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眸散文】陕南火炉(首发)

[复制链接]
查看2977 | 回复13 | 2016-11-14 08: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白鹿放歌 于 2016-11-14 15:32 编辑


陕南火炉

作者:宁眸
2009170244881133.jpg

     从前,每年从深秋开始,每天下午祖母就会颠着小脚在屋后面的山梁上转悠,防止有人来偷柴。我们家屋后那一大片桦树林子是自留柴山,因为不舍得砍伐,棵棵桦树婷婷玉立。祖母护着这片林子,如同守着祖宗的家业。
    如果此时走进陕南深山,会不时在山道上碰见腰里别着弯刀砍柴的人。有的人家全体出动,围着计划里选定的林子,齐刷刷地挥动弯刀、斧子,不出半天,就能将成片的林子放倒。而在陕南冬天,引人注目的不光有农家门前屋檐下火红的柿子、黄橙橙的玉米棒子,还有一溜溜、码放放整齐的木柴垛子。陕南多山,植被丰厚。从前没有电器,人们过得是靠山吃山的日子。很大程度上,一户人拥有柴山的多少,决定了一家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姑娘相亲时,也非常在意男方家的柴山问题。柴山多,且纯木林子多,姑娘嫁过去烧火做饭用柴方便,不受累。
    陕南人之所以这样注重柴山,是因为冬天取暖,离不开火炉。每年初冬到第二年春暖这段时间,是火炉充分发挥它的热量是时候。为了方便一家人取暖,也方便招待客人,火炉一般盘在偏房背风的角落里。我家的老火炉先是在祖母睡觉房间的一边,冬天里我们喜欢缠着和祖母一起睡。因为距离火炉近,钻进被窝时,手脚还是暖和的。早上可以等大人将火炉生着再起床。后来我们渐渐长大,为了方便招呼客人,父亲将火炉改到小厅堂的一角。自从小厅堂有了火炉,冬天里很少有人喜欢在大厅堂里商量事情了。客人带了礼物来,也直接放到小厅堂的小桌子上。但是无论谁来了我们家,我们总会将火炉边最温暖舒适的位置让给他(她)。而平日里,我们总喜欢将最温暖的地方让给长辈,比如祖母。围着火炉的人越多,烤火的人才会觉得更加暖和。
    我读小学时,就常常在中午和同学结伴去学校旁边的“胡豆”家烤火。“胡豆”年过五十了,因为父母死的早,没人给他张罗婚事,孤身一人。他非常喜欢我们这些孩子,见我们去,总是把炉火生得旺旺的。还给我们烤土豆、番薯吃,往我们小火盆里加满红火炭……
    火炉呈方形或者椭圆形。在火炉上方,有一条可以折叠的铁丝从楼板上垂吊下来,铁丝下方有挂钩,挂一把烧得黝黑发亮的铁水壶。在围着火炉烤火的同时,可以边烧开水。泡茶、洗脸洗脚洗澡、甚至烧热水洗衣服。记忆中我家有一个特别大的铁壶,后来不小心烧了干壶,烧漏了底儿。父亲跑遍镇子也没找到一把铁壶,只能买回一把铝制壶。铝壶把手两边是塑胶的,如果炉火很旺盛,根本没法挂上去。父亲只能在火炉后面加了一个小灶,将铝壶放着烧。起初我们非常不习惯,非常怀念那只用了几代人的大铁壶。
