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为什么要生气》

[复制链接]
查看737 | 回复3 | 2016-7-3 17: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踏雪闻香 于 2016-7-3 17:43 编辑

185454qplcyhbrhxnyl46y.png



      忙碌的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复杂的人际关系。有太多的人和事,让我们不顺心、不如意,甚至怒火中烧。但平心而论,没人愿意费力气,去为生气买单。
      可谁也不知道何时何地
一个不留神,就会气愤填膺,气冲云天,仿佛又是我们生活真实照。

      最近,我的心情就有点烦。本来想为大家做件好事,让大家高兴。没料想给自己找了麻烦,落得个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心不顺就写了几条说说。
      好朋友问:“在生谁的气呢?”我发了个笑脸回答:“没生气,我在沉思。”

    是啊,生什么气呢?生谁的气,干嘛要生气。生气,是在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有本事的人就该争气,而不是生气。想一想,吾本赤条条来,终归还要赤条条的去,无一例外,无一幸免。何必要和自己的心过不去,傻到伤害自己。
     大家都是凡夫俗子,生活在红尘之间,也不容易。每天都要面对一些事情和忧患,有时真得是很无奈很彷徨。所以有些时候,思想层面和举手投足,一时还上升不到清净与高雅之间。

    俗话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人哪,总归你有你的可爱,我有我的优点。千万别看别人不惯,拿自己的优点,去比别人的缺点。人这一辈子,活的就是心情。所以,我们不要把区区小事挂在齿间,让自己心烦。
      有句话说的好,事要做硬点,话要说软点。可我们身边往往就会遇到一些人,实心眼子,口无遮拦,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你拿这种人又能怎么样。只有自己往开里想,笑一笑不了了之,退一步海阔天蓝。

   记的曾经有人问余光中,李敖天天找你茬,你却从不回应,这是为什么呢?余沉吟片刻答:“他天天骂我,说明他的生活,不能没有我;而我不搭理,证明我的生活,可以没有他。”很是佩服余光中,有这样开阔的胸襟。
   还听说了这么一个故事,说是古代一个叫张英的,在省城里当宰相。有一次家人捎信,让他为家里徇私情。张英派人一了解才知道,原来是家人,跟邻居为一堵之墙起了争执,让他用权力解决问题。
  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个张英不仅清正廉明,刚正不阿,还胸怀若谷,宽容大度。连夜捎了封信回家,信中没说别的,只填了四句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看信后万分惭愧,就赶紧派人跑去把墙拆了,并退后三尺。邻居一看,也深受感动和教育:“一个宰相肚里,都能撑船,我再争下去,岂不被旁人笑话。”随后,也马上找人,把墙退后三尺,两家终于握手言和,在当时留下了“六尺巷”的千古佳话。
   孔子的学生,有一天在路上,碰见了一个穿绿衣服的人。那人问他:“你是学生,你可知道一年有几季?”“这是个啥问题啊,四季呀!”“不对,是三季。”绿衣人强调说。“是四季。”学生和他争论。
     后来,两人为是三季,还是四季争吵起来,吵到了孔子跟前。学生振振有词:“老师,是你教我们的,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不是吗?”没想到孔子看了看绿衣人,批评学生说:“他说对了,是你说错了,一年只有三季。”

   绿衣人得意的看了一眼学生,高高兴兴地走了。学生很委屈,就辩解说:“老师,明明他是错的,你怎么说他对。”
   孔子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你没看见他穿的是绿衣服吗?绿衣服是蚂蚱。他过不了秋天,所以他看见的只有三季。你和他争,永远争不出结果来。”学生恍然大悟。
   常听见有人说,气死我了,肺都气炸了。可气死你地球照样转,别人一样乐呵呵的,但难过的只有自己的家人。所以高人是,别人气我我不气,气下病来无人替。就算他是常有理,你别把他放心里。
  话说有一个书生和一个路人理论,书生说,一加一等二。路人说,一加一等三,最后两人谁也争不过谁,就打起来了,还打到了衙门。县官二话不说,一拍桌子,就叫人把书生痛打了一顿。
  路人屁颠屁颠地走了,书生心有不服,堂上大喊冤枉。县官问:“你冤啥?”书生说:“自古一加一就等于二,他明明错了,你为何打我不打他。”
    县官说:“你说你既然明白,还非跟一个连一加一等几,都不知道的人争高低,我不打你打谁。”书生低头不言语了。

