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国岭随笔】神游元宵节

[复制链接]
查看3089 | 回复1 | 2016-6-4 12: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png                                                                      
       我国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自己特有的意蕴,并由此酿造出一种节日的氛围来。早在已经变得非常遥远的童稚时代,心灵深处就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正月十五是一个祥和、热烈、欢快的节日。
      然而,今年这个元宵节对于我却不那么“祥和”,也“欢快”不起来。将近一个月了,被病魔牢牢地“囚禁”在房间里。元宵节的早晨,外面下着小雨,阴冷潮湿的天气,很不利于我心脏的康复。好在立春已过,花香鸟语,熏风送暖,草木葳蕤的旖旎景象已经指日可待了。
     家人去了城隍庙,我只能神往不能前往。上海市城隍庙,是闻名于世的旅游景观。城隍庙遍及全国各地,像上海城隍庙这样规模恢弘,文化氛围浓郁,对中外游客有着巨大吸力 的并不多见。如果到了上海不去城隍庙,那将是一个不算太小的缺憾。
       每当走进城隍庙,如同走进了历史,走进了神话,走进了民俗文化的艺术殿堂。这里把当代上海的新潮时尚与沧桑变革的历史印痕融合浓缩在一起。在阅览当代文明的同时,感悟古代文明的风韵,倾听时代前进的步履。凡有古庙,便有神话,便有优美的民间传说。神话也好,民间传说也好,都是人们通过想象,对现实生活的神化和美化。而后,又凝聚为一种精神,酿造出一种氛围,产生一种类似物理学中“场”的作用。每当身临其境,心灵有所感悟,精神得以熏陶,心情得以舒展,并涌动着神秘朦胧的美感。无论置身庙宇的瞻仰,站在九曲桥上的遐思,还是走进豫园,对奇石修竹,亭台楼阁的游览品赏,这种感觉尤为强烈。这里除了古色古香的各种建筑,便是琳琅满目的形形色色的店铺摊位了。各种小吃,珠宝服饰,工艺制品,应有尽有。古朴的风格,精湛的技艺,醇浓的民俗气息,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元宵节的灯会,是城隍庙的最大盛会,也是上海市节日的聚焦点,鼎盛时,竟有数十万游人汇聚此处。形成灯的世界,人的海洋。上述种种传统特色,民俗气息,文化氛围,在灯节这天,得以浓墨重彩的渲染和凸现。灯火辉煌,美食飘香,绚丽如画。值此良宵美景,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缥缈欲仙的沉醉。今年是我在上海度过的第七个元宵节了,往年的这天,是必逛城隍庙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豫园附近的广场上,矗立着一个巨大的,光彩耀人栩栩如生的生肖形象。去年的玉兔,前年的猛虎,大前年的金牛……今年是龙年,当是龙的形象。但愿家人回来,以精彩的描绘让我分享。
     如果说上海的元宵节聚焦于城隍庙,那么,今年古城西安的元宵节当聚焦何处?我在西安退休,从而走完了军旅生涯的最后一站。在这里,同样度过了七个元宵节。西安和上海,都是颇负盛名的大都市,但二者的文化氛围是有区别的。上海现代、时尚、繁华、前卫,闪烁着时代的异彩。西安则是十三朝帝都,既有丰厚的古代文明的历史积淀,又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西安已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旅游都市。其中既有对老祖宗所留文化遗产的传承,又适应新的时代风貌,对历史文化和大自然景观进行了崭新的拓展。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华时,对西安情有独钟,是不无道理的。记得七年前的西安,元宵节最令人瞩目的是南门广场。古老的城墙,巍峩的钟楼,凌空欲飞的城门楼之上,挂满形态各异,精美雅致的灯笼。五彩的旌旗,迎风招展。在火树银花的辉映下,动人心弦的锣鼓腰鼓,展示着西北人的豪迈爽朗;高跷上,舞姿袅娜的唐装丽人,引发着人们对大唐盛世的美妙想象……
       这些年,西安的发展建设日新月异。仅旅游景观而言,已经初具规模的曲江公园,风光旖旎;闻名遐迩的大雁塔广场,旧貌换新颜;广袤秀美的大唐芙蓉园,谱写着民族文化的壮丽篇章;更有去年开办的世博园,为西安古城增添了崭新的色彩……这一切,在元宵节的灯光烟火中,较之钟楼和古城墙定然不会逊色。
     忽然想起走进军营的第一个元宵节,虽然已经非常遥远,记忆却十分清晰。心绪,飞到九省通衢的江城,飞到了白云黄鹤的对岸。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在那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内,许多民间习俗,传统文化,浓郁的节日气氛,都被淡化了。就连着装,也十分简约。一律绿色的军装,红色的领章,闪亮的红星。干部唯一标记,就是比战士多了两个口袋。那天的元宵节的夜晚,我们是在快艇的甲板上度过的。在记忆中,听不到爆竹,看不到礼花烟火,江面上风平浪静。高音喇叭的歇斯底里,人群的某种喧嚣浮躁,也似乎被夜色消融,被江风吹去。一轮圆月,撒下朦胧的帐幔,笼罩着江水,笼罩着两岸。航标灯,在波浪中闪烁。靠岸的渔船上的红灯笼,和由船舱里传来的说笑声,洋溢着节日的祥瑞。月光,映照着一张张年轻,纯朴,富有朝气的脸蛋儿。因为我们的艇长,当时还不满三十岁。大家在甲板上,月光下,打扑克,下军棋,讲理想,谈未来……就这样,在恬淡,亲切,温馨的氛围里,度过了军营的第一个元宵节。并且永远的,深刻的留在我的记忆里。
      以后,月盈月缺,寒来暑往,由基层到大机关,由文革到改革开放。社会在发展,生活环境和条件,也不断发生着巨大变化。元宵节,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也逐年增添着盛装,美化着容颜。弹指间,三十个元宵节过去了。军营的第一个元宵节我还是一个刚出学校的青年学生,离开武汉调往西安时已是两鬓染霜了。
       俗话说,月是故乡明。在龙年的元宵节,有“天下第一龙”和“龙的故乡”之称的濮阳,不知是何情景。我的家乡是豫北的一个普通村镇,在距濮阳古城东南的二十余公里处。因为读初中时便离开了家乡,所以家乡的元宵节锁定在童年时代。那个年代的元宵节,传统的习俗非常浓厚。人们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望,都寄托于这些习俗里。少女们要玩“请七仙女”的游戏,期盼着未来的幸福。老人们把制作的麦子玉米,插在粪堆上,渴望着五谷丰登。小伙子把用高梁杆制作的打鬼棒,插在大门口,不让阴霾之气入侵。我们这些孩子们,则打着一个五分钱买的纸灯笼,去围着水井和大树转圈。据说,这样可以身体健康,终身疾病不侵。实践证明,这是不灵验的。否则,就不会早在四十岁刚出头,就荣幸地让白衣天使给我戴上心脏病的桂冠了。童年的元宵节虽然简朴幼稚,甚至还有些愚昧,依然魂牵梦萦。
       灯光熠熠,遐思悠悠。一个个风格不同,韵味各异的元宵节,挑着灯笼,踩着月光,在我脑海里翩翩而过……元宵节,也称之为灯节。不管是温馨的灯,还是灿烂的灯;不管是艳丽的灯,还是素雅的灯;不管是简约古朴的灯,还是时尚繁华的灯,只要能给生命点燃希望,有些光明便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2 收起 理由
洛沙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洛沙个人认证 | 2017-2-2 10: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0000.png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