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立即注册(中文)
首页
Portal
开通VIP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搜索
搜索
要闻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纵横
文学资讯
文学杂谈
民间传说
文学
匾牌文化
报告文学
民俗风情
电影剧本
笑话故事
心情日记
特色
西部传奇
西部旅游
西部美食
西部书画
乡村振兴
三言两语
站务
新人报道
文学期刊
作家风采
官方公告
站务处理
活动中心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西部文学
»
论坛
›
西部文学
›
散文随笔
›
[闲者散文]家乡"过会"那些事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闲者散文]家乡"过会"那些事
[复制链接]
2674
|
6
|
2017-6-25 17:12: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人们常说,“十里不同话,隔山不同俗”。在关中地区,特别是西安郊县的农村,不知从啥时候开始, 每年夏忙过后,大致是农历六、七月间,当地人以村子为单位,统一固定一天时间,用于集中招待村民的亲戚来此相聚……关中农村人把这种集中待客的事情叫做“过会"。
"过会",又分为"看忙会"和"忙罢会"。"看忙会"又称看娘会,一般在农历三、四月份。因为女儿和娘家妈自春节过年见了面,两三个月就再没见面了,所以在三、四月份还不忙的时候,通过"过会"这种形式来看望问候娘家妈,所以也就有了“麦梢黄,女看娘”的谚语。"忙罢会"一般在农历六、七月间,就是在每年夏收之后,人们已经收完麦子,玉米也已下种,农田中暂时没有大的农活,在此期间,亲戚们相互走动走动,见见面,吃吃饭,交流交流情感。由于全村都是这一天"待客",而且年复一年,时间不变,这样,就形成了关中地区的一种习俗。大家不用通知,到时候走舅家,去姑家,上姨家,串姐家,到丈人家……就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事情。
在长安、周至、鄠邑一带, "过会"最早的是鄠邑区涝店镇的礼贤村,为农历六月初一。农历七月十五日,是我的家乡"过会"的日子。这一天,整个村子十分热闹,亲戚们提着点心,水果,肉类等礼品从四面八方赶来,整个村子人山人海,各种小商小贩也不失时机地凑过来,街道上摆满了各种小商品,热闹非凡。就连一些乞丐也摸着了规律,来借机凑热闹讨要东西。
家乡“过会”,属于一年中比较重要的节日。我记得,小时候生活比较艰苦,农村人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回肉,但有两个重要节日是必须有肉的,一个是春节,再一个就是“过会”。可见,这个节日在乡亲们心目中的份量。“过会”虽然只有一天时间,但对于待亲戚的主人家来说,那却要提前准备。这一天所有亲戚都要来,因此,烟酒茶绝对不能少。烟可以是旱烟,也可以是香烟,还可以是卷烟;酒有米酒(家乡称为醪糟),也有白酒,白酒的档次可高可低,一般家庭就灌当地产的散白酒,富裕之家可以买些瓶装酒。过去,我们村子的人一般都是到附近的龙窝酒厂去打些散白酒,大家都知道"龙窝酒"是纯粮食酒,不是酒精勾兑的,容易上头,但不容易醉。茶叶过去是花茶,现在可以买袋装茶、花茶,或者礼茶,还有一些瓶装茶饮料等等,作为接待客人之用。
家乡“过会”,肉是必备的食料,而且少不了。有的家在"过会"之前还专门宰杀自家养的猪,除了自用一部分,剩余的会卖给街坊邻居。待客的凉菜、热菜都要有肉,臊子面的臊子中也少不了肉,所以,肉是必备的食料。看着现在,想着过去,已有了很大的区别。过去的凉菜,上面盖几片煮熟的五花肉,而且除了猪肉,再没有别的肉品,而今的肉品增加到三到四种,有牛肉、猪肉、鸡鸭肉,还有鱼肉等,且满盘满碟;过去只有豆芽拌粉条,鸡蛋,花生米或者一个时蔬菜品,一般就三到四个菜,如今已增加到六到八个菜;过去只有凉菜,现在有凉有热,荤瘦搭配,品种齐全。
“过会”的礼品,以前主要是用新麦面蒸好的馍和一些副食品(关中人将挂面、水晶饼、糕点、麻花、红白糖等合作社卖出来的吃货,一概称为副食品),再加一些季节瓜果,尤其是嫁出去的女儿,必须用新麦磨的面蒸馍,送给父母,并有一定数量规定,有的说是十个,有的说是十几个,其说法不一。如今,则是送牛奶、营养品、水果和钱,送馍的已寥寥无几。这说明人们已经解决了温饱,在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在我印象中,长安、周至、鄠邑一带,按照当地乡俗,"过会"这一天,正式订婚后的准女婿必须携厚礼登门拜访准岳丈岳母。这一天,准女婿打扮得仪表堂堂,提着标配的四色礼:点心一封、大肉一吊、烧酒一瓶、副食品一包,礼到人到,接受准岳丈家人亲朋品评考察,直至结婚大礼娶回人家闺女,这种“骚情礼”才算告一段落。在回礼方面,以前主要是回花花馍或蛋蛋馍(是一种很小的馍),这可能是中国礼尚往来的习惯。现在估计很少回这种礼品了。
