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中秋,今又中秋。“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确,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格外思念已经逝去多年的妈妈。 时间永久定格在1995年10月5日16时,妈妈带着对这尘世千般的眷恋和对儿女们无限的牵挂,永久地离开了人世,六十二载风雨人生就这样画上了休止符号…… 今夜,秋风微微,月色朦胧,执笔凝眸,母容常忆,如烟往事历历在目:记得,那是二十二年前的农村"三秋"大忙季节,那天下午,母亲帮助父亲推着架子车,从自家的农田里往家的院子里拉运苞米杆,当拉运第三车到家时,突发脑溢血,送往县医院后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妈妈虽然离开这个世界己经二十二年了,可她的音容笑貌却时常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始终挥之不去。 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我还在部队服役,任某红军师装甲团政委,正带领着部队参加军区组织的“西部一95”演习。当时,我弟弟也在部队服役,任某红军师步兵团连长,也正在参加该演习。作为父母一生自豪、骄傲的两个“军官”儿子,我们兄弟俩都没有在"二老"身边。 1995年10月6日清晨,我正在带领部队早操训练,妈妈去逝的噩耗传到演习场,犹如晴天霹雳,好似天蹦地裂,我感到撕心裂肺的难过,当时脑子一片空白,人立马就软瘫了!在团部指挥所的帐篷里,我的泪如泉涌,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妈妈身患高血压病多年,我因部队工作繁忙,没能抽出时间陪她老人家去好好作过检查治疗,以致于耽误了病情,六十二岁就早早离开了我们。我抑制住自己难以平复的情绪,努力让心情平静下来。因为,当天上午,部队还要隆重召开红军师成立63周年纪念大会,上级机关的领导一起来参加纪念大会,由我主持大会并讲话。可以想象,当时我的精神状态和心情是何等的复杂,心里是多么难受。当时,我真是強忍泪水,抑制着自己揪心的情绪主持完全团的纪念大会。 会后,我安排好部队工作,向上级领导请了假,准备趋车上路。战友们得知我妈妈去世的消息后,全团列队为我送行,我与战友们一一握別,许多战友流下了同情的泪水,看到这个场景,我激动得难以言表。告别了战友们,我趋车十二个多小时连夜赶回家中,到家己是天亮时分。见到妈妈遗体时,我悲恸万分,可是怎么也哭不出声来,真是欲哭无泪。天亮后,我与家人和宗亲们商量了妈妈的后事,从棺椁的制作到墓地的选择、挖掘砌筑,一切都按从简的原则办理。仅在家里停留了短短八天时间,匆匆处理完妈妈的后事,我就返回了部队演习场。 回想往事,我唯一有愧的是对不起妈妈。过去没有条件,没法照顾好她老人家;后来有了条件,也没有好好照顾她老人家,她从来没有跟着儿子享过清福。我妈妈是苦命的,她自幼失去了父母。自十八岁嫁给父亲以后,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庭重担。为了照顾爷爷奶奶,抚养我们兄弟姐妹,她和父亲省吃俭用,节衣缩食,起早贪黑。为供我们兄妹上学住校有伙食费,她一年四季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添加。我妈妈一直生活在农村,从小吃苦受累,没有住过大城市,没有吃过山珍海味,该享清福了却离我们而去。 我常想,妈妈在世,自己始终像个孩子似的。妈妈走了,自己成了没娘的孩子。妈妈在世时,她就像顶天柱,为儿女撑起了一片蓝天。人们常说,有一种爱,一生一世不求回报,那就是母爱;有一个人,一生一世值得你爱,她就是母亲。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母爱如歌,每一章都浑然一体,每一节都完美无缺;每一个音符都可歌可泣,每一句歌词都动人心魄。妈妈,您是人生温暖的摇篮; 妈妈,您是人生无私的守候。妈妈,千声万声呼唤您,千声万声唤不回。 在我的记忆中,妈妈是个特别爱唠叨的人。从孩童时到年龄稍大点,再到上小学、初中、高中,直到参军入伍、提干当领导,每个时期,每个阶段,每次离别时,妈妈都要唠叨几句,叮咛一番:
