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少年时代之五 (五) 挖葛记 接上文,先说我的指甲。原来指甲的再生能力很强,大约一个月后,指甲脱落的的根部又长出了指甲芽,指甲芽慢慢朝指尖长,大约四个多月后,十指再现了完好的指甲。再说我挖出的那二百多斤藕,母亲发挥了她的智慧,她拿出一部分,找粮食较富裕的人家换大米;拿出一部分,洗干净后切成片,晾晒成藕干;再拿出一部分制作藕粉。其实制作藕粉很简单,我找了一块白铁皮,用钉子冲上密密麻麻的洞,再把它翻过来订到一块木板上,就做成了一个打磨器,然后把洗净的藕压在上面打磨成渣状,再把藕渣装入纱布袋,放入盛满清水的木盆内清洗,藕渣中的淀粉就洗入到盆中,沉淀一夜,把水倒掉,盆底就是白花花的藕粉泥了,再把它晾干,碾压成粉,就是藕粉了。其余近一半的藕还是带着泥巴,堆在墙角,留着当饭吃,在吃法上,母亲有创新。她首先把大米炒焦,用擀面杖把米压碎,在加入一些水,放入一些盐和酱油一拌,然后塞入洗净切成圆柱状的藕的洞洞里,放到锅里隔水蒸熟,吃起来像粉蒸肉的味,那叫一个香! 我从制作藕粉中得到了一个启示,要是能够在山上找到法国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在《神秘岛》中描写的面包树就好了,那面包树生长在南美洲的海岛,树里含有大量淀粉,加工出来后,可以做面包。我就时时留意,希望在山上能找到面包树一类植物。 我们村有一位很忠厚诚实的老农,60多岁,满头银发,叫李家堂,论辈分,我叫他家堂伯。解放前,他家很穷,一直在外打短工,做长工,见多识广。我一向很尊敬他,农活上,不懂的地方常常向他请教。一天,我和他一起在后山割茅草,割完茅草,我们顺手割了几根藤来捆茅草。我边捆,边好奇地请教他这种藤叫什么名字。家堂伯告诉我,这种藤叫“葛藤”,葛藤下有“葛根”,是种中药。我心中为之一振,连忙问他这葛根治什么病,有没有毒。他说他年轻时在一大户人家做工,那家人是开中药店的,东家让他用切片刀把刚刚挖来的葛根洗净,切片。东家人很好,告诉他葛根清热,治哮喘,没有毒,还能治什么病,记不得了。我又问他,葛根中含有淀粉吗?他回答说“好像有白粉,”他每次切完葛根后,刀面上都粘有白粉,但不知道是不是我说的淀粉。 我喜出望外,赶忙回到家,连忙翻阅父亲留下的有关中药的书籍。什么《本草纲目》啦,《本草经》啦,《中药学》啦,《中药大全》啦……书里面都有葛根的介绍,归纳起来就是:“葛根为多年生落叶藤木,升阳解肌,清热生津,止泻平喘,透斑疹,除烦渴,消炎止痛……葛根粉有强筋壮骨之作用,对女性还有丰胸美容之作用,自古有北参南葛之说.。” 好一个“葛根粉有强筋壮骨之作用”!我要找的就是这句话!我操起镢头,腰插镰刀就跑上了山。找到了一株葛藤,就挥刀齐根割断了藤,还把周围的茅草,灌木都砍倒,清理干净,然后开挖。土石相杂,草根纵横,挖起来费点劲。大约挖到1米深,就见到了土里横陈着一根褐色的树根状葛根,于是我把它整个地挖了出来,有十多公分粗,一米来长,很坚硬,就像树根。我又从边上挖出了两根细一些的葛根,直径五公分左右,长度半米左右。我兴高采烈地把葛根扛回了家。怎么从根里制作出葛粉呢?我犯了难。首先是砍下一截葛根放在打磨板上打磨,不行!葛根太硬,太韧,根本就打磨不动。我就拿洗衣服的棒槌砸,棒槌太轻,砸不动。最后,我把葛根放在石墩上用斧头砸,这下成功了,葛根被砸扁了,砸软了,砸散开来了。石墩上流淌着褐色的水浆。然后我就用制作藕粉的办法,在木盆中盛满清水,隔着纱布,把砸烂的葛根放到木盆里反复清洗,木盆里的水变浑了,而葛根只剩下像粗麻一样的一团纤维。然后用纱布将葛根纤维兜起来,挤干水,最后将木盆静置一夜,倒掉木盆中的水,盆底就剩下一层略显褐色的葛粉泥,再把它晾干,碾压成粉,就是葛粉了。把葛粉舀一匙放到碗中,稍加点水,调成糊状,加入沸水一冲,就做成了一碗略带黑褐色的清香甜润的葛根羹,那味道真是好极了!母亲还把葛根泥捏成一个个包有菜馅的汤圆放到开水里煮,煮熟了,黝黑黝黑的菜馅汤圆都浮到了水面上,添到碗里一吃,那味道既不像糯米汤圆,也不像藕粉汤圆,吃到嘴里又清香,又有劲道,又滑爽!那年头,能吃到这么美味的食物,真是奇迹。母亲,弟弟和我饱餐了一顿。我顺手装了一碗葛根粉送到家堂伯家中,还告诉了他制作葛根粉的方法。临走,我还交代他要保密,白天挖葛根,晚上关起门来加工葛粉。此外,我还发明了砸葛根的用榔头,锯一截直径约14工分,长度约20工分的圆柱形杂木,在中间鑿一个方孔,再装上木柄,用它来砸葛根,很顺手。 我意识到,我找到了中国的“面包树”,还发明了从葛根中提取淀粉的方法。我们村叫李德贤村,全村一百多户都姓李,都是李德贤的子孙。