家乡“过会”,没有祭神、祭祖、祭鬼之仪式,没有敬天敬地的讲究,只是亲戚之间的走动、交谈、聊天和吃饭。因为,从春节见面到这段时期,大家各自忙碌着,夏收完结,秋播已毕,农闲的人们满怀丰收的喜悦,在"过会"这天欢聚一堂,分享劳动果实,互通生产经验,交流生活信息,互致美好祝福。过去,男亲戚们聊的主要是生产队的事情,比如生产队年终分红、农业生产的组织、各家盖房以及农业技术方面的事情;女亲戚们聊的主要是家常事务、孩子婚姻、织布纺线以及有关家人穿戴等方面的事情。如今,亲戚们聊的大多是孩子上学考试、村干部选举、经济作物的种植技术、价钱以及种养殖经验、产品销路、盖楼房、买农机具或汽车、外出打工赚钱等发家致富方面的话题。还有的喜欢谈论国内外的形势,当然家长里短的事情也是人们聊天的重要话题。从聊天内容的变化来看,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变化凸现了出来,农村自治的好处和不足,还有反腐倡廉,也成为当今农村人关注的热点。
"过会"当天的大清早,各路亲戚穿着节日盛装,或夫妻双双,或子女成群,骑着自行车、摩托车,开着农用三轮车,带着蒸馍果蔬之类丰富的礼品,嘴里哼唱着“祖籍陕西韩城县”之类铿锵的秦腔名段,从四面八方浩浩荡荡向"过会"村庄的亲戚家汇集。老亲纷至,新戚沓来。于是,待客的主人家往常宽廠的庭院在满座高朋的充塞下,顿时显出紧紧巴巴。此时此刻,主家人脸面上便特别有光,说明他家人气旺盛啊!
家乡"过会",关键就是要待好客。待客,主要就是一个"吃"字,因为关中地区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待客自然离不开吃。待客这一天,请来了他姨他妗子,也请来了他姑他婶子。如果是女婿娃来,丈母娘更是高兴的屁颠屁颠,不是前院后院捉母鸡,就是把珍藏了多年的好东西拿出来显摆,热情的不得了,老丈人瞧见怕冷落其他客人,一边偷偷直骂“你看你骚情的样子”,一边更热情地去门上招呼其他客人。只要客人一来到,主人家跑前跑后抡个圆,扑了个欢,过来过去献殷勤,烟锅装满茶递上,让客人坐炕上先歇着,真是忙得不亦乐乎。
家乡"过会",待客一般都要吃两吨饭,都是早面午席。所谓"早面",就是客人来到后,吃的第一顿饭,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臊子面,也叫"喝汤",都是吃"流水席"。说是喝汤,其实就是吃早饭。饭桌上,酒是主人自家做的热得滚烫的醪糟黄酒,菜是桌上摆放的四盘凉菜。八个人一桌,先来先吃,等酒菜吃得差不多了,就开始端上臊子面。过去的臊子是猪油多于肉,而且臊子汤汤中多菜少肉,一般家庭是用红萝卜、豆腐干、韭菜来充实臊子,臊子中见到肉块即可,稍微爱好的人家则是将鸡蛋摊成饼状,再将其切成菱形或方形小块,黄黄的漂在臊子汤汤上,看着也十分开胃。如今,人们吃肉已不是难题,因此臊子汤汤中肉多菜也不少,而且肥瘦均匀,有木耳黄花菜,鸡蛋韭菜当漂菜,汤汤显得色香味俱佳。过去吃臊子面,其面都是将麦子磨得剩下少量麸子,因此面显得比较黑。现在,农民自己种粮自己吃,磨面的时候留的麸子比较多,按过去的标准,可以达到70粉。
农村人在面食上绝不马虎,一定是自家产的新麦面,而且是上等的。过去,主要是手擀面,舀上一升雪花面,一把两把採上案,面儿擀得薄如纸,下到锅里一条线,捞到碗里莲花转。如今,年轻人也懒得擀面,多数人家都是吃机器压的面。客人坐上桌,臊子面端上来,一碗一碗递到客人手,客人刚张嘴,主人就问是咸还是淡,调和味道怎个样,客人一一回答合适,主人家才放心。吃一碗面,浇一次汤,汪汪的面碗一盘盘端上,吃过的汤碗一盘盘送下。客人吃起臊子面来,一口气不吃个十几、二十碗,不算能吃臊子面,吃的脸上头上直冒汗,撑的实在吃不动了才肯丢碗。就这样了,主人家还在一旁劝着:“歇一会,再稀稀来一碗”。一般来说,"过会"吃的臊子面,讲究的是面要薄精光,汤要煎稀汪,味要酸辣香。
家乡"过会",待客最热闹的环节当属坐席。也就是"午席",一般到了下午两、三点钟开席,主要吃炒菜和馍。或者五盘子,或者八碗子,根据主人家经济状况而定。凉菜热菜一齐上,品女婿带来的烧酒,喝主家自酿的醪糟稠酒,咥丈母娘提前蒸好饭前加热的小蒸馍(蛋蛋馍),一个桌子上吃饭,亲如一家人。第二顿饭是正餐,菜有凉有热,鸡鱼大肉应有尽有,主食为馒头,越白越好,正中间点个红点,以示吉庆。宾客们八人一桌,自由组合,能喝酒的最好坐在一起。坐席时间一到,烧酒盘子先摆上,客人上桌刚坐定,一个酒盅轮回着倒酒,一人一盅挨个喝,先抿几口老烧酒,再品主家的拿手菜,尝过小葱拌豆腐,又品肘子鱼丸子,再端上新出锅的甜盘子。一盘一盘垒桌上,客人喝得脸红脖子粗,吃得满面红光流油水,在一旁的主家人感到争回了面子,喜形于色,眼睛眯成一条缝缝,笑个没完。有时候,客人们喝酒气氛不热烈,动静不大,半天喝不了一杯酒,主人家就着急了,直插进去开始翩火,又敬又劝,又是划拳行令,与大伙叫开板来,从豪言壮语喝到胡言乱语,最后喝的不言不语,把客人没喝醉,把自己先放翻,这种情况多的是。客人们一杯杯白酒下肚,两筷子肉菜入口,话匣子便纷纷打开,忽而农业生产,忽而家长里短;忽而眉飞色舞,忽而惋惜慨叹,喜怒哀乐绽放在庄户人的脸上,宽厚善良种在农村人的心田。这里没有趋炎附势,只有满腔热忱;这里没有勾心斗角,只有将心比心。乡音如歌,越说越敞亮;浓情似酒,越品越醇香。直到酒席散了,把客人们一个一个送走了,主人家才算松了一口气。
