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叶刚文论〗闲评文章之气脉

[复制链接]
查看1289 | 回复2 | 2017-12-1 15: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ouyegang 于 2017-12-1 15:26 编辑

     曹丕在《文论》中所言“文以气为主”,然而自古文章之中,能行云流水之文,皆是气脉相通于上下之妙文。
              大凡命文章气脉相通之法,不外乎内法与外法两法。内法者,乃与人之情感、思想相关。清代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中有段妙论:看来作文,全要胸中先有缘故。若有缘故时,便随手所触,都成妙笔;若无缘故时,直是无动手处,便作得来,也是嚼蜡。”如以《水浒》中李逵与张顺相斗一幕为例,李张两人,岸上相斗,李逵大败张顺,甚是得意。张顺自不心甘,激怒李逵上船,至江水上相斗,折腾李逵,使其大喝江水。如此打斗场景,观书之人观之,则如身至江边,临境观斗,一呼一吸,似随书中人物而时紧时松。施耐庵如此妙笔,如有神助。其实,此中精彩,皆因前文“有缘故”。宋江在江楼喝酒,无鲜鱼下酒,然其嘴又馋,故李逵至浔阳江边,寻鲜鱼于渔户小船。渔户有鲜鱼不卖,因张顺未至。张顺之威势,未见其人,众人皆惧。然而张顺出场,岸上相斗,似乎很不堪一击,大为狼狈,丢尽脸面。前有此缘故,读者不免生疑,难尽读书之快意。然张顺之绝活,不在岸上,乃在水上,先败后胜,如抑扬妙笔,真是写绝张顺。施耐庵如此写李逵与张顺,小说之气脉,处处相通,读来甚是痛快。
           内法之中,“有缘故”是一法。另有一法,则是“解释”。写文章,无非就是在劳作之余,用碎片化之文字解释人之生存状况。人每日之生存状况,必有相似之处,亦有不尽重合之处。唯有多解释生活之不重合处,日久必积腋成裘,人之完整之生存状况,亦清晰可见。写文如此,读书亦如是。阅读别人之作品,即倾听别人对生存状况之解释。如博尔赫斯似乎最喜欢在书中发现自己之生存状况,别人之书犹如一面镜子,在助己看清自身之外形。所以气脉通畅之文章,“解释”皆能自圆其说。如上文,施耐庵写李张两人相斗,亦在“解释”人各有长处短处,如外在条件变化,长处与短处可互逆。故《水浒》人物面目各个不同,没有雷同之人,大概是施耐庵在“解释”之。
            从内法探讨文章气脉,非此两法,必有多法。从外法探讨,最常用之法,大概是妙用实虚词。大凡用词,虚词中“之乎者也矣则然”等诸词,宜用于评论性语段,不适宜诗歌、小说等塑造艺术形象的语段。如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有一段夹叙夹议之评论文字:
“我在十八日早晨,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刘和珍在遇害者之列。我对于这些传说,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但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他自己的尸骸。有一具,是杨德群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有棍棒的痕迹。
      但段政府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此些虚词“才便居然然而然而况且更何至于然而便而且不但简直因为”一用,鲁迅悲愤之情,立即贯通于全段之中。此中虚词,如网之结点,城之关口,人之穴位,文气皆从此处穿过,遂至另一通道。文之气脉,无形而实存,若人之经脉。评论语段,人之真情,如江潮奔涌,变化难测。若多虚词相辅,情感时递进,时转折,时收时放,可进退自如。此亦虚词之妙处。
            实词之妙,不似于虚词。实词多可描实景、实境、实事,用得妙,读之则如临其景,如历其事。描者见实物,阅者生虚物。此亦实词之妙处。故实词中动词、形容词、名词,用得妙,景中寓情,事中藏情。此种景中情、事中情,即生文气之原材料。此类实词,用于描述性文段,最是适宜,如诗词、小说。此以诗词为例诗词之炼字,常以动词、形容词为“诗眼”“词眼”。此中用意,与法国人福楼拜传莫泊桑写小说秘诀,把“动词、形容词”用传神,如出一辙。
     先以动词为例。杜甫在《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亦是颔联中“坼”“浮”两字为诗眼,化静为动,洞庭湖壮阔气势,尽在两字之中。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此颔联中,“蒸”“撼”两字为诗眼,亦是化静为动,洞庭湖之汹涌气势,脱境而出。杜甫与孟浩然观同一洞庭湖,气脉皆通顺,方式则不同。杜甫以乐景衬哀情,壮景之中反衬忧国忧民情怀,文气在转折中形成。孟浩然写洞庭湖则有隐喻,似乎传达两层含义,一层是洞庭湖是眼前障碍,二层是洞庭湖之活力与生机,与年富力强之自我相似。此种隐喻,与颈联用舟楫”比喻张九龄,形成因果关系而文气相通。
     再以形容词为例。南宋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中末尾三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流光容易把人抛”,乃抽象之虚,“红”“绿”颜色之转变,乃具体之实,虚实两笔皆传达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红”“绿”两字,形容词化作动词,是词眼。全词文气,以“愁”贯之,“红”“绿”暗示时序由春到夏,乃有物是人非之愁。故两字之妙,使全词之愁味,尽脱卷而出。宋代李清照在《如梦令》中试问卷帘人”,上有此一问,下有一答一问。卷帘人一答是“海棠依旧”,词人一问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问答之中,文气上下贯通。其中最妙的,自然是末尾三句。“绿代替叶,代替花,形容词用作名词,红花绿叶有颜色对比“肥”,乃形雨后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乃雨后花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肥”“瘦”两字,乃全词之词眼,叶花之状态对比而尽显红瘦”乃暗示春逝,“绿肥”乃暗示夏至。此两词,形容词皆有活用,词因有此活用,首尾气脉相通。
    最后以名词为例。陆游《书愤》中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此联全为名词,前句描述出雪夜在扬州渡口,有场干净利索的水战;后句描绘出大漠边塞在烈烈秋风中有场悲壮的骑兵之战。六个名词,两幅巨画,如挂于阅者眼前,陆游之爱国壮怀,不言而喻。此中文气浓,蓄势待发,似在张本。马致远《天净沙》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亦是六个名词,昏鸦归巢,别人有家,游子无家。漂泊之人,连鸟都不如,岂不断肠。此两句,所蓄文气与下文一脉
           故文章内通内容,外通手法,文章气脉自然生成。
                                                      萧然东楼氏
                                                                                                                                                                  2017.12.1
简介
楼叶刚,钱派再传弟子,“讲文堂”创办人,浙江独立作家,西部文学作家协会会员,杭州萧山儒学学会会员,中华楼氏宗亲理事会秘书长。

14523.jpg
u=3178224646,1645742913&fm=27&gp=0.jpg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长风个人认证 企业认证 | 2017-12-1 21: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老师佳作,赞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文学 | 2017-12-2 23: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点赞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