   真的,人生本来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能在一起不容易,所以更该去珍惜。大千世界,滚滚红尘,总是充满着矛盾与纠葛。现实与愿望之间,总有太多的不如意。因此,我们想要心情好,就要学会适应环境,适应每个人的情绪,而不是让环境和别人,来适应自己。每个人的高低不同,水平也不同,故而想事和做事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不要对他人充满着太高的期待,那样你会活的很疲惫。因为我们左右不了人心,就像我们左右不了天气一样。
  忘不了父母健在的时候,父亲特别爱笑,为人豁达诚恳,是个乐天派。因为在缝纫社上班,闲暇的时候,常有人找他裁衣服,做衣服。父亲每每都是笑脸相迎,从没有露出不高兴的样子,且分文不取。
    特别是在文革的时候,身遭陷害,被抄家,母亲被迫带着我们下放劳动。就在这样的岁月,父亲一样坚强面对,并且始终如一地,对待那些曾经伤害我们的人。直到现在一提起父亲,那些人总是在我们面前悔恨,
让我们原谅他们。称赞父亲的宽容大度,说那时他们,真的是年轻不懂事。

    我的母亲心地善良,喜欢帮助别人,经常给邻居的孩子送吃的。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和母亲一起去镇上扯布。买好布,母亲给了售货员钱,回头发现售货员钱找错了,她竟然多找了母亲十几块钱。
    至今依然忘不了母亲还钱的时候,那个售货员一脸怒气冲冲的表情,一边悄悄收回钱,一边大声嚷嚷:“你这个老太婆,明明给你找对的,谁给你找错了。”母亲没言语,只是笑了笑。可我不干了,要过去和她理论,母亲硬是拉着我走了。母亲对我说:“别和她争,她是不好意思,也是怕被扣工资才那样做的。”
    记得母亲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孩子,记住别人的好处,忘记别人的坏处,这样你才会过的很快乐。”父亲呢,也总是教育我,要好好学习。说有了知识,才能有能力帮助更多的人。还说:“无论遇到啥事,千万要学会冷静,别动不动就激动生气,这很划不来。当你发现自己控制不了
怒火,就赶紧走开,这是对自己最好的解脱方法。”
    有人问
何谓生气,依照佛法的说法,被称作“嗔”。佛家说:“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还说:“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可见,无法控制嗔怒,就很可能招来弥天大祸。无论你信不信佛,你都不可以否认,人生在世是一种修行,你的任何一种行为,最终都会为你带来相对应的结果。善行得善果,恶行得恶果。

