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远去的金樱子
在我家乡丹水儿时向阳坡的“大石板”、“椿天炮”的坡地、田埂、松树林或者灌木丛,随处都可见到金樱子蓬勃蔓生的影子。 那是它们安营扎寨的地方。每至深秋,还未经霜的叶子将落未落,漫山遍野,一片红黄浅绿,色彩斑斓。顺小路往斜坡上走,没多久你就会遇上一蓬,带刺的枝蔓上挂满了黯红的果实,正欢欢喜喜地站在路边望着你呢。 金樱子,常绿攀援灌木,高可达5米;小枝粗壮,散生扁弯皮刺,无毛,幼时被腺毛,老时逐渐脱落减少。小叶革质,通常3,稀5,连叶柄长5-10厘米;小叶片椭圆状卵形、倒卵形或披针状卵形,长2-6厘米,宽1.2-3.5厘米,先端急尖或圆钝,稀尾状渐尖,边缘有锐锯齿,上面亮绿色,无毛,下面黄绿色,幼时沿中肋有腺毛,老时逐渐脱落无毛;小叶柄和叶轴有皮刺和腺毛;托叶离生或基部与叶柄合生,披针形,边缘有细齿,齿尖有腺体,早落。花单生于叶腋,直径5-7厘米;花梗长1.8-2.5厘米,偶有3厘米者,花梗和萼筒密被腺毛,随果实成长变为针刺;萼片卵状披针形,先端呈叶状,边缘羽状浅裂或全缘,常有刺毛和腺毛,内面密被柔毛,比花瓣稍短;花瓣白色,宽倒卵形,先端微凹;雄蕊多数;心皮多数,花柱离生,有毛,比雄蕊短很多。果梨形、倒卵形,稀近球形,紫褐色,外面密被刺毛,果梗长约3厘米,萼片宿存。花期4-6月,果期7-11月。 虽然还是儿时与它谋过面,直到现在我仍是喜欢它这个诗意的名字,金樱子。后来长大后听别人粉白时讲到了这“金樱子”名字的来历: 早些年,有兄弟三人都成家立业了,兄弟妯娌之间倒也和睦团结。美中不足的是,兄弟三人中,老大老二虽然娶了妻却没生子,只有老三生了一个儿子。那个时代的人,把传宗接代看作是人生大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一家三房个个都把老三的儿子当成掌上明珠。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掌上明珠在全家人的呵护之下也长大成人了。他长得还不错,四方大脸,浓眉大眼,憨憨实实的一个小伙子。老哥仨急着给孩子说媳妇了。可是媒人请了一个又一个,谁也说不成这门亲。原来左邻右舍都知道,小伙子虽然样样都好,句就是有个见不得人的病:尿炕。谁家姑娘都不愿意嫁个尿炕的丈夫。 老哥仨商量了半天,别无他法,先给孩子治病吧。全家人到处寻药问医,郎中请了一个又一个,药吃了一剂又一剂,却总不见效。全家人天天唉声叹气地愁死了。 这一天,有个身上背着药葫芦的老人来到他们家找水喝。老人年纪已经很大了,背上背的药葫芦头上还拴着一缕金黄的缨子。他喝完了水,道了声谢,转身要走了。 可老人看见这一大家人个个唉声叹气、愁眉苦脸的样子,就主动问道:“老兄弟家中可有什么为难事儿?”大家看见老人身背药葫芦,就说:“实不相瞒,我家的孩子十七八了,可尿炕的毛病总是治不好。你老可有什么好药可以治吗?”老人说:“眼下我葫芦里没有这种药。不过,我认识一种药是专治尿炕病的。不过,这种药得到有瘴气的地方去找、去挖,毒气熏人呵。”老哥仨一听,都跪下了,恳求老人说:“请你行行好。辛苦跑一趟吧。我们全家就守着这根独苗,他要成不了亲,我们全家就断了后了。”老人叹了口气:“我也没儿子,知道没后人的辛苦,再说,治病救人本是我的宗旨。我就跑一趟吧。”说完,背着药葫芦就走了。 十天半个月过去了,老人没回来;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老人还没回来;全家人天天在等,一直等到九九八十一天,这天晚上天都黑下来了,老人才一步一拖地来到老哥仨的家门口。 