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丹水情韵 于 2016-11-4 15:07 编辑
生活在这条老街,天天都有新鲜事发生,只要你腿勤,四处走动走动,都可以寻找到乐趣。 这向氏三兄弟住家旁边,有一家私人诊所。平时,谁有个头疼脑热,刀伤腿抽筋都要到这家诊所去就诊治疗。 这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满头银发,瘦削的脸颊,鼻梁高挺,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幅宽边老花眼镜,耳不聋眼不花,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说起话来轻言细语,温柔可亲。 他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平时看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断方法,望、闻、问、切。多是慕名找上门的病人。他每天看完所有病人就已经是深夜了,对患者也极有耐心,给病人开药,很少超过5元。对每位在那儿就诊过得病人的情况记得清清楚楚。 他经常说:“医患关系搞不好是因为交流不够,医生只要对病人认真负责了,病人也自然会对医生极力配合,不管面对哪一个病人,都要把患者当成自己的第一个病人来对待。” 有一次,我在这位老中医爷爷家里玩儿。只见一位中年妇女带着女儿来这儿就诊。 银发老爷爷问: “哪儿不舒服呀?” “一个月前,他查出乳腺疾病,但卫生院医生要求她住院手术治疗。医院费用太高拿不出来这么多钱,治疗”病人说。 听了病人的难言之隐。老中医爷爷给她开了三副汤药,并给了她三次的膏药。 “这膏药和汤药,多少钱?”那位妇女问。 可是中医爷爷怕她心里有负担,就说: “拿去吃吧,先把病治好。” 说到这儿,病人的眼眶红了。 …… 这家私人诊所屋前,是大队部。土砌瓦盖两大间,右边那一间,还包括左边那间缝中破了隔,后面那间房屋,全是大队部办公的地方。 临街的一间,是一个铁匠铺。 无事的时候,我也喜欢到那里去玩玩。屋子正中放个大火炉,即烘炉。炉边架一风箱,风箱一拉,风进火炉,炉膛内火苗直蹿。 铁匠铺主人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自幼从师,打铁打了十多年,这十多年间都在敲敲打打。 每当铁匠铺们一打开,打铁作坊可谓红火一时,四邻八村的父老乡亲无论是修补旧的铁农具,还是锻造新的铁农具,都会来到这个作坊。 当年,我们这些孩子经常看到无论是凉爽的晨曦,还是微醺的黄昏,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村里人叼着烟卷,坐在窗户外面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紫铜色的脸庞洋溢着一种惬意和幸福。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他们是在为自己农田庄稼长势的喜人而开心吧,他们是在为自己家庭的和谐而高兴吧,他们是在为自己家里新添了牲口而自豪吧!外面发自肺腑地谈笑,似乎感染了屋内打铁匠师傅,红红的火苗映着他微黑的脸庞,起落的胳膊因为用力敲打铁块而显示出清晰的筋骨线条,四溅的汗水濡湿了一块块结实的肌肉,张弛有度的肌肉呈现出一种健康之美,富有节奏地敲打传递出韵律之美,绿树掩映的铁匠铺呈现出一种和谐之美。 我们非常乐意到这里来,一方面铁匠师傅乐意让我们捡拾滚落在地下的滚圆的铁屑,另一方面他还给我们讲解不少有关打铁的知识,因为听他讲得次数多了,所以也就知道了不少有关打铁的知识:煅烧出来的铁皮根据弹性和柔韧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黑铁和白铁:黑铁皮厚一些,弹性和柔韧度要差一些,所以农具中的锛、镐、犁、耙大多用黑铁;白铁皮要薄一些,弹性和柔韧度要强一些,铁锨头、镰刀、铲子大多用白铁。煅烧铁块最好用炭火,不仅上火快,而且温度高。同时也方便把铁块打造成各种农具雏形,农具的雏形出来,就需要文火慢烧,而后再细细地敲打慢慢地蹭磨,正所谓精工出细活,就是这个道理。大到犁耙耠子,小到瓢桶菜刀,这个铁匠师傅汉子无所不会,无所不能,并且打制出来的东西美观实用。所以,村内的人都对他这个手艺人高看一眼,自然平时也就礼敬三分。他为人耿直,生性豪爽,凡是自己合得来的人或者是看到谁家比较穷,常常把打制出来的家什赠送给人家,如果看到对方实在过意不去,就主动要求对方给一根旱烟,倒一碗热水也算对方还了自己一个人情。 …… 你看,我家乡那老街有意思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