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立即注册(中文)
首页
Portal
开通VIP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搜索
搜索
要闻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纵横
文学资讯
文学杂谈
民间传说
文学
匾牌文化
报告文学
民俗风情
电影剧本
笑话故事
心情日记
特色
西部传奇
西部旅游
西部美食
西部书画
乡村振兴
三言两语
站务
新人报道
文学期刊
作家风采
官方公告
站务处理
活动中心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西部文学
»
论坛
›
西部文学
›
散文随笔
›
残疾的板胡声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残疾的板胡声
[复制链接]
544
|
1
|
2017-2-6 18: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3563639218 于 2017-2-6 18:18 编辑
残疾的板胡声
文 闰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老王拉板胡都快五十个年头了,在整个县上都有名气了。原因是双目失明的残疾人,能拉到这个程度,实属罕见。
记得有一年国家统计民间文化概况,给他颁发了民间残疾老艺人荣誉证书,他兴奋得拿着证书几个晚上都没睡着。
老王正式投师拉胡胡是在那个“大学小勒庄,唱好样板戏” 的年代,那时老王刚二十岁,眼睛有问题,一到半后晌眼睛就全看不见了,用农村人话说叫“鸡暮眼”。一来他也有这个爱好,二来也干不成啥别的活,队长干脆让他去当时那个“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拉个下手,跟老师傅学拉个胡胡、吹个笛子、打个杂,每天给七分工,比一个全劳十分工少三分。
他知道自己有缺陷,跟正常人不一样,既不识谱,斗大的字也没认下几毛帘口袋,就凭着惊人的记忆力,跟师傅学着。闲了他打扫一下排练室的卫生,收拾一下锣锣鼓鼓,整理一下文武场面的凳子,晚上回家时还得同村人送回去。
那时红旗飘扬,战歌僚亮。全国到处“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习小勒庄”。平整土地、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成风,大喇叭整天播放着毛主席语录歌和平整土地进度表。山红了、水红了、大地一片红了。轰轰烈烈的运动,震撼着山川沟峁。学习小勒庄,大唱样板戏的活动也在不断向纵深发展。
听妈妈说老王她妈快到四十了才生下了老王,那时劳动抓的紧,人们一天干三晌活,晚上还要加班,老王虽然是家里的宝贝疙瘩,但免不了也常吃苦头。妈妈讲在那个土炕上,老王妈常用一条烂衣服撕开,一头绑在老王腰上,一头绑在四方四正的窗子框上。
那年平整土地正掀起了高潮,老王父母在那个大会战中日夜劳作,一次,老王发着高烧,又患有眼病,妈妈随便给他买了点药吃了,又平整土地去了。几天过去了,老王感冒烧退了,最重要的是眼睛落下了残疾,视力大幅度下降,每天半下午就看不清东西了,为此老王妈气的三天沒上工地,哭了三天三夜。
老王因眼病,中学没毕业就不上学了,不到二十岁的他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学起了吹笛子、拉二胡、拉板胡,他不识谱,就逮耳音、冒摸索着,干着他所喜欢的事情。
记不清是柳青、还是陈忠实曾在什么文稿中写到“一个人如果迷上、或者说爱上了什么,他就会毫不犹豫去追求、去想往,有时往往会拚上性命去干他心甘情愿、他所认为正确的事情。”老王正是这样,他用妈妈给他零吃嘴的五毛钱买回了一个笛子,沒停几月,又出了十块钱自己买回了一个二胡,整天像猫叫唤一样吱吱唔唔、胡吹乱拉起来,他父母亲十分痛爱他,念不成书,年龄小就让他在屋里胡折腾吧。
附近村子那里过事埋人,他眼晴不好,不能一人去,总是缠着父亲晚上领着他看人家咋吹咋拉,那里过古会,他就偷偷钻上台子,站在人家背后,看人家咋拉二胡,闲了上人家师傅家询问,又用笔抄了连他也不懂的曲子,回家慢慢摸索。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门前的土槐树也慢慢长大了,不远处他和父亲栽的皂角树也结开了皂角,后院的一棵洋槐树也足有五六把粗了,他亲手给自留地头上栽的小杏树,也开花结果几十年了。四十多的他,还没有媳妇,眼晴也越来越摸糊了,但谁也沒想到的他的笛子、二胡、板胡拉的岀类拔萃。
他在拉二胡、扳胡时也学会了唱戏,他的“赶坡、杀庙” 唱的 真是叫绝,在方圆几十里大有名气,因他在家排项老二,内行、外行的人都给他起了个绰号叫他“王二胡”。
王二胡红了,附近谁家过白事埋人,乐人队头儿就提前通知他,常用自行车接送他,由于他是“多面手”, 虽然眼晴残疾 常常工钱待遇都和其它人一样。一来他演技好,二来乐队头儿也照顾他一下。
人都知道老王四十多岁了,还没有家室,朋友、乡邻、乐人班的热心同事到处打听,托人介绍,终于给他说了个外地女人,他更有奔头了。
