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谓家喻户晓了。然而“七夕”对我来讲,却是陌生的。从小只知道牛郎和织女农历七月初七日鹊桥相会,在葡萄架下可以听到他们缠绵的情话。也曾听外婆讲,凡间的妇女会在这一天晚上向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因而七月初七被称为乞巧节。却不知道这一天还叫做“七夕”。而“七夕”的的确确是近些年才知道的一个称谓。说起来确是一件惭愧的事。
传统节日诸如春节、元宵节、龙头节、端午节、晒衣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五豆节、腊八节、小年、大年,年年都有。也因了各自不同的过节方式或附带的民间传说及历史典故,抑或是其它原因而有着不同的感受。
春节,传统节日里当仁不让的老大。
小时候的春节总是伴随着萌发于冬月的期盼而来的。离过年还有两个月,幼小的心里却早已种下了对过年的期盼。期盼着那一身新衣服,期盼着可以吃好吃的,期盼着可以走亲戚。还有腊月天打扫屋子、杀猪、做豆腐那热闹的场景。时常睡在被窝里都能高兴得笑出声来。因了过年的缘故,年前年后的几个节日也就印象非常深刻了。
时节刚入腊月,小伙伴们就念叨着“五豆,腊八,二十三,过年只剩七八天”的童谣,期盼着寒假,也期盼着新年的到来。
对于五豆节,我唯一的印象就是只知道腊月初五为五豆节,而其所对应的节日内容却早已被人们淡化甚至遗忘。以至于今天,若非网络的缘故,我是万万不能知道五豆节的意涵的。五豆节也因了临近春节,却又距离较远的缘故而显得不那么重要。相对而言,腊八节印象就深刻了不少。每年腊八节,母亲总会在平时熬米汤的锅里加入各种各样的豆类及其它食材。到底有多少种,时至今日我也不能如数知晓。我想,应该不低于八种吧。再说小年,印象就更为深刻了。每年的腊月廿三日,家家户户都开始烙坨坨馍,热腾腾的坨坨馍出锅后必须先于宅院的上位处供奉灶王爷,之后方能食用。而这规矩起于何年何月,却早已无从考证。就着坨坨馍的香味,年味一天一天的浓了起来。家家户户腾挪家什物件于庭院,开始了一年里规模最大的大扫除。男女老少齐动员,扫的扫,擦的擦。在晾干了蓝土新刷的最后一面土墙后,所有家什物件又被一一挪回原来的位置,大扫除全面完成。
随后的几日里,村巷里此起彼伏的杀猪声伴随着家家户户过豆腐的“咯吱”声成就了村庄里最浓厚的年味。
一头小猪崽,开春时节从会①上购买回来,圈养于猪圈。经历春夏秋三季的喂养,于冬天来临时膘肥体壮。进入腊月,猪儿也便进入了生命的倒计时阶段。过了小年,家家户户磨刀霍霍,伴随着那一阵阵歇斯底里的嘶嚎声,三五个精壮劳力,终于将其摁倒在案。闪着寒光的长刀自脖项处长驱直入,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殷红的鲜血瞬间便喷将出来。稍事片刻,可怜的猪儿便一命呜呼了。然后,经过开水的浸泡,拔毛,上架,开膛破肚。再进行分割,辛劳了一年的人们终于得到了最丰盛的回报。当然,也有意外,长刀插入的一瞬间,猪儿挣脱了几个精壮劳力的束缚,带着刀子狂奔而去。最终在流尽体内最后一滴鲜血后轰然倒地。
做豆腐几乎是伴着杀猪的前后同步进行的。取上好的黄豆数斤,于临睡前泡入盆中。经过一夜的浸泡,颗颗黄豆充分汲取水分后,变得圆圆鼓鼓。填黄豆于粉碎机料斗,乳白的汁液搅和着豆渣便汩汩而出了。置容器于机器出料口,不一会儿工夫,豆汁和豆渣便被收集到了一起。两个木档以十字交叉之势,用绳索作为牵引悬挂于楼檩之下,恰置铁锅之上。白色土布制成的豆腐包,各缚一角于木档末梢。其底呈弧形,恰似一锅之状,正好兜豆汁及豆渣于其内,适量加水。两人相对而站,各持临近的木档末梢,左右上下地摇晃了起来,是为过豆腐。伴随着豆腐包的晃动,汁液哗啦哗啦地流入下方铁锅内。换料,加水,反复数次,直至所有豆渣被彻底过滤完毕。点火,烧锅,不停搅拌,沁人心脾的豆浆味便随着腾起的热气弥漫了整个屋子。此刻,原汁原味的豆浆便可以食用了。锅烧两至三滚,加适量石膏于豆浆中,是为点豆腐。待冷却,锅内现凝胶状,即豆腐脑。盛一碗出来,调和佐料便可享用。舀一勺入口,香鲜润滑,回味无穷。待铁锅彻底冷却,用瓜瓢舀豆膏于衬有豆腐包的方形木框之内,扎口,挤压。然后,抬一尺见方板石置于其上,静载挤压。历一夜时辰,楞楞整整的豆腐块便成型了。
