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勇士,这些勇士往往是与特定的音乐歌曲相伴随的。 比如,一曲“烽烟滚滚唱英雄”使人立即想起《英雄儿女》中王成的战斗事迹;京剧“打虎上山”的音乐一响起, 英雄杨子荣的形象便会赫然映入眼帘。而每当听到《十五的月亮》《血染的风采》等令人心情激荡的音乐弦律,我的脑海画面便会立即切换为三十多年前我的战友们英勇无畏、血洒南疆的壮烈场景! 音乐岂止引起回忆,更让我每每陷入沉思。当年被判定为“垮掉的一代”,为什么在民族大义面前毫不含糊?面对战场炮火,他们都能视死如归、义无反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为什么他们甘愿舍小家为大家,向世人坦言“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为什么同为“八十年代新一辈”,他们能够“吃得苦中苦,乐于为人民”?!其实,对这一连串问号的思考使我相信:英雄是鼓励出来的,勇士是教育唤醒的! “八一节”临近,我的思绪不断映射出三十三年前那个心潮涌动的秋冬。
(一) 上世纪的1985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七个春天,也是南疆战火连天持续燃烧的第七个年头。那时,我刚满三十周岁,精神抖数,意气风发,对军旅生活充满无限激情和美好憧憬。这一年,我在原四十七集团军政治部宣传处任副营职干事两年多。由于部队刚刚完成精简整编,我们宣传处的老干事大都被上级委以重任,各赴使命,“山中无老虎”,我自然变成了老干事,还担任了部队政治教育组的组长。同组战友有正连职干事阎家润、副连职干事李泽华,还有宋毓文、王俊魁、王红、傅乐平、马文科、杨越朝、贺锋、邵良敏等七八个战友。我们在年轻的范处长带领下,风华正茂,干劲十足,正恰似一群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的“弄潮儿”。 进入秋季,战事风声骤紧。终于有一天,中央军委关于四十七军开赴老山担负轮战任务的命令飞抵军部。集团军在“一招”开了几天党委扩大会议和高级别的作战会议,全面部署赴滇轮战工作。其中一项急迫任务,就是立即在所属部队开展轮战动员教育,传达贯彻军委命令和作战方针,确保部队迅速从平时转为战时,“齐装满员、准时安全、威武雄壮”开赴老山前线。 军令如山倒,大事不含糊。集团军政治部决定由周永顺主任带队,以宣传处为主,再抽调各处精兵强将,会同139师政治部,组成军师团三级工作组,急赴417团进行教育试点,尔后在全集团军开展主题相同的参战教育。139师闻风而动,师政治部主任李统厚带领宣传科长杜凡等一拨文才干将先期住到了连队,展开官兵思想调查摸底工作。 阎家润干事是重庆人,妻子带着不满两岁的孩子前来探亲,刚刚来队才两三天,打算在丈夫这里住上十多天再返回。家润听到要下部队的安排后,用手指抬了抬眼镜框,眼睛眨吧了几下,什么话也没有说,转身就回宿舍了。家润送走家属后,就和我、李泽华、傅乐平等同志准备了各自的战备包,每人两本稿纸,几只铅笔橡皮,还有党委扩大会议上的一些资料,又翻找了几本可能要用的参考书籍,算是做好了随时出发的准备。
夕阳辉映,苍山日暮。军部坐落在华清池东侧,地势较高,可以俯视县城、仰望骊山。古老的烽火台,依然雄伟地高耸于山峰之巅,此时遥瞻,境由心造,我们似乎又看见其袅袅烽烟,一切景象无不增添战争气氛! 傍晚七时许,紧张繁忙了一天的同事们接到了出发的命令。我们分别爬上几辆“212”北京吉普车,只听得每车四个车门“嘭、嘭”一关,便一溜烟急速向东驶去…… 一路上,我心情忐忑:以往的教育活动,我们都有军区提供的方案和宣讲提纲,或兄弟部队的经验做法,搞起教育来可谓胸有成竹!现在可好,这些都没有,前几天派到兄弟轮战部队取经的同志也尚未归来;听说军区可能会有一个教育提纲,但还不知道何时间能看到。白手起家,心里不免茫然,有时还会闪过一丝奇怪的念头:这次去搞教育,有点像是要赶到什么地方帮人打架助威! 