    因为烧木柴,大多数人家火炉周围的墙壁楼板早已被烟熏火燎的黑咕隆咚,但我们无法割舍对火炉的依赖。隆冬里,我们除了睡觉,其他的事情都在火炉边做完。母亲在火炉边纳鞋底、织毛衣、缝棉袄。父亲坐在炉火边擦麻绳、修锄头、修家具。将小桌子靠着火炉放着,一日三餐全在火炉边解决。偶尔将大铁壶换下来,挂上一个大陶罐煲猪脚萝卜汤。汤香四溢,就着炉火,喝上一碗,浑身都是力气。冬闲的晚上,我们在明火边上烤柿子、玉米、红薯。母亲炒上几个家常小菜,父亲在灰堆里温上柿子酒、拐枣酒,再邀上三五邻居划拳,打杠子猜酒,高兴起来你一句我一句唱花鼓。红红的炉火彻夜不息,山村的夜晚温暖如春。     
    维持这样一个温暖的火炉,往往需要大量的木柴。而这些木柴,在入秋就开始准备了。在地里干活时,挖几个带根的枯树桩晒在院角,树根特别耐烧。实在不行,放倒几棵桦树,将树干晒干锯成段,用斧头劈开,是上好的火炉用柴。陕南人对于火炉的用柴是非常讲究,湿柴、刚砍下的树枝是不能用来烧炉子的,这样的木柴烟大,会呛得人根本没法在火炉边上待。生火炉也非常讲究,用干树叶点燃细小的干树枝,再赶紧架上锯好的枯树干或者大树根。这样生的炉火又旺又持久。烧出的大火炭,用冷灰埋了,制成木炭存放着,留着给城里来的客人放在火盆上用,无烟。晚上睡前,趁着炉火没有熄灭,在热灰堆里埋上没有烧完的一小段粗树桩,作为火种。这样早上起床,只要扒开灰堆,就可以直接架柴点燃火炉了,方便又省事呢。
    因为生火炉要用木柴的原因,发生了许多可笑又可气的事情。遇到大雪封山,可苦了那些得过且过的懒人们,没有提前准备过冬的木柴,冷得钻在被窝里不敢下床。实在没有办法,甚至拆旧家具、楼板来当柴烧。
    住在街上的人,房子高级,但闲地少,柴山少。就连一些生活条件好的街上人,因为冬天要生火炉取暖的事,也不得不绞尽脑汁。一入冬,山里那些亲戚对他们来说变得格外亲切和重要。他们不由自主地对去赶集的山里亲戚分外热情,想办法留亲戚们吃饭,好开口问亲戚要几捆柴烧。那些没有山里亲戚的街上人,也想尽办法去山里认下个亲戚。实在没有亲戚可认,就认祖坟。山里多得是无主老坟园,他们打听到后,就圈定说某处是他家“祖坟”。这样一来,其他人就不敢乱砍他们家“祖坟”周围的林子了,他们就有了一小块儿柴山。实在认不下“祖坟”的,只有去“偷”柴了。
    因为偷柴,闹出很多笑话。山里人虽然柴山多,但哪一处先砍伐,哪一处后砍伐,是有规矩的。一般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砍伐房前屋后的自留柴山的。因此房前屋后的柴山上的树木大多数高大、茂密。而偷柴的人才不会理会这么多,他们见树木长得那么好,早已高兴坏了。溜进树林里,抡起斧子、弯刀就砍,正砍得起劲。冷不防身边飞来几颗石子,赶紧停止砍伐,瞬间吓得大气不敢出。过了一会儿,忽然觉得安全了,看着眼前那些挺直的树干,忍不住又抡起斧子。砍柴的“哗啦”一响,不成想,身边的石子却如雨落下。知道这下躲不过了,赶紧抱头窜鼠地逃跑。如慌不择路,和柴山主人不期而遇,难免尴尬万分。柴山主人往往“教育”偷柴的一番,说:“要砍也说一声啊,万一我的石子打伤了你,可咋办?”偷柴的面露惭愧,柴山主人也不计较了,干脆将刚砍倒了的树木送他了。如果碰上彼此相熟,尴尬片刻后,还会拉着偷柴的去家里好吃好喝款待一番,走时再送上一大捆上好的木柴。弄得偷柴人想起偷柴这件事,就面红耳赤,心里百感交集的。
    陕南的冬天山寒水瘦,却因为家家户户都有火炉,所以冷出了别样的味道。如今,退耕还林后的陕南山区,山清水秀。随着南水北调工程在陕南的启动,家用电器的普遍使用,陕南火炉,正慢慢地退出陕南冬天的历史舞台。而作为土生土长的陕南人,无法忘记火炉留给自己的温暖记忆默地为一家人奉献着温暖。