萌发于冬月的期盼,终于走到了尽头,大年三十来了。镇上的集市也不同于往日,早早地开了市。每年的腊月会是一年中最为繁忙的几个会,而大年三十因了过年的缘故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半天会。一大早,小伙伴们便三五成群的聚到了一起。讨论着哪个牌子的鞭炮质量好,声音大,今年是否又有新的品种出来。得出结论后,一伙人便迫不及待地赶往镇上。
中午时分,满载而归的伙伴们纷纷赶回家中。父辈们也提着从会上购买的春联、火纸、冥币赶了回来。母亲的午饭也早已做好了。每年三十家家户户都会做一锅调和米饭,而这顿“最后的午餐”在全家人饱餐一顿后必是有剩余的,正是为了应和“年年有余”的吉兆故意而为的。吃过午饭,端凳,扶梯,各家各户一一将春联贴于门上。
早些年的春联都是自己买红纸,找村里的能行人书写的。基本上从腊月廿八日开始,就有人铺张了书案于庭院,邻里乡亲们拿着红纸登门,写春联就开始了。写春联纯属一种义务奉献,非但没有费用,还要自己摊上笔墨。近些年,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春联已经成为了一种商品,只需花钱即可购买。村子里手写春联的场景不复存在,也只有在腊月会卖春联的小摊上才能够一睹风采了。
贴完春联,本家的叔侄、弟兄们便三五成群地前往祖坟“迎接”列祖列宗回家过年了。出发前,所有的火纸都要用最大面额的纸币一一拓印。将一张百元大钞放置于整沓火纸上方,从一端开始,依次用巴掌大小的方木用力拍下去就算是完成了拓印。每沓火纸均需如此,拓印面可重叠,但万万不可有一丝遗漏。来到坟前,下跪,烧纸。火纸、冥币在打好的田字格内付之一炬。袅袅青烟伴着纸灰随风轻舞着送去了晚辈们的问候,也发出了回家的邀请。磕头,行礼,祭拜礼成。讲究的人,还会用一挂清脆的鞭炮为先人们开路护航。请回祖先,供奉于堂前,燃一缕清香,年就真真切切的到来了。
夜幕渐渐降临。零零星星的鞭炮声远远近近的响了起来。本家的叔侄、弟兄们携妻带子,端菜提酒相聚于门中长辈家中,年夜饭开始了。推杯换盏间,一年来的疲惫被涤荡得干干净净。好酒者,猜拳行酒声不绝于耳。久未谋面者,三三两两促膝长谈,却总恨时间太过于匆忙。孩子们嬉闹于席间,你追我赶,顽劣尽显。在春节晚会即将迎来新年倒计时时,各家各户纷纷将拆封的鞭炮平铺于门前,新年的钟声伴随着最响亮的鞭炮声同时响起。不时有烟花划破漆黑的夜空冲上屋顶,房前屋后如白昼般一片光明。村庄淹没在了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新年,从午夜开始了。
初一一早,小伙伴们穿着新衣服纷纷走出了家门,开门第一件事必是放炮仗,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又一次远远近近的响了起来。响完炮仗,热腾腾的饺子出锅了。第一份照旧敬先人,紧接着,给叔伯本家分别送上一份,最后方可动筷。饺子是团圆和吉祥的象征,是每年第一天的“非官方”指定吃食,是必须要吃的。吃完饺子便可以约上三五伙伴自由活动了,时间意义上的年算是过来了。
自初二起,便开始了新年的拜年走亲戚活动。舅家、姑家、姨家一众亲戚挨个走一遍。带去了一年到头的问候,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初五下午,于村外路口焚烧供奉祖先的纸质灵牌,列祖列宗的年即算过完。过了初五,舅家的灯笼如期送来了。天色刚黑,小伙伴们便三三两两地提着灯笼出了门,村巷里此起彼伏的童谣又一次喊了起来:“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谁的灯笼红,打出一窝虫,谁的灯笼黑,打出一窝虱”……