位于华县秦岭脚下少华山东侧的柳枝镇,驻守着一支“夜老虎团”,这就是全军闻名的步兵第417团。夜幕降临,营区依稀听到喊“杀”声,偶尔还伴随着铿锵的战斗歌声,。不消说,部队的夜训正在进行。我们摸黑进入团部,若明若暗的大操场上有几个连队在组织跨越障碍、攀登器械的训练。吉普车爬坡至山前,在团部会议室门前的一块平台上停了下来,我们带了战备包,跟随首长向不远处的团招待所走去。这时我看到有七八个战士搭拉着脑袋站成一排,脚下摆放着不同形状的行李包,正在接受团机关领导厉声训话。刚进招待所的小院,团政委唐宏印、政治处主任岳齐颠小跑着赶了过来。 在周永顺主任的房间,唐政委表情凝重,语气低沉,操着地道的铜川口音说:“首长,我们工作没做好,最近打仗的事风声一起,团里就出现了私自离队的问题。今天晚上军务部门在潼关火车站堵截了好几个,我们正在研究从重处理,刹刹这股歪风!”周主任温和地看着唐政委,从衣兜里掏出一包“金丝猴”牌香烟放在茶几上,随即抽出一支夹在手指上,又取出几支发给身边抽烟的人,尔后伸手摸出翻盖式打火机点着烟,仔细询问几位团领导。当得知这些战士想在战前回家见父母一面、磕个头了心愿、归队后誓死报国的动机后,周主任松了一口气,他对团领导说,你们不要有包袱,也不要把这些战士当“逃兵”来处理!平时转入战时,总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倾向性问题和突发事件,我们就是来和你们一起解决这些问题的。战士的思想问题需要讲清道理,耐心引导、启迪,先让连队干部把这些兵领回去,不要训斥,更不要处分,也不要责怪连队干部,要通过各种综合措施,挖掘激发官兵人人勇跃参战的内在动力。一席话,使在场的紧张气氛缓和了许多。 半小时后,团党委会议室灯光通明,三级联合工作组成员和417团部门以上领导会议在此召开。但会议开得很短,各自受领了任务,便迅即消失在夜幕之中。深夜,我躺在招待所的蚊帐里,转辗反侧,久难成眠,坚信有理不在话多,真正管用的教育活动已经开始了!
后来的几天,我们按照首长的要求全都“沉”到了连队和各“小散远直”单位,包括水井房、养猪场、储油库等场所,与官兵促膝谈心,调查问卷,走访驻地村社,了解社情民声,特别注重发现官兵现实思想反映、掌握个人家庭实际困难,挖掘基层先进典型事例,搜集部队优良传统资料,努力把“底子”摸透。 我和团政治处一名干事分到二营四连作调查。走进连队荣誉室,就像一股春风扑面,使人倍受鼓舞。不大的一间房子的墙上,除了连史介绍和少量历史图片外,四周挂满了大小各异的锦旗和各个历史时期的奖状。四连是个有历史荣誉的连队,组建于1938年,在著名的黑山狙击战中涌现了闻名全军的“李永发排”。这使我想起当娃娃时看过的《黑山狙击战》《七天七夜》等战斗故事影片,原来这些让我从小敬仰的英雄人物竟然出自眼前这个四连的先辈之中,震惊、亲切、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细看连史介绍得知,多年来,该连担负上级赋予的夜训先行任务,荣立集体二等功两次,集体三等功六次,年年被评为先进连队。 连长郑炳荣是陕西人,妻子在西安市工作,岳父是一名老红军。指导员宋德全好像是四川老表,入伍十二年,进过军校,是团里指导员队伍中的拔尖人物。半年干部调整时,二营和他们同时任职的连长指导员都提升了职务或调动了工作,团领导考虑到四连稳定发展的需要,硬是把两个“宝贝蛋”留在了连队。不少人对他们表示惋惜,尤其是对宋指导员深感不公,觉得他的妻子在农村,按照当时军队的政策,如果职务再上一级,家属就可随军,不仅跳出“农门”、吃上商品粮,还解决了两地分居之苦。但四连的一对主官本人却毫无怨言,他们把组织的信任和重托铭记心里,一心扑在工作上。宋德全热情地接待了我。他干练英俊,合体的军装系扎着军官腰带,带扣处有一颗铝合金五星格外醒目,红里透黑的脸庞,一开口露出洁白的牙,笑得自然灿烂。我们一开聊就是大半天,他对连队情况和战士思想如数家珍,事例鲜活,分析入微。现在回想起来,印象最深的是谈到连队面临的难题时,他说,干部相对成熟,自我排解的能力强,问题不大。自己这一段也遇到了母亲病重,先后接到三封电报催着回家,已经给妻子说明了情况做好工作,寄些钱让她多操心。