大家一看,大吃一惊,只见老人面色苍白、全身浮肿,路都走不动了。老哥仨急忙把老人扶进屋里坐下,倒碗水给老人喝了。老人这才缓过一口气来,说:“我中了瘴气的毒啦!”大家急问:“有什么药可解吗?”老人摇了摇头说:“没有药可解啦。”说着从背上解下药葫芦,从中倒出一种小粒粒的药来,说:“这药准能治好你们孩子的病。”说完倒下就死了。 老哥仨都难过得痛哭起来,就像是自己的一位长辈去世了一样。全家人用厚礼把挖药老人埋葬了。 办完了丧事之后,全家记起老人千辛万苦找来的药。赶紧拿给孩子服了。孩子说:药味并不苦,还带点甜味呢。连服了几次,病就好了。不久,就娶上了媳妇。过了一年,老哥仨就抱上了白胖胖的大孙子。 为了纪念这个舍己为人的挖药老人,他们就把老人挖来的药取名叫“金缨”。那是因为老人始终没留名也没留姓,只记得他背的药葫芦上系着一缕金黄的缨子。叫来叫去,就把“金缨”叫成了“金缨子”。以后,凡尿炕或尿频,吃金缨子准保药到病除。 就这么一代代地流传下来,故事也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了。 据《明医指掌》药书中记载的金樱子膏:治梦遗,精不固:金樱子十斤,剖开去子毛,于木臼内杵碎。水二升,煎成膏子服。 《寿亲养老新书》中还有记载,治脾泄下利,止小便利,涩精气:金樱子经霜后以竹夹子摘取,擘为两爿,去其子,以水淘洗过,烂捣,入大锅以水煎,不得绝火,煎约水耗半,取出澄滤过,仍重煎似稀饧。每服取一匙,用暖酒一盏,调服。 《泉州本草》中说,治久虚泄泻下痢:金樱子(去外刺和内瓤)30g,党参9g。水煎服。 只是,小时候并不知道它有这些用处,只当它是一种野果。深秋在野地里寻猪草、放牛或者打柴,老远就被它的浓香吸着。于是,小心翼翼的,一粒粒将它们摘下来,放石板上,用鞋底来回使劲地搓,把果皮上那层细密的小刺搓掉,然后拿起来在衣服上擦几下,咬开,去籽,除一丝浅浅的涩,吃起来满口香甜。许是满身带刺的缘故,松鼠就很少光顾它们,于是,往山野里钻去,随处就可遇上,这里一蓬,那里一簇,深秋的阳光下,那挂满枝蔓上的黯红的果子,因为麻烦,我们小孩子很少动它们,只有随母亲一起行走在山路上,她会用两只竹片制成钳子,带上手套,提着篮子,走到山里去,一粒一粒将它们摘来,回家晾干后拿到市场上去,换回些自家孩子学习用的本子铅笔橡皮,或者一些针头线脑什么的。反正深秋里农闲,地里没什么活,她们可以把采摘金樱子当作一件正儿八经的事,认认真真地做。而小孩子则不行,母亲们多半是怕孩子的衣服被刺挂破了,到头来得不偿失。 金樱子不仅满含柠檬酸、苹果酸、维生素C 、皂甙和丰富的糖类,而且《洪氏集验方》还说它有“固肾涩精,芡实补脾止带”的作用,可用于肾虚或脾肾两虚,遗精,白浊,妇女带下等。金樱子还可以酿酒,据传将一粒粒将熟透的金樱子采回来,去刺晾干,然后把它们装进精心缝制的纱布口袋里,放在自家酿造的米酒里浸泡,一个月之后,一坛浓香的金樱子酒便可开封了,自然,这样的酒也只用来招待贵客,一般客人是享受不到的。 遗憾的是,现在你再回丹水老家,在原先熟悉的“大石板”、“椿天炮”沿途,无论你怎么用心去寻找,都难寻到曾经熟识的“金樱子”的身影。但是,儿时的印象瞬间便在我的脑海中萦绕,在我眼前浮现: 暮春的山野,布谷声声。不管是日丽风和,还是春寒料峭,它都白白嫩嫩、颤颤悠悠地开着,在柔软的风中,与杜鹃的嫣红、桃花的浅粉、梨花的银雪、菜花的金黄……绮丽地装饰故乡的山野,远远看去,心里莫明的喜欢…… 美丽斑斓的五月, 在溪畔、路旁、岩上, 到处都有你婀娜的身姿. 你没有杜鹃般的灿烂, 却有种清雅的秀气, 在款款的清风中, 有你白云般芬芳的花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