年前的时候,村里的秧歌队便在铿锵激昂的鼓钹声中扭了起来。每天傍晚鼓钹声如期响起,招徕邻里乡亲们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整个场地,好不热闹!过了初五,方圆十几里的村子,社火纷纷地耍了起来。有踩高跷,有跑竹马,有划旱船,最招小伙伴喜爱的自然非憨态可掬的大头娃莫属了。社火队伍走村串乡活动于方圆十几里的地界,送去祝福的同时,也让年味愈加浓烈。这样的热闹一定是要耍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的。
伴随着社火的耍起,小伙伴们的天灯也糊了起来。取一开白纸三张或六张,用浆糊糊成圆筒状。用细竹条绑扎成圆圈作为底部骨架,两条细铁丝沿着直径方向垂直相交于圆心,既稳固了竹圈,又解决了油坨挂载的问题。纸筒糊好,置竹圈于底部,握边粘贴。顶部剪裁成尖状,粘贴并封顶,确保密闭。此刻,天灯制作就算完成了。如果技术及人力允许,也可以制作九张纸、十二张纸,乃至二三十张纸的大天灯。燃麦草一堆,一帮人扶天灯于火堆之上。烟熏火燎之间,天灯被烟气熏充得圆圆鼓鼓。烘烤约三两分钟,即可放飞。剪卫生纸一沓,用细铁丝从中穿过,绑紧,于天灯烘烤前放入柴油桶中浸泡,约一两分钟后取出,待余油流尽,即可绑挂于天灯圈正中。点火,熏捂一至两分钟。待烟气熏充饱满,天灯有向上欲飞之势时,扶灯几人顺势向上推动天灯,并稍加旋转,天灯便冒着滚滚黑烟冲天而去。一众人随着天灯飞越的方向一路小跑着追了出去,俗称撵天灯。如此放飞、撵回,三番五次,天灯便也寿终正寝了。兴致浓厚的时候,一天可以糊三五个天灯,也有同时糊好几个一起放飞的。这个时候的天灯大都是任其自由飞翔,不再追回的。
元宵节在天灯的起起落落中来临了,社火也耍到了高潮。元宵节当日,十里八乡的社火队伍齐刷刷地赶往县城,以期用非凡的社火技艺为家乡赢得荣誉。最终,所有人满意而归。傍晚的时候,叔侄、弟兄们又一次前往祖坟“送灯”。所谓“灯笼”,是用浆糊将半尺见方的红纸粘成一个圆筒而制成的。来到坟头,折树枝三支,用力插入泥土,一支点燃的蜡烛居中插入泥土,再将“灯笼”统上去即可。远远望去,满坡遍野星星点点。先人们似乎也从这点点灯光中觅得了一丝敬意,后人们也甚感欣慰。晚间,各家各户又是一次小型聚餐。孩童们打着灯笼,念叨着童谣享受着最后一个夜晚的狂欢。过了夜,年也就彻彻底底过完了。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农历二月转眼间就到了。随着温度的回升,冬眠了一个冬季的蛇虫逐渐的多了起来。祖母早已于二月二来临之前为尚未成年的孙辈们用棉线搓好了五彩的花花绳。伙伴们手腕、脚腕以及脖项上均系上了彩色的绳子,一个个高兴得合不拢嘴。二月二龙抬头,村前水井旁,从天麻麻亮就有人排起了长队。井水在这个吉祥的日子里也变成了“圣水”,挑一担回家,饮用也好,煮饭也好,吃了保准一年身体无恙。尤其这第一担水更为金贵,从而招致一村人从天不亮就争先恐后地赶往井沿。村子里爆爆米花的师傅也如约而来了,“嗵嗵”的爆米花声吸引来了一大帮小伙伴。半斤玉米经过葫芦形的密闭铁锅加热三五分钟后便可以开锅享用了。胆大小伙伴们双手捂着耳朵,背对着收集爆米花用的铁筐站成半圆形,抬起一只脚踩于铁筐之上。伴随着师傅铁棒的敲击声,“嗵”的一声轰响,一阵白烟裹挟着爆米花从锅里喷腾而出,香气瞬间就弥散了开来。爆米花在出锅的瞬间便被铁筐全部收于腹中。邻里乡亲的棋子豆也新鲜出锅了,捏一颗放进嘴里,油酥香脆,回味无穷。花花绳,头担水,爆米花,棋子豆组成了每年二月二最温馨,也最浓厚的记忆。
田野里麦子泛黄的时候,算黄算割②来了,端午节也来了。农历五月初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也叫端阳节。节日的来源,众所周知,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一个节日。端午节算是传统节日里的明星了,有粽子相伴,有龙舟可看。就连一海之隔的韩国也相中了这个节日,在其发源地混混沌沌地崇尚西洋文化正酣之时,捷足先登,“据为己有”。遗憾的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悲也好,喜也罢,已经无关紧要了。