mmexport1477318087316_副本.jpg

个人简介
宁眸 本名王春芝  七十年代人。祖籍陕西旬阳麻坪 笔名嫣然鱼儿、宁眸鱼溪。赣州市作协会员,安徽省网络作协会员。曾任风起中文网短篇部副主编,短篇小说编辑。有散文诗歌分别刊登《散文百家》《创作评谭》《博爱》《作家天地》《散文诗》《新诗刊》《今朝》《文化信丰》《南康文艺》赣南日报、赣州晚报、瑞金报等杂志报刊。散文《一个古代的税务官》获得市国税局有奖征文优秀奖、散文《泥土的呼唤》获得风起中文网苗夫杯绿色中国梦有奖征文三等奖、散文《我和长征第一渡》获得县旅游征文三等奖,诗歌《六月的渡口》获得第二届旅游征文三等奖。邮箱:1410280111@qq.com

打赏鼓励一下!
我相信,此刻的我们,一定走在通往彼此的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邓仲祥 | 2016-11-14 08: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问好,祝创作愉快!
打赏鼓励一下!
淡泊看人生,挥手谱华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宁眸 | 2016-11-14 13: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邓仲祥 发表于 2016-11-14 08:26
欣赏佳作,问好,祝创作愉快!

谢谢老师第一时间跟帖,高兴!
打赏鼓励一下!
我相信,此刻的我们,一定走在通往彼此的路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陕南的冬天山寒水瘦,却因为家家户户都有火炉,所以冷出了别样的味道。

                     ——陕南火炉,难以忘怀的记忆,读来生活味特浓,好文!好文!喜欢你的文风。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2310dn2darrwq98older.jpg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刘雪儿 | 2016-11-14 20: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陕南的火炉温暖着我们童年最温馨的回忆,也勾起了我们最深的乡愁。
学习佳作,问候姐姐。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刘雪儿 | 2016-11-14 21: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此篇佳作已被《西部文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西部文学微杂志)第831期采编,手机“扫一扫”,分享您的作品。

003038fcku96tu9cvzeotq.jpg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宁眸 | 2016-11-16 07: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鹿放歌 发表于 2016-11-14 15:30
陕南的冬天山寒水瘦,却因为家家户户都有火炉,所以冷出了别样的味道。

                     ——陕南 ...

谢谢老师一如既往对我的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我相信,此刻的我们,一定走在通往彼此的路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宁眸 | 2016-11-16 07: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打赏鼓励一下!
我相信,此刻的我们,一定走在通往彼此的路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宁眸 | 2016-11-16 07: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刘雪儿 发表于 2016-11-14 20:52
陕南的火炉温暖着我们童年最温馨的回忆,也勾起了我们最深的乡愁。
学习佳作,问候姐姐。

谢谢妹妹支持和厚爱!
打赏鼓励一下!
我相信,此刻的我们,一定走在通往彼此的路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宁眸 | 2016-11-16 07: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刘雪儿 发表于 2016-11-14 21:15
您的此篇佳作已被《西部文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西部文学微杂志)第831期采编,手机“扫一扫”,分享您的 ...

谢谢妹妹!谢谢西部文学!
打赏鼓励一下!
我相信,此刻的我们,一定走在通往彼此的路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红米饭个人认证 | 2016-11-16 08: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乡来了,大赞~
打赏鼓励一下!
好好学习,天天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宁眸 | 2016-11-16 08: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米饭老师好!你这图像精神
打赏鼓励一下!
我相信,此刻的我们,一定走在通往彼此的路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红米饭个人认证 | 2016-11-16 09: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宁眸 发表于 2016-11-16 08:07
米饭老师好!你这图像精神

憨笑~                         ~
打赏鼓励一下!
好好学习,天天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