鞅不听。这足见商鞅政治上稚与痴!
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即位,公子虔告商鞅谋反,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结果因未出示证件,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自是“作法自毙”;欲逃往魏国,魏人公子昂曾中其计而丧师,曾背信攻破魏帅,亦不愿收留。后来商鞅回到商邑,发邑兵北出击郑国,秦国发兵讨之,杀商鞅于郑国黾池,死后被秦惠王处“车裂之刑”于彤,灭商君之族。
" 作法自毙"只是表面上对商鞅的人格的讽刺,而实质上是王权对法权践踏!这也是他的人生悲剧根源.公子昂不愿收留于他,这是他自作孽的结果,因为出来混的总是要讲些江湖道义,因为他得意时太得心!发兵北出击郑国,更是天可灭,不可活,一则秦王不允,二则诸侯痛恨 !如此,不忠不义,更是今人实用主义的楷模!
商鞅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商鞅稚,则枉称鬼谷子弟!可叹!可悲!
不知不觉论起这个文化先哲的悲欢离合,但有一点,我们必须称道——他是一个真正把理想变为现实强势文化的先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