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菖蒲、艾蒿插大门上,出门一望红果黄。泡儿熟,农民孩子饿得哭;红果烂,农民孩子吃饱饭。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童年的记忆中,这句话流传在农村村头寨落。 老家的端午,不知道屈原是谁,也不知道密罗江是什么江,在哪里? 但是,在五月初五这天,家乡虽然不富裕,过节的味道却很浓。从早就开始忙活起来,打扫庭院,挂艾枝,插菖蒲,用雄黄兑酒在房团房转。能喝酒的还要围在一起喝雄黄酒,据说可以涤浊除腐,杀菌防病。 那时候,家乡的人特别多,一个院子的父老乡亲围坐一起,等待着庆祝端午节。 老家端午节这天,不管家境如何,每户人家都出一道五谷杂粮来作为食材,一起团圆过端午。 大家一起劈材,烧火,捡米,清洗粽叶,包粽子等,各种农活分工有序。 不一会儿功夫,各种不同的五谷杂粮种子装满整个厨房,子母粽,圆角粽,四角粽应有尽有。 各种粽香,蒜香,蛋香,飘满整个村落,整个院子的人喝着雄黄酒,吃着五谷杂粮粽,其乐融融。 家境情况好一点的人家,还杀鸡宰羊。家乡人们坚信有神明的存在,将祭祀活动延续至今,祈求来年的生活风调雨顺。 父老乡亲们幸福的劳动着,嘴里哼着家乡的歌谣,听着他们聊着东家长,西家短,不时的欢声笑语传播整个小院。 长辈用雄黄酒给孩子涂鸦,孩子们手心,脚心,头顶涂上雄黄,为一天的游百病吃饱喝足。 传说端午这天蛇特别多,雄黄酒涂在孩子们身上可以辟邪,游山玩水的时候,蛇不敢沾边。 大人们三五成群,带着自家小孩,挂着自制的彩色蛋袋,兴奋地来到赶花场的地方,听民间山歌,采草药。 家乡流传着这样的说法,端午节这天百草入药,忙碌了半年的大人们,今天可以休息一下,把家乡的山头走遍,据说走了就百病不生,游百病就在家乡一直保留至今。 端午,家的味道,男人,女人,小孩在一起便是家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而如今,粽子依旧,香味缭绕,熟悉的味道,可寻不到儿时的欢心。 再也找不到,闻粽叶缕缕清香味道! 再也找不到,忆端午那不变的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