    当我们生气的时候,谴责别人的时候,心里也在承受着,这种行为带来的伤害。怒气会让人愚蠢,闲气会让人失神,怨气会让人灰心,坏脾气会害死一个人 。既然后果这么严重,那人为何会生气、犯嗔戒呢?
    答案就在下面的故事中,不拘小节、烟洒不戒的坦山禅师,与不苟言笑、潜心向佛的升禅师,同在一处修行。一天,坦山禅师正在喝酒,看见云升禅师,从他的房门经过,便邀请云升禅师一起喝酒。结果自然是被云升禅师婉言谢绝。
     坦山禅师便随口说了一句:“连酒都不喝,真不像人!”云升禅师闻此言,大怒,呵斥道:“你敢骂人!”坦山禅师疑惑地说:“我并没有骂你!”云升禅师更生气了,反问道:“你说我不会喝酒就不像人,这不是明明在骂我吗?不然,你来说说,我不像人像什么?你说!你说!”坦山禅师看了看他,缓慢地说:“你像佛。” 听罢此言,云升禅师无言以对,回去继续坐禅了,因为他知道自己犯了很重的嗔戒。
     在佛经中,嗔的起因有三。第一种是因为他人的话,伤害了自己而大发脾气,这看似合乎常理,称为顺理嗔。 第二种是无缘无故而发嗔心,明知自己理亏,还恶人先告状之类,这些不合乎人情,是非理嗔。第三种是源于争论的嗔心,或起于辨论,或起于闲谈。观点不同,一言不合便嗔火万丈,开始唇枪舌剑地驳辨,这是争论嗔。
    无论是顺理嗔、非理嗔还是争论嗔,都源于我们太过在意得与失,源于我们那颗不开化的心。要想不生气,就要时时注意心性的修炼,让自己的心有一点儿佛性。佛法有着至高无上的智慧,但并不背离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佛的智慧就在现实生活中,汲取佛的智慧、参透其中的禅机,我们的心,就会变得平和而清净,凡事也看得开、放得下,嗔怒之火自然也不再炽热。
    是的,当我们感觉心情不好的时候,不如去田野高山仰望远方,此时山朦胧,水朦胧,天高云淡,花香鸟语,一条小河静静流淌。这时,放飞自己的思绪,放空心里的杂念,放松脑海里的不快。
    让自己的心,平静些,再平静些。对凡事不去管,不去想,不去理会。 想通了,想完了,感觉生活中,真是没有什么好生气的,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趟不过的河。因为,让你生气的,都是对你不重要的。做好我们自己,让自己好好过,健康快乐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那天无意看见一个故事,说生气,还有这样的意思。有一个老师课堂上问小学生:“文章中所说的,蜜蜂给花园增了生气,是什么意思?”一个学生起来回答:“蜜蜂偷花蜜,花儿就生气啊!”全班同学听了,大笑个不停。那学生又说:“你们笑什么?要是鲜花不生气,又哪来鲜花怒放呢?”每每看完这个故事,我都开心的不行。觉得这个小学生,真是太可爱了。他这样的解释,竟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快乐。
   “世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多么富有哲理的语言。生活里,宽容是一种美德。我们为人宽容,能解人之难,补人之过。我们为人宽容,能赢得友谊,获得更多的朋友;宽容是一种境界,能使我们的境界,上升一个层级,掌握一种自我提高的有效方法;宽容,更会带来心灵的安宁和满足。
     说道宽人,其实是对他人要宽容、宽恕、容忍、忍让;严己,而对自己要严格、严谨、严肃、严正。宽人,是很有必要的。人的素质、能力、境界高低不同,不要去斤斤计较。如果你真的感觉自己素质好、能力大、境界高,那你就只能对自己,要求更好、更高、更强。但却不能要求别人,也和你一样处事。        
     有容乃大,宽宏大量。若不宽容他人,便成就不了自己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赢不了别人对你的爱戴和尊重。

       psb (26).jpg

         作者:笔名踏雪闻香 真名韩静 女  工作单位:陕西某航空厂 博客:xinjingrushui58@sina.com.喜欢在各大论坛,网站发表文章,写一些散文,小说,诗歌,微剧本等。像红袖,中文网,四季歌文学社区,新浪网,西部文学,风起,江山文学,陕西论坛,西部作家网,天涯,中华社区,中国散文网,散文在线等,都留有作者的笔墨。还和安徽影视剧公司和曲江影视公司有过影视剧洽谈。     
    作者所写的散文,小说,诗歌,曾刊登于纸媒《杨凌文苑》,《四季文学》《作家选刊》,《红袖文摘》,《京民文苑》上,还有许多文章,发表在论坛,网站电子杂志刊物上和微信平台里,得过许多奖项。
    2015年获得了首届国际城市诗人“优秀奖”,“最佳人气奖”,莲花杯“新人奖”等殊荣.作者的散文《南门外的灯光》获得了当代文艺名家名作“特等奖”,并入编《中国当代文艺名家名作金榜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翔鹰 | 2016-7-3 18: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容乃大,宽宏大量。若不宽容他人,便成就不了自己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赢不了别人对你的爱戴和尊重。
精典,这就是正确的心态,学习了,问好您!
打赏鼓励一下!
生有生的价值,死有死的价值。用灵魂抒写文字,用文字雕刻心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踏雪闻香 | 2016-7-3 21: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迟诚个人认证 | 2016-7-4 17:21: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文章,茅塞顿开!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