我的家乡"过会",这是生活中的一种风俗,一年一会,一生一会,它没有轰轰烈烈的大场面,就这样蕴藏在日常生活之中。人们多少年来就是这样平平静静地,不声不响地延续着传统和亲情。如今,虽然是市场经济,人们生活的节奏也在加快,可农村人还依然过着"忙罢会",尽管在形式上会发生些变化,可那种亲情却是没多大变化的。"过会"待客给人们带来了亲情,也给人们搭起了互动的平台。我觉得,关中地区这样古朴的忙罢会,涵盖了诸多文化元素,包括了农家的劳动、礼仪、饮食、民俗等地域文化以及充满现代气息的竞争文化和商业文化,延续这样的"过会"形式,也是挺好的一件事情,令人十分向往和怀念!
(2017.6.25写于景园)
作者告白:
我是五零哥,出生平民窝;
求学遇动乱,知识没学多;
高中毕了业,回家干农活;
文革快结束,参军去卫国;
服役廿四载,师军都干过;
部队大裁军,重新找工作;
转业到机关,整天爬格格;
过去写公文,没有代表作;
如今花甲龄,闲暇练写作;
不是为出名,纯粹图个乐。
评分
参与人数
2
金钱
+5
收起
理由
罗凤霜
+ 3
很给力!
qjhicu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邓仲祥
|
2017-6-25 19: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欣赏,拜读学习,遥祝写作愉快!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淡泊看人生,挥手谱华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洛沙
个人认证
|
2017-6-25 20: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宁静
个人认证
|
2017-6-27 12: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此篇佳作已被《西部文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西部文学微刊)第1049期采编,手机“扫一扫”,分享您的作品。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闲者(yuwen)
|
2017-7-5 20: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宁静老师编发!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jhicu
|
2017-7-5 20: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罗凤霜
|
2017-7-5 21: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点赞,问好老师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中文)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闲者(yuwen)
86
主题
477
帖子
1345
积分
中级会员
中级会员, 积分 13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5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13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55 积分
积分
1345
加好友
发消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纵横
匾牌文化
报告文学
心情日记
民俗风情
电影剧本
打赏公示
图文推荐
西部文学首批百名金牌写手重磅新鲜出炉
2022-01-17
西部文学关于举办【战疫情、献爱心】征文活动的通知
2020-02-03
西部文学关于缴纳网络维护费的通知
2022-11-18
【洛沙随笔】斯人已逝,英才永驻
2022-02-10
【新年贺词】一元复始,西部文学再出发
2022-01-31
热门排行
1
一起来!选出你心中的2022年年度“最佳优秀作者”
2
【洛沙随笔】斯人已逝,英才永驻
3
西部文学关于缴纳网络维护费的通知
4
【龙竹武诗词】快乐退休
5
西部文学最优秀作者荣誉证书下载处
6
西部文学首批百名金牌写手重磅新鲜出炉
7
【新年贺词】一元复始,西部文学再出发
8
西部文学以“戏曲抗战”为题书写,弘扬西安易俗社抗战...
9
【重磅提醒】西部文学作者发布文学作品十不准
10
【洛沙情理散文】耄耋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