老王有了老婆、紧跟着也有了可爱的儿子,三口之家,负担更重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双目几乎失明。医院检查,定为一级残疾,当时国家也没有什么救助,也没分什么贫困户、低保户。平时老婆把他领到地里,递上工具,才能干上一会儿活。但他心里是乐观的,他一个人干着、唱着,在地里用棍棍学敲着边鼓,把老婆气的常骂他“穷乐观,把死不愁当瞌睡。”他也常乐呵呵的对人常说:咱这人是“黄连树下拉二胡,苦中做乐” 呢。
在那个年代,一个正常人都吃不饱肚子,穿不上衣服,更何况这个残疾的家庭。这时有个同行老艺人看到他生活极度贫乏,常常连肚子都混不饱,就串通他去兰洲、西宁卖唱,这个老艺人就看上他是个多面手,吹、拉、弹、唱样样打不住手,既能敲边鼓,吹笛子,拉二胡,更重要的是他的板胡特长。几个人一说一定,就引着这个几乎双目失眠的残疾人,乘火车西去了。
那时,国家政策开放,各项各业欣欣向荣,工业、农业效益上去了,人们生活发生了天翻复地的变化。但就是文化生活贫乏,几十年的压抑使人们”渴望得到艺术“,懂得了欣赏。下火车后,他们稍作休息,锣锣鼓鼓一响,唱起了戏,那晩第一次在兰州车站演唱,吸引了上百人观看,就一毛、二毛……一晚上就收入了六十多元,他们一行七个人乐疯了,这么好的收入啊。
就这样他们一伙在兰州一呆就是半个月,老王虽然看不见,吃喝拉撒都要人照管。但他是个多面手,所以大家一值给老王的钱和其它艺人一样。
一次唱戏,老王连拉带唱,一段“花亭相会” “赶坡”折服了所有观众,人们又一掌声连续不断。小女娃演员拿着小铜锣转场收钱,小铜锣滿了,她就倒进旁边的蛇皮袋子,一会儿再收一铜锣,散场后回去再整理。那天,还有两个陕西老乡,偷偷给老王兜兜一人塞了五元钱。
该回家种麦了,他们一算账,最高的老王和几个挑大梁的,每人都拿了一百五十多元,两个女的也一人分了一百多元。
老王知道一天十块钱,这在当时是最好不过的收入,一个正常人跟木匠下苦力一天才四五元钱,一个木匠大工一天超不过八元,他这个残疾人一天吃了喝了拿十块钱,这真是天上掉下来了馅饼。
就这样老王也爱出来唱戏了,老婆也支持,那时岀门卖唱还要大队、公社的证明。大队、公社也很支持老王,每次证明都是别人领着他,以残疾人身份办的证明。
有一次,原来领头的老艺人病了,也不想岀门了,他们就推选老王带头,领上他们上兰州、西宁、银川卖唱。老王的扳胡始终称头,拉的有板有眼,吸引着众多的观众。有一段时间,老王没去唱戏,兰州好多戏迷竟写信叫老王演唱。
一辈子眼晴残疾的老王,在戏曲舞台上也发挥了他的余热,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文艺人才,也过上了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收音机、电视机、唱戏机普及了,老王年龄也大了,眼晴一点儿也看不见了,再也不能出去卖唱了。儿子娶下媳妇,也有了孙子,前几年村组上报,老王一家吃上了低保,也过上了和正常人一样的幸福生活。
老王高兴了,他说现在再家不干啥,国家还月月给发钱。
去年老王因病去逝了,他的徒子徒孙奔走相告,都赶来给师傅送藏,免费为老王热闹了一番,这个残疾人的文化精神给人们带来温暖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邓仲祥
|
2017-2-7 09: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欣赏,问好!祝新年创作愉快!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淡泊看人生,挥手谱华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中文)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3563639218
190
主题
386
帖子
1745
积分
中级会员
中级会员, 积分 17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5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17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55 积分
积分
1745
加好友
发消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纵横
匾牌文化
报告文学
心情日记
民俗风情
电影剧本
打赏公示
图文推荐
西部文学首批百名金牌写手重磅新鲜出炉
2022-01-17
西部文学关于举办【战疫情、献爱心】征文活动的通知
2020-02-03
西部文学关于缴纳网络维护费的通知
2022-11-18
【新年贺词】一元复始,西部文学再出发
2022-01-31
【洛沙随笔】斯人已逝,英才永驻
2022-02-10
热门排行
1
一起来!选出你心中的2022年年度“最佳优秀作者”
2
【洛沙随笔】斯人已逝,英才永驻
3
西部文学关于缴纳网络维护费的通知
4
西部文学最优秀作者荣誉证书下载处
5
【龙竹武诗词】快乐退休
6
西部文学首批百名金牌写手重磅新鲜出炉
7
【新年贺词】一元复始,西部文学再出发
8
西部文学以“戏曲抗战”为题书写,弘扬西安易俗社抗战...
9
【重磅提醒】西部文学作者发布文学作品十不准
10
【洛沙情理散文】耄耋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