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长风 于 2017-9-2 17:48 编辑
西行散记 文/秋枫赋
用半个月时间,走过了新疆的“三山两盆”与河西走廊,这和西部地域辽阔高远相较,自然属于走马观花,认知自是肤浅的。几次想写点什么,又觉得自己象刚起飞的云雀,还没看清家乡的全貌;又像那只五月的杜鹃,飞过两片麦地,就要把唱词改写成“金谷”、“金谷”一般。
不管怎样,我也是冒着三十八九度高温与零下的冷寒,在南北疆、在戈壁滩、在沙海、在塞上江南走了一遭!带回几百张照片对照地图看了又看,哪一张都舍不得删除,整得电脑、手机满满! 视觉的解读,一遍又一遍,算是对奔走半个月后的“悟”吗?悟的过程有加有减。敝帚自珍,行于笔端吧!自认为这也是出行后的收获点点。
(一)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是越往西走空气越好,还是列车行进的节奏催我入眠?不管怎样,反正清晨醒来车已过陕西定边。车窗外不再是我熟悉的绿野平原,但见沟壑纵横,砂砾凸显,黄土高原与戈壁接壤了吗…… 最显眼的是路基下的土地,灰土里透着似沙非沙,似堿非堿的物质,真的不常见。旷野的“土道”上也是灰白色的沙砾,一沟沟,一片片,裸露地面——似乎在哪里读到过的,西北一带有盐池,这就是原盐铺就的道路吗? 我的一声惊奇,引得包厢里的旅友也站到车窗前,争着拍照查看。
越向西行,车窗外的景色越是新奇变换。你看那一排排银白色的风力发电机在山巅、低谷、大川,亭亭玉立,悠悠然,转转停停,谱写着自然动能的风采诗篇!一望无际,地广人稀,只有它们的银白色身影挺立天地间!
令我感叹的还有石油抽油机,虽说华北平原也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可在这广袤的土地上,看似渺无人烟,却有这抢眼的橘黄色钢铁之躯从事着单调如一的工作,怎不令人感叹! 我原来不知道它们的名字,“磕头虫”的昵称也出现在我的文笔间。
寂寞与单调一如这苍凉的西北大地,简单却又深奥 !我的大西北,我的戈壁滩!此时此刻,我自然想到了辛勤奔波于无人区的勘测队,更想到了默默奉献的采油人、看井工……总以为自己上山下乡、屯垦戍边辛苦,细细想来,又有哪一样工作不需要人们付出奉献!社会财富的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善,绝不是说说唱唱,蹦蹦喊喊就能实现。
外出旅游的时间内,我表现得近乎“贪婪”——不管是在列车上、在汽车上,即使是乘飞机,也会数看云朵的变换。我不会“上车睡觉”。只要是天亮着,能多看看就多看看,风景不止局限在景点儿,更是散落在旅途,散落在你不经意间。沿途美景需要我们自己去捕捉,去发现。
这次出门前,我是做了一点儿功课的,譬如了解祁连山,看看天山雪莲;自然想到李白,这位赫赫大名的诗仙在西域生活了多少年?读得最多的则是王维老先生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他老人家肯定没王震将军和他的三五九旅走得远! 估计也就去了西北一带的玉门关、嘉峪关?他也到过张掖吗?大唐的关隘究竟在哪边? 我跑出这么远了,大漠漫漫,却没见“孤烟”,想来当时的大唐,在陕甘一带是有烽火台的吧?单车简行,王维老人家该行走多少天才到边关?好在有诗歌伴他前行,吟咏也罢,牢骚也罢,终是留下了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没见孤烟,是时代的变迁,这里早已不是“边关”,而大漠的落日着实让我们惊诧了一番。 已是晚上九点多了,太阳依然高悬。餐车早已请大家晚餐,人们却感觉不到时间已晚。接近九点半时,西边的太阳倒显得又大又圆,在她接近地平线的时刻,依然光芒耀眼!这又大又圆的夕阳慢慢接近地平线,只在这一刻,却是难以把握的瞬间——像婴儿投入母亲的怀抱,刹那就没入了地平线! 我是第一次看大漠落日!不光我吧,还有那些第一次来西部的旅伴,人们呼喊着,议论着,用相机、手机记录下了这难见的一刻。 没过多长时间,包厢外又传来高喊 :快出来看呀!太阳没落下去,她又升起来啦! 能有这种事吗?也许是西部奇观? 我也急忙走出包厢,只见人们正围着列车员老张,请他暂时把车厢内的灯关闭一下,让大家拍下这太阳“又升起”的景观。 这是从东方升起还是从西方升起啊?没这么“逗你玩”的!我本来就没有方向感,来不及多想,只见一轮又大又圆的“太阳”冉冉升起,看着她昏晕的光环,我不由自主喊了一声:这是月亮,你们看她没把荒原照亮呀! “是太阳吧?车又转向向东行驶了?”“是太阳,是太阳,谁说是月亮啊?”“她说的,拍照的那位。”一个大姐指向我…… 人们嘻嘻哈哈,争论半天。我不再参与意见,查了一下日历,正是农历四月十六。“半个月亮爬上来”该是到新疆以后的事,而今晚爬上来的肯定是整个月儿圆,一会儿,她将高挂中天,我们的列车也会在朦胧的月色中前行。
十点多啦,朦胧的月光,广袤的大漠戈壁,静谧而安然,在摇摇摆摆的车厢中,我该睡觉去啦。 2017年6月2日草,3日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