难的还是战士的事,譬如连队有三十多个陕西兵,不少父母已在西安居住,要上战场了,战士要求与亲人见面告别,使连队干部左右为难。他还分析说,最近连里来队亲属日渐增多,很快会有一次“探亲潮”……宋德全一边说,我一边记,时而也放下笔聊一聊,参战前复杂的心情难以言表。 为了掌握更多真实情况,我们召开了班长和不同年龄段战士参加的座谈会,获得大量宝贵信息。 连队干部很忙,但我还是插空与八名干部都见了面,其中副连长马升云给我留下的印象格外深刻。这位人高马大的副连长不久前精简整编时才从兄弟部队调过来,当时已三十岁了,在原部队时经人介绍在附近城市谈了对象,商定当年七月一日结婚,房子、家具和结婚用品都准备好了。可这一调动,给他们的婚事笼罩了阴影,女方坚决要求他就地转业,否则就断绝关系。马升云没有动摇调入作战部队的决心,这场“爱情”自然也就成为泡影。马升云对我说,现在顾不上这些了,战士中未婚妻“吹灯”的也有,我们当干部的要硬气一些。 多年后,我作为部队学员再次见到这位“硬汉”时,身负战伤的马升云在省军区一所学校担任领导职务。我们兴奋地回忆起那年初次见面的场景,他依然不失当年奔赴老山时的豪迈气概。 “开夜车”的时候到了。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赶写材料,对我们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不过这次不同的是,不仅时间要求更紧,一个晚上完成起稿、送审和打印,而且师政治部李统厚主任要同我们一起干,由他逐篇审阅定稿。 几天来,工作组综合各方调查情况已研讨了几次,整理出了官兵思想情况调查报告,还拟定了动员教育的初步方案和宣讲安排。现在的任务是把这些计划安排和首长意图落实到文字上。任务明确后,我们军师团各一人组成一个小组,由李主任讲清每一章节的重点和要求后,大家分别“猫”到招待所的房子里开始“各自为战”。 李统厚主任曾是军宣传处的老处长,从基层锻炼成长的“材料篓子”。他讲话言简意赅,做事雷厉风行,现在火烧眉毛,亲自操刀上阵,既使我们受到感动和鼓舞,也给大家形成较大压力。但他平易近人,也很会调动同志们的工作积极性,布置完任务,他便拿出来两包香烟放在桌子上,用手一指,诙谐地说:“今晚就把这个整完!” 上世纪八十年代写材料不像现在有互联网给力,查阅资料也方便,键盘一敲而就,省时省力,快捷高效。那时我们起草初稿,先用铅笔在稿纸上写下来,铅笔容易擦涂改错,不致一开始就写得乱七八糟;需要借用书籍上的典故等资料,选好后也需逐字抄下来为我所用。一篇稿子反复琢磨修改,直到自己比较满意了,再用钢笔工工整整抄写整齐,呈送领导审阅,是为“送审稿”。 送审稿一般面临三种“命运”:一种是顺利通过,领导签发“打印”或“尽快打印”;再一种是领导一字不改,给你讲一通,退回重写;后一种就是改写得密密麻麻,各种箭头拉上拖后,看上去就像一张作战地图,这就得重新抄写后再送审。如此反复多次,最后到打字员那里排队打印。机械打字是用铅字逐个打在蜡纸上,蜡纸的垫层是供作者修改校对的,几次来回折腾准确无误了,才油印装订,上报下发。这种“差事”羡慕的人很多,但只有干过的人才能体会个中酸甜苦辣。今夜,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要完成几万字的宣讲稿。团里只有一台打字机,无法完成任务,又从师部调来两台,以供急用。 这套讲稿从全面理解军委对越防御作战方针入手,通过大量毋庸置疑的事实,揭示这场战争的正义性和必要性,论述我军敢打必胜的坚实基础和绝对优势;针对官兵存在的恐慌紧张、怯敌怕战、畏惧艰苦、计较个人得失等现实问题,讲稿确立了在战争环境下面临的生死观、苦乐观、得失观和荣辱观等诸多方面的正确认识和鲜明导向;通篇贯穿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五种革命精神”和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以及地方政府人民群众拥军支前的生动事例;广泛宣扬了部队中的先进模范典型和发生在战士身边的真实故事。