刚记事的时候,妈妈就唠叨着,要好好吃饭,不要挑食,以后长得高,身体棒;
刚懂事的时候,妈妈就唠叨着,要好好听话,不要惹事,做个好孩子,人喜欢;
有了弟妹以后,妈妈就唠叨着,要带好弟妹,关心她们,当个小大人,好哥哥;
刚上学的时候,妈妈就唠叨着,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背上小书包,学知识;
读初中的时候,妈妈就唠叨着,要珍惜机会,努力学习,争做好学生,多积累;
上高中的时候,妈妈就唠叨着,要刻苦钻研,多学知识,树立大理想,有出息;
高中毕业的时候,妈妈就唠叨着,要好好锻炼,适应社会,培养独立性,懂生活;
毕业回乡的时候,妈妈就唠叨着,要好好劳动,掌握技能,勤劳勇敢些,吃得开;
报名参军的时候,妈妈就唠叨着,要好好珍惜,努力锻炼,做个老实人,不吃亏;
部队提干的时候,妈妈就唠叨着,要有感恩之心,不忘初心,遇事多琢磨,踏实干;
当了团职干部以后,妈妈就唠叨着,要勤奋敬业,埋头苦干,干好公家事,甭耽搁;
我刚结婚的时候,妈妈就唠叨着,要善待媳妇,互相关爱,经营好小家庭,多磨合;
初为人父的时候,妈妈就唠叨着,要关心培养,教育孩子,从小就抓紧,甭惯着;
我有成绩的时候,妈妈就唠叨着,要谦虚谨慎,珍惜荣誉,千万莫自满,甭骄傲;
遇到挫折的时候,妈妈就唠叨着,要经常反思,举一反三,那跌倒那爬起,甭泄气;
……
妈妈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她的唠叨、叮咛、嘱咐,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走正道、有出息、成为个好人! 因此,小时候,妈妈叮咛我要听大人的话,哪些事可做,哪些事不可做;读书时,妈妈嘱咐我要听老师的话,积极上进,汲取知识;当我参加工作,走上领导岗位,妈妈告诫我要听组织的话,守规矩、讲纪律,不做违法乱纪的人! 原先,我对妈妈的唠叨,从不以为然,总嫌弃妈妈啰嗦,总觉得妈妈多管闲事,直到妈妈离世后,我的耳边不再有人唠叨了。我才明白并意识到,妈妈的唠叨,这里面凝聚了多少的担忧,多少的期望,多少的关爱啊! 作为儿女,应当耐心地倾听父母的唠叨,你以为的唠叨其实都是爱的表达,真正爱你的人才会和你说很多很多你认为唠叨的废话。 妈妈虽已去逝,然而每每梦回,耳边仿佛总是回响着妈妈的唠叨、叮咛和嘱托。如今,我亦为人父,儿孙绕膝。我才意识到,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逝者长已矣,然而爱需要传承。于是,我也变成了"爱唠叨的人"。这可能是遗传基因作祟吧,估计也难以改变了! 时值中秋之夜,我想对妈妈说,儿子如今多么想再听听您的唠叨啊! (写在2017年中秋之夜) 作 者 简 介:
宋毓文;笔名,闲者;男,人民公社时出生,西安鄠邑区人,大学文化,现任市政府参事,市决咨委委员。职业经历为军人、公务员。从军廿四载,曾任团、师、军宣传干部、团政治委员。99年转业后曾任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一直从事机关公文写作。祟尚"用灵魂书写文字,用文字雕刻心灵"。爱好文学,喜欢阅读,热爱摄影、健身、游泳。年过花甲,闲暇练笔,图个乐呵,有数十篇散文、随笔、诗歌、杂文等作品,散见于省级以上报刊和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