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这件事儿 文/长安18子 常言说:“民以食为天”。吃饭这件事儿,从来就是一件天大的事儿。 自从改革开放解决了温饱问题,国人吃饭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吃饱”,还要追求“吃好”。现在,可吃的食材极大丰富,大米白面的主食倒成了次要的,新鲜的蔬菜供应充足,鸡鸭鱼肉、山珍海味都进入了寻常百姓之家,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只要是能想象得到的吃食,都成了人们舌尖上的美味。大到酒店、饭店、大排档,小到小吃店、街边摊点,各地的餐饮业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统计资料显示,2017年全国餐饮业营业额高达4万亿多元,几乎占到国民生产总值(GDP)的5%,都是十三亿人吃喝出来的。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一日三餐还有多少人是在自己家里面解决的?早上起来,小区外面的放心早餐已等候多时,豆浆油条、肉夹馍、菜夹馍、菜包子、肉包子应有尽有,花个几块钱几分钟就热热乎乎吃个饱,性急的人拿在手里一边走一边就解决了。中午饭,单位食堂或者廉政灶的大师傅变着花样做饭,手擀面、米饭炒菜、饺子、凉皮、棍棍面,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单位没有食堂的,外面的餐馆也是多如牛毛,丰俭由人、快捷方便。晚餐的内容就更丰富多彩了,朋友、同事、熟人的各种饭局接踵而至,酒席、火锅、麻辣烫、串串,中餐、西餐、快餐、小吃,各类饭店都是人满为患、顾客盈门。特别是现在好多的商务外交、拉关系办事都是在饭桌上进行的,一番觥筹交错、推杯换盏、猜拳行令之后,生意成交了、事情办成了,主人和客人皆大欢喜,一个个都是酒足饭饱、满意而归。还有那些喜欢夜生活的年轻的夜猫子们,还要娱乐到晚上十一二点钟,到夜市的大排档里,又开始了宵夜的饕餮大餐。各种婚丧嫁娶、节庆聚会,大都是在饭店里举办的,就连中国人最隆重的春节全家团圆的年夜饭,许多人都搬到了饭店里...... 就是人们这种多姿多彩生活的推波助澜,让各处的餐饮业多年来欣欣向荣、长盛不衰。 人们的吃饭已经不满足于平平常常的饭食,追求新口味、新味道成为一种大众时尚。近几年,城市里几乎每天都有新饭店开业,只要是有些特色的馆子,基本上是开一家火一家。就像俗话说的:“新开的茅厕也火三天”。刚开业的时候,各种新鲜的花样、各种优惠的力度、各种宣传的手段,让大部分门店门庭若市、供不应求,地理位置好的馆子还要排队预订。但能长久坚持下来的究竟有多少,我就不敢说了。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上外卖现在也成了一个大热门,美团、糯米、饿了么相继推出。不用出家门,想吃什么只需要动动手指,在APP上下个定单,很快就有外卖小哥,风雨无阻地把热腾腾的饭菜送上门来,懒人们真正实现了饭来张口的梦想。 相反,现在那些装修越来越精美的厨房里,还有多少一日三餐都飘着饭菜的香味儿和烟火? 前段时间,央视制作的《舌尖上的中国》这个节目,一经播出就大受欢迎,收视率居高不下。这档节目,以精美的电视画面把全国各地的传统美食,一一介绍给全世界的观众。这节目,太讨喜了。一方面给特色美食做了免费宣传,商家当然非常欢迎;一方面,给观众介绍各地方的特色美食,观众在看电视中过足了美食瘾,以后有机会到那里旅游,也知道吃什么了。 中国五千年文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吃饭这件事儿现在已经上升到了文化的范畴,也就高尚起来了。现在,许多人吃的不是饭,而是文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