这套资料包括汇编成册的官兵思想摸底、总体方案、宣讲提纲、经验做法、动员阶段鼓动口号等,为参战部队官兵提供了丰富的政治营养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它的精神内涵和有效的鼓动作用一直延续到轮战结束。 岁月久远,印象渐淡。我已想不起那天夜里写了什么,也记不清身边合作完稿的战友是谁,但是我有幸参与战前这件大事,已深感欣慰和自豪!模糊的记忆是在前半夜完稿的,交到李主任审稿时,团政治处岳齐主任张罗我们用夜餐,稍加休息后,便到团司令部打字室修改校对,直到天亮。
规模空前的赴滇轮战动员教育,像激荡心扉的强劲律动,唤醒了我们自已心中的勇士,也唤醒了成千上万个真正的勇士。 老山,我们来了! 1985年12月19日,阴霾笼罩着骊山,寒风覆盖了渭水,天空飘洒的零星雨雪不到地面就被燃烧的激情溶化。中午时分,我登上集团军基本指挥所的军列,随同首长和战友们奔赴祖国南疆…… 原创2018.7月八一节前于西安
宋毓文君评鉴《唤醒勇士》
[笔者:毓文君是原四十七集团军宣传处的“老人”,后任西安市委办公室处长、副秘书长、市级某中心党委书记,现任市政府参事室参事。笔名“闲者”、“长安闲者”。毓文君以精彩的千字文点评笔者小作,情感真挚,文笔流畅,夸赞有加,征求意见时随即侃侃而谈,使友倍感亲切,受到极大鼓舞。现将随感录于文后,以为小作增辉,与文友共赏]。 八一前夕,拜读振昭兄的散文《唤醒勇士》,心潮澎湃,激动不已。这是一篇难得的佳作,虽然有5135字的篇幅,但读起来不觉得冗长。 首先,选题很好。《唤醒勇士》这个标题很醒目,很新颖,很贴切实际。古往今来,战争需要勇士,勇士不可能天生。勇士就在军营,勇士需要唤醒。唤醒勇士,要靠政治教育,要靠深入动员。此文介绍了战前动员的情况,很有针对性,也把政治机关宣传教育的职能作用进行了详细介绍。 其次,起点很高。全文处处充满正能量。真是文如其人。振昭兄少年得志,入伍前就在村里入了党,担任了大队干部,是我们县800多名新兵中的佼佼者。我和他接触中感受到,他少年老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强,先人一步,高人一筹。我们在一起工作时,早有领教。我还记得,85年9月,我被选送到石高政工队去学习深造。部队10月份接到轮战命令。部队到前线后,振昭还给我写了封信,介绍了前线的情况。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说到了前线,面对生死考验,战士们对得与失的问题,会迎忍而解。平时想不通的事情,到了前线都能想得通。我和振昭开始都在教育组,是一个办公室面对面。每次写教育提纲,他讲的道理都站位很高,分析透彻,针对性强,充满思辩。从此文中能够看到他的这种思想境界和思维方式。 再次,文字优美。这篇散文结构严谨,文字凝练优美,表述诙谐有趣,读后引人入胜。而且对细节描述得很是到位,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很准确,做到了字斟句酌。读了感觉很解渴,很带劲,让人身临其境。从中能够感受到,写作此文时,振昭兄是充满激情,带着浓浓的战友情,通篇是一气哈成的。 读了此作,我觉得:一个字,“好”!两个字,“很好!”三个字,“非常很好!”噢,不对!是四个字啊!希望能多多奉献此类大作。向你致敬! 总之,好文大家读,佳作大家品!这是我的一点读后感,以此抛砖引玉。高手还在后面!! 作 者 简 介 崔振昭,笔名苍龙牛子。生于秦岭北麓、中国画乡苍龙河畔的牛东村,现居古都乐游原。长期从事军队和地方党委工作,熟悉基层社会生活。喜爱文学、演唱、收藏和健走。西部文学会员,崇尚“叙写普通人物和平凡事件,传播人生心语和世间真情”,写有一些散文随笔,上百篇文稿被《三秦都市报》、《西部文学》、《新长江文学》等刊物和网站登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