我们的祖先李德贤大约生活在元代末年,为了躲避战火,带领全家来到大冶这山区,开荒造田,繁衍子孙,历经明清朝代,几百年的生息,几十代人的努力,村子才达到现在的规模。这其中历经了多少次饥荒,饿死了多少李氏子孙,但是没有一个人想到漫山遍野都可以找到的野生葛根可以救他们的性命!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被一个李氏子孙中“不农不秀”的老三发现了。可一开始我和家堂伯想独占这发现成果,有了这个成果,我们俩家的亲人和子孙再也不怕饿肚子了。 然而,接下来村子里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我们的想法。时令进入了三九寒冬,也就是进入了腊月,严寒向人们逼进,有些饥饿的人躺在被子里不起床,以为这样至少好受一些。但是错了,村子里有一个叫李先宝的40来岁的光棍,饿死在家中的床上,人们发现他的尸体时,他的眼睛已经被饥饿的老鼠吃光了,那模样,那状态,真是惨不忍睹。先宝,先宝,顾名思义是祖先的宝贝。先宝出生在我们村一个财主之家,解放前就好吃懒做,任意挥霍,把家产败光,把父母气死,解放后经过教育,有所收敛,但时逢饥荒年代,他故态复萌,偷鸡摸狗,损人利己,最后还是被饿死在家中。 我的心受到极大的震动,我再也不能漠视村民的死亡了,我有了悲天悯人的念头。中秋节一气之下确立的人生观,这时悄悄发生了改变。变成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若只为己,也会天诛地灭!”我的内心十分纠结,晚上辗转不眠,我想到了很多。 我想到了如果没有祖先留下的山林,如果没有祖先留下的葛根,如果没有家堂伯的提示和帮助,我也不能发现葛根能制作出葛粉。一只狼很容易被猎人打死,一群狼就不那么容易被消灭。作为人,更离不开“群”,离不了相互帮助,离不了相互关爱。我想把“挖葛根,制葛粉”公之于世。然而我也想到了公开的后果,后山的葛根将会一扫而光,到那时我只能去远山了,我想了一夜,还是坚持公开。我和母亲说出了我的想法,母亲很高兴,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何况是救一群人的命,救乡亲们的命哪。”我又找家堂伯说了我的想法,他说:“你是读书人,你明事理,我都听你的。” 于是,第二天我向全村公开了挖葛根,制葛粉的秘密。不出我之所料,全村男女蜂拥上山,全村家家响起了砸葛根的梆梆声,像疾风暴雨,像江海奔涛,还夹杂着人们的欢笑声。我的心里很得意,很欣然,但也有一些忧虑,我知道葛根挖一株,就会少一株,它像人参一样,要经过多少年才能长成啊。 没过几天,近山的葛根几乎全被挖完了,人们的目光开始投向远山,高山,深山。我慢慢摸索到了葛根的生长特性,葛根生长的地形地貌,葛根喜欢生长在长有茅草和灌木的阴湿山坡。我喜欢一人上山,独来独往,爱去别人不敢去的深山老林,甚至跑到邻县的大山里,这为我后来挖药材打下了基础。早上,天不亮就吃得饱饱的上山,天黑,挑着一大担葛根回家。雨雪天除外,春节前后的两三个月我都是这么度过的。白天在山上挖葛根,晚上回家砸葛根,其他冲洗,过滤,沉淀,晾晒,制粉等都是母亲和弟弟的事情了。弟弟已经从初中辍学回家,是母亲的好帮手了。几个月下来,除了吃掉的葛粉,家里的大缸已经装满了葛粉(大约有一百多斤),度过春荒已经没问题了。提取了葛粉的晒干的葛根纤维被我捆成一捆捆,像码柴草一样,从地面一直码到房顶。由于吃葛根粉,母亲和弟弟都长胖了,弟弟的哮喘病也没有犯了。而我长得膀阔腰圆,十分强壮,连从上海回家过年的二哥都快认不出我来。这一年的春节,在北京中戏舞美系任教的大哥没回家,因为大嫂生产了,生了一个儿子叫远奇。我们家在喜气洋洋中过了春节。 自从挖葛根后,村里再没有饿死人了。村民们对我和我家人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变化。首先,我成为了年轻媳妇、嫂子们心目中男人的楷模,晚上我常听到住在我家附近的年轻夫妻们吵架,女的骂男的常用的话是:“你这杀千刀的,你咋不像人家老三,能吃苦,能干活。”“你这个怂包,你咋不像人家老三,干一样,成一样,你还好意思睡觉!”其次,我家有什么困难活,比如舂米,磨面等,母亲干得很吃力,这时总有些媳妇,嫂子主动来帮忙。再是,春节期间,村里人都念我的好,这家送几个鸡蛋,那家送点年糕糍粑,有的送碗鸡汤,有的送碗面条……我们家仿佛又回到了父亲在世的时代。我有了当一个杰出农民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