中国人自古讲究好事成双,从节日的设置来看尤为明显。农历六月初六日的晒衣节知道的人却并不多,算是传统节日里的低调派了。在乡下,每年的晒衣节,农人们总会把为老人们准备的寿衣晾晒于门前场院。花花绿绿的绫罗绸缎煞是好看,也显得尤为特别。一年之中,六月算是阳气最重的月份了,即便是寿衣这类神秘的,带有阴晦气息的衣物在这一天也全然是没有任何忌讳的。关于晒衣节,印象也仅仅如此了。
过了六月六,便来到了七月。乞巧节如约而至,想必那天上的牛郎织女比任何一个人都更殷切的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乞巧节节始于中国汉朝。相传,牛郎织女这对人神鸳鸯因王母娘娘划天河而阻碍,每年只有一次会面的机会,即涉秋七日。是日,役使喜鹊做桥梁,二人相会于鹊桥。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故称之为乞巧节,也叫七夕节。因了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也不知从何年何月起,七夕成了所谓的中国情人节,不伦不类,不成体统。实实在在的沦为了商业社会的陪葬品,可怜得只剩下一个空空的壳子了。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想必,一定是吸取了端午节的教训吧。虽说只是自家内部名录,却也算是给了世人一个信号——这是我家的东西,谁也别想和我抢!
涉秋过了七日,日子还得继续,转眼间就来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算是传统节日里的千年老二了。所有的传统节日,除了春节送礼走亲戚之外,也就只有中秋节送礼了,所以说中秋节为千年老二也就再恰当不过了。时令来到了八月十五,距离本年春节已经过去了大半年,而下一个春节也还有小半年。此时,过一个不大不小的节调剂一下无聊的生活,也能促进亲戚之间的感情,确实很有必要。近些年的中秋节俨然成了月饼节,沦为了商业社会的助推器,这是不争的事实。何其悲哀!
对于重阳节,大多数人的印象恐怕还停留在王维那首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上吧。能记住的是日子,因为日子够好,够大。对于节日的内涵知其然者寥寥无几。又是一件悲哀的事。
中国的传统节日里还有很多,如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等,由于沾了另一个世界的气息,在此也就不便多说。
自近代起,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管理理念涌入中国的同时,西洋文化也在一步一步地渗入我们的骨髓。情人节、愚人节、感恩节、万圣节、圣诞节等等大行其道,尤以圣诞节为最。很多年轻人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不知道传统节日的日期,却对洋节了如指掌。岂不知在将自己的节日遗忘的只剩一个空壳的同时,从外边也只学来了一个空壳子,不伦不类,不知所以,实在荒唐至极。更有无良商家,利用各种洋节炒作、蛊惑,唯利是图,甚为可恶。
文化是一个奇妙的东西。自己的永远是自己的,别人抢不走。别人的永远是别人的,我们学不来。
发扬传统,包容并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句话永远也不过时。
今天,就说到这里。
2017年8月28日 西安
注释:
①会:集日。蓝田东川地区对于集日的称谓。
②算黄算割:关中地区对杜鹃鸟的一种叫法,因其抑扬顿挫的啼叫声为“算黄算割”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