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龙随笔】时光虽易老,我们不愿散

[复制链接]
查看655 | 回复1 | 2017-1-17 20: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年关已到,各类聚会接踵而至。小学、中学、大学的同学聚会,公司同事间的聚餐等等,同学之间一年难见上几面,甚至多年见不上面,聚会上聊得话题聊来聊去就那么几样,男同学间相互吹牛侃大山,谁谁挣了多少钱、谁谁买了名车、谁谁给新买的一百多平的房子装修,或者是谁谁开了什么公司寻求合作,同学们谁手头宽裕能投资,谁有人脉能帮忙介绍,亦或者谁在交警队、学校、医院认识人给帮个忙。女同学则相互攀比,自己孩子怎么聪明、自己老公怎么有能耐、又到哪旅行了、又买了什么牌牌的包,做微商的就好趁机推销手头的产品,加对方微信,说是方便联系实则给多一个人推广告,别无新意。同事之间天天见,聚餐就是每个人拿着手机对着上来的菜拍照发朋友圈,再或者就是抱着手机抢红包玩游戏。这些聚会我现在能推就推,能躲就躲。而有一个聚会是我必会参加,甚至可以说是每年都盼着。
这个聚会就是文友聚会,一帮子年龄跨度大,身处不同行业的人,因为都爱好写作而走到一起,到今天已五年。二零一二年的夏天,华商报举办的文学创作学习班把我们召集到一起,为期一个半月,大家聆听文坛名家的讲座,相互探讨。学习结束之后,志同道合的人将友谊延续。平时大家各忙工作,只是在网上交流,相互鞭策,抱团取暖。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人走着走着就散了,但留下的人都很珍视这份单纯的情谊。慢慢地大家给文学上虚渺的友谊增添了烟火味,使得彼此间的感情愈加醇厚,愈加真实。谁家嫁娶添丁到场祝贺,谁家老人离世前往吊唁。对我们来说,彼此都已成为“亲人”

    每到年跟前,文友们都会组织一次聚会,日常大家难得见上一面。即使参加某个文学活动碰上,也都是打个招呼说几句话就匆匆分别,只有在年终聚会上才能畅叙。聚会提前就做出安排,谁负责订场地,谁负责财务,谁管拍照,谁负责调试音响,然后就是确定参加人员。到了聚会那天各司其职,井然有序。提前告知大家聚会时带样礼物,进行互换。我们不同于其他那些吹牛攀比,吃吃喝喝的聚会。有一系列流程,有条不紊的进行。首先有新朋友加入,邀请其进行自我介绍。之后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大家发表作品,获奖及出版图书的情况。接下来便是每个文友上台讲上几句新年寄语祝福,讲完后抓阄,看能得到谁拿的礼物,或书、或手工作品、或书法,或画、或围巾等等有意义的小礼物。中间穿插节目活跃气氛,唱歌、朗诵、舞蹈,虽不专业,却也热闹,使大家兴趣盎然,没有人顾上玩手机。我一般在台下充当观众,登攀的一曲《兰亭序》,令我发呆,仿佛灵魂出窍,飞到永和九年的兰亭与王羲之等文人相聚,观看王右军书写《兰亭集序》。直到听到主持喊我名字,让上台讲话,才将我拉回现实。时间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走着,待最后一个节目结束,已是华灯初上。大家不免肚饥了,备上薄菜温酒,觥筹交错,家长里短,互诉衷肠,亦或相互交流写作经验,谁在写作上遇到瓶颈,请教有经验的文友。兴致高了,推杯换盏,行起酒令。一番热闹后,聚会也就接近尾声,集体拍照留念后带上礼物,依依不舍的分别。 路上回味刚刚结束的聚会,我以为朋友间难得相聚一回,本该是单纯的叙旧,增进感情,大部分却被虚荣、功利、无聊所破坏,实在可惜。
    回到家,打开电脑翻看五年来每一次聚会的合照,能清晰地看到岁月给每个人留下的痕迹,不觉感叹时间走得太快,快的让人抓不住,但我相信我们的友谊会随着光阴而继续加厚。想起紫慕兄在聚会上的发言,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时光易老,我们不散”是的,时光容易老去,而我们舍不得散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大家还能够每年相聚在一起。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邓仲祥 | 2017-1-21 06: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欣赏,问好!祝新年创作愉快!
打赏鼓励一下!
淡泊看人生,挥手谱华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