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劲松散文】过年

[复制链接]
查看1967 | 回复3 | 2017-1-20 17: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劲松 于 2017-1-20 17:18 编辑

                                    过年
    我国东北有句俗话是“谁过年不吃顿饺子?”,也许是这个缘故吧,小时候我特别盼过年,吃了一个年头的窝窝头、高粱米饭,谁不想吃顿白面饺子呢?大年三十,我挤进父母亲、哥哥包饺子的圆圈里,听父母亲讲那有关过年的故事.
    父亲是十六岁从河北乐亭县“闯关东”来到东北的,经同乡的介绍给一家店老板当伙计那时叫“住地方”,旧社会伙计吃住都在店铺里。父亲说,老板是很讲究过年说“吉利话”的,过年乃至正月里绝不允许伙计们说“赔”、“不开张”、“坏”、“破”之类扫兴的话。父亲说,过去有个小伙计大年三十晚上到伙房给老板娘端火盆,不慎跌倒火盆摔破,这小伙计非常机灵,立即喊了一声:“金盆落地了!”这句话何等吉利,不但没有受到老板娘的训诉。且被人们传作一段佳话。当然也有不识趣的,父亲说有一老板雇佣了一位姓裴的伙计,过去店铺有规矩,大年三十包饺子倘若有饺子皮破了、馅露了,不能说“破”、“坏”之类的话,而要说“挣”,就是挣钱的挣。一次大年三十,伙计们正在包饺子,这老板走过来,打算讨句“吉利话”,问今年“挣”了多少?这位姓裴的伙计只知道包饺子包露馅是“挣”,为显示自己包饺子技艺高超,顺嘴说了句大话“有我姓裴的在世,你想‘挣’也难”,裴与赔同音,把老板气得七窍生烟。不久,这位姓裴的伙计”被“炒鱿鱼”了事。当然不仅是老板重视吉利话的。就是普通的百姓家也是很重视说吉利话的。大年三十包饺子,小孩子不能数个数的,这样叫“算计穷”,小孩子也不能喊“饿”一喊饿就会饿一年。可不知为什么小时侯我总是爱数一数看够不够吃;饺子包好了,我也喊几声“饿”,为此不知母亲数落了多少回。
    小时候,因为穷,吃饱饭的日子不多,过年不但能吃饱,还是饺子,可惜的是只有一顿,饿了我们就找饽饽吃。房东总爱笑话说:“过年乐,吃完饺子,找饽饽”。
    过年,放鞭炮是一种气氛,一种欢乐。小时候,家里穷父母亲很少给我们钱买鞭炮,父亲常说,鞭炮也叫“撒手穷”,一点火、一松手、一声响钱就没了。我们弟兄经常看人家放鞭炮,有时也捡别人放的而没有响的鞭炮。有一次,由于捡鞭炮大哥的棉“手闷子”都嘣烂了,不敢回家。
    儿时的过年情景总是历历在目。
      
      李劲松(西安劲松) :西安,退休职工,“汉语言文学毕业”,当过工人,做过中学语文教员,搞过《企业报》采编,干过生产调度。
                         早年,曾在原《陕西青年》、《西安法制报》发表过小文,较多是发表于原《陕西电子报》、及《企业报》等。
                         成果汗颜,情趣尚存。

照片 024_副本.jpg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南小玲 | 2017-1-20 18: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此篇佳作已被《西部文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西部文学微刊)第898期采编,手机“扫一扫”,分享您的作品。
221444tl52xlszxy9l6n8h.jpg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李劲松 | 2017-1-21 08:31: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南小玲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叩心弦个人认证 | 2017-1-24 11: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的“年”是多么令人怀念啊!问好老师,祝新年快乐,万事顺意!
打赏鼓励一下!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