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是立身处世的明信片
真诚的人付出自己真诚的时候,他需要的不是物质上的具体回报,而是精神上的理解和安慰。真诚这个词一旦落行到具体行动上,就没有虚幻的形式,而是实在的内容。 真诚的人,有时候可能做出某种傻事,甚至蠢事,但他决不会做出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只要是有心人,就会发现在这大千世界里,任何生灵都可以让你感受到它的真、它的善和它的美。 清晨,微风拂过那枝头的点点茸茸绿色,淡淡的笑靥。与墙头上的夹竹桃一起,似唱响生命中最明快的乐章——真诚。这便是大自然毫不虚假的美,是质朴、真实的本质。这“美”便在于“真诚”。 日常生活之中,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对话: “哎,真对不起!踩着您了!” “没关系,没关系!” 被踩着了是常有的事,有时还挺疼,但这不打紧,因为有那句悦耳的“对不起”。也许这是一句很轻很轻的话语,可分量却是沉甸甸的,你会感到对方发自内心的真正歉意和诚挚的问候,心里仅存的怨气便宛如云烟散去。听,“对不起!”,“没关系!”这就好象灵魂的自白,除尘去斑扫去心灵上不纯洁的灰尘,让人变得水晶般剔透、无暇。 对真诚的含义,古往今来流传下不少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留下了许多至理名言: 《汉武帝内传》:“至念道臻,寂感真诚。” 唐卢群《淮西席上醉歌》:“卫霍真诚奉主,貔虎十万一身。” 明唐顺之《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铭》:“故所设科条,其始甚迂阔,久之真诚溢出,吏民至不忍欺绐,遂以办治称。” 巴金《探索者·作家》:“他们坦率、朴素、真诚,毫无等级观念。”意义当我们把“诚”开显,落实于家庭之时,父母对儿女的爱护是“至诚”的淋漓表现。父母爱护子女本乎天然无微不至,相对的子女照顾父母也应如此。亲子之爱没有条件,真诚无私毫无所求。“母活一百岁,常忧八十儿”,父母一心只为儿女着想,儿女的一言一动牵挂着他们一生的心,这种亲情就是真诚的挚爱。 老师对学生殷切的期望也是“至诚”的流露。自古以来,师生之道莫不建立在“诚敬”的基础上。老师教育学生的条件是“真诚恭敬”,学生有真诚的好学之心、恭敬的求学态度,处事谦敬有礼,这样的好学生,老师怎能不爱护提携呢?一旦师资道合,学生必能够领受奉行师长的教诲,代代传扬下去。 朋友间能患难以交,道义对待是“至诚”的义行。例如:学业、事业、道业上能相互规谏劝勉,在患难中能相互扶持照顾。那么朋友之间的可贵,俨然可说是“高山流水”纯净恒久的君子之交了。 真诚的眼睛是清澈的,真诚的声音是甜美的,真诚的态度是和缓的,真诚的行为是从容的,真诚的举止是涵养优雅的。故诚能行之永久,是处事立身的根本,是人生休咎的关键。 真诚的效用广大无边,以诚学习则无事不克,以诚立业则无业不兴。真诚能够使我们广结善缘,使人生立于不败之地,能够缔造幸福美满的人生。真诚能使人笑口常开,好运连绵,祥和社会温暖人间。 真诚是可以构建美好社会的。 真诚能感通一切,愿我们天天浸润在至诚的心行中,扫去人间一切阴霾与忧愁,日日绽放出和煦灿烂的笑容。 曾国藩先生曾经给“诚”下过定义:一念不生是谓诚,故“诚于中,必能形于外”。真诚在内心就是纯净无染,表现于外就是真实不虚、率真自然;如此则自然心怀坦荡正直无私。因此,真诚的心行就像阳光雨露般,能温暖人心,净化心灵。 诚是立身处世的不二法门,其力量无远弗届,源源不绝。任何对立与冲突,都能在真诚的言行中化解;任何怨恨不满,都能在真诚的关怀中消融;任何困顿厌倦,都能在真诚的互爱中消逝;任何猜忌误会,都能在真诚的交流中圆解。故"真诚"是人立身处事成败的关键,其含义深远,是我们须臾皆不可离开的。 在人与人交际的沙龙里,我们都渴望彼此真诚。 真诚犹如一潭幽静的湖水:宁静,淡泊,高贵而且美丽。它有时也许会有泥块和沙石的袭击,但它凭着那份自滤,污秽也会沉淀,始终保持自己的容颜光彩照人。高山真诚了,展现出身躯的伟岸;大地真诚了,把沧海变成了桑田。让我们用真诚把"人"字写直写高,把尘封的心胸敞开,荡去狭隘自私的云烟,活出一种朴实,活出一种尊严。 真诚的为人,你将是豁达的;真诚的为人,你将是健康的;真诚的为人,你将是潇洒的;真诚的为人,你将是出类拔萃的;真诚的为人,你将是超凡脱俗的。 不管是虚幻的网络还是真实的现实,真诚,不是春光里的繁花,却是盛开的希望。 让我们凝视阳光,凝视真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