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龙随笔】落寞的云居寺

[复制链接]
查看734 | 回复1 | 2016-6-1 19: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天下班乘公交路过洒金桥,车上总是拥挤不堪,压根看不到窗外。车匆匆而过,从未想过附近有寺院。上周末坐车,人总算少了,有个靠窗的座位,坐下望向窗外,当车到洒金桥,无意中抬头看到个指示牌,上书皇家寺院云居寺向,顺着箭头方向看是在右手边的巷子里。只可惜时间晚了,不然真想下车,去寺内参观参观。云居寺三个字就在我脑海里扎下了根,想看看究竟是一座怎样的皇家寺院?仅它的名字就让我浮想联翩“居在云朵下的寺院”
    回到家便迫不及待打开电脑,搜索云居寺的相关介绍,方晓得为何云居寺为皇家寺院?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之母笃信佛教,每年数次前往终南山南五台朝山拜佛,旅途十分劳素,世民为母尽孝,便仿照南五台在宫城广运门以西,太极宫城南墙上沿起伏地势,筑建了五座佛殿,供其母瞻仰朝拜。因该寺上空常见祥云环绕久聚不散,如菩萨显圣,遂取名云居寺。此传说让我对云居寺更加向往,决定抽出时间探访。    昨日,恰好在洒金桥附近办事,办完事便到小巷中寻找云居寺。小巷两边都是摆摊的商贩,人来人往,将道路两边挤得严严实实,车穿插其间,一步一挪,生怕一不小心撞到行人,性急的司机按喇叭催促行人让路,路边小贩放开音响招揽生意,喇叭声和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使得小巷格外繁华。在小栋小楼背后,看到一个红色铁门,金黄的门钉有些扎眼,门楣上刻着“西五台云居寺”总算找到。入得门内,远没有想象的香火旺盛,天王殿的大门紧锁,一块斑驳的石碑立在殿前,上刻“云居寺为唐长安城内太极宫宫南墙之所在,历年不断倾圯,形成从东到西延绵起伏的五个高台。宋代在台上创建寺院,因其地形,又俗称寺名为西五台。入寺内,由东而西,从三天门拾级而上,层层台阁,环列左右,最高处为大士殿,登殿四望‘可收二郡之胜’现寺中仅存二台和中台。寺下所压唐代宫墙遗址,是研究唐长安城不可多得的实物标本”没想到,我此刻正站在唐朝太极宫的南墙遗址上。可它的冷清落寞却与自己的“身份”不符。不像其他寺院的热闹,殿门紧闭,除了一位年轻尼姑扫地,没有别的香客。从天王殿往后走,一堵高大的青砖城墙出现眼前,殿宇立于上,此为灵应台。从旁边的楼梯拾阶而上,大殿名灵为感殿,传统的卯榫结构琉璃屋顶,同样门锁着,只能透过玻璃向里看,供奉着大慈大悲观音菩萨。转身俯瞰周围,视野却被周围高楼遮挡。绕过殿,顺着另一边楼梯而下,便到了大雄宝殿。殿前两只麒麟院中央栽着一株古树,一尊汉白玉雕刻的佛像立于树下,细腻逼真。佛周围刻着弥勒佛,燃灯佛。汉白玉雕前供着三个小铜佛,是三世诸佛。大雄宝殿中释尊慈悲的注视人间。殿门口一张桌前坐着一位年岁大的比丘尼正手捻佛珠念经。向佛祖拜了拜,起身向后。又一个高台,与灵应台不同,此台的楼梯在中间,名为文殊台,上面亦有殿,自然是文殊台。只可惜一条绳子挡着,不让上。
    幸好我提前做过功课,灵应台和文殊台的建筑风格为宋代硬山式。文殊台下的一角摆放了不少花盆,栽种着荷叶,叶片甚大,令人不由感叹,不愧是佛门中物。想不通,为何明明是唐初所建寺庙怎会有宋时风格的建筑,于是回到大雄宝殿,虚心向那位老尼求教。据她所说:“云居寺的台基于唐,创于宋,屡葺于明。由於年代久远,战火频繁,屡毁屡建,因此具体修建年代没人能得说清”原来如此。仔细观察四周,发现云居寺除了两台与其他寺庙不同,还有它的朝向,别的寺都是坐北朝南,而此寺则是坐西向东。曾经的五台经过岁月的侵蚀和战火的洗礼只剩眼前两座,令人唏嘘。
    不知为何站在云居寺中,却令人联想到离它不甚远的罔极寺。大概是因为它们有不少相似之处吧。同一个朝代,同为皇家寺院,都是在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为孝敬母亲而建,都是尼寺,都隐在市井之中所不同的是建筑风格以及香火情况,罔极寺人来人往,云居寺却门可罗雀。眼看太阳就要落下,向寺外走去。僧僚前,一女尼坐在小凳上,将书放在高凳上用心看着,记笔记。不敢上前打扰,因此不知她看的何书,应该是佛经吧。一门之隔,望向外面熙熙攘攘,而这里则静悄悄,仿佛两个世界。这种感觉很是奇妙,一脚迈出又回到了俗世中。真可谓一脚是滚滚红尘,一脚为佛门净土。
     从云居寺走出,一路思绪万千。帝王家孝敬长辈的方式确实与众不同,透着阔气。它们虽然是为母而建,却在客观上为我们后人留下了精神财富。我们虽没有皇族的富贵,不可能像他们那样修座寺院。但感恩父母,孝敬长辈无论古今是相同的。皇家有皇家孝的方式,我们布衣百姓有布衣百姓孝的方式,我等孝敬的方式有很多,从细微处着手。比如有时间常回家看看,陪父母吃吃饭,聊聊天。给父母捶捶背,揉揉肩。比如抽出空陪父母到处转转,散散心。比如教父母用微信、QQ等聊天软件,让他们心态上保持年轻的状态等等不一而足。而不只是给父母钱,就以为是孝了。父母需要的不是钱,而是子女给他们的情感沟通。在我看来让父母开心、愉快、对生活充满热爱和希望,便是孝、不亚于太宗和太平公主为母建寺的孝敬方式。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翔鹰 | 2016-6-1 20: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首赏佳作!学习,问好您!
打赏鼓励一下!
生有生的价值,死有死的价值。用灵魂抒写文字,用文字雕刻心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