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至爱,她的纯情 ——林黛玉的痴情与才气
林黛玉因爱欲而出生,她生命的全部意义都来自于爱欲,她的诗也都是爱欲的产物。但遗憾的是,在黛玉的诗中我们看不到享受爱情的幸福,对爱情的赞美,看到的只有黛玉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痛苦。 你看那《葬花辞》: 这洋洋洒洒的《葬花辞》,是《红楼梦》诗词中最绝妙而无与伦比的篇章,与其说是文字的描写,倒不如说是血和泪的凝聚。娇小玲珑,弱不经风,柔情满怀的多才少女,对于命运的不公,身世的悲戚,前途的渺茫,爱情的无望,既十分悲愤,又百般无奈。于是借诗抒情,寄予感叹,泪水浸润的《葬花辞》正是哀伤凄恻的内心写照,更是愤懑不甘的心灵宣泄。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其哀怨的人生与不屈的灵魂,亦领略到曹雪芹借以抒发抑塞不平之气的创作意旨,还可以看到一个铮铮铁骨的多才少女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并以其特有的婉约纤柔,展示出清丽脱俗的神韵。 林黛玉才华杰出、品格高尚,貌似小气,实则纯善。她的容貌风流袅娜、仙姿傲翘,她孤标独树,全身洋溢着诗人气质;林黛玉的魂魄最清醒、精神最独立、心灵最孤苦,她的爱是至爱,她的情是纯情,她维护爱情的精神最真挚、最坚决。没有犹豫、没有惦量,黛玉一生只爱贾宝玉,这份爱,是她柔弱生命的延续,付出便无法收回。一旦失去这份爱,她的生命也必然终结。林黛玉的诗词在《红楼梦》中独占鳌头。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她不仅才情横溢、学识广博,而且又是那样如饥似渴地阅读“性灵之学”和描写爱情的各种杂剧,如醉如痴地沉浸在艺术的海洋。在《五美吟》中,她言绿珠为石缪葬的不值;她在《咏红拂》中,赞扬红拂私奔的壮举;在酒筵上,她竟把《西厢记》、《牡丹亭》中的“淫词艳曲“引为酒令。对贾府的“混世魔王”、“祸胎孽根”、逆子贾宝玉竟引为知己,结为同心,并从思想到行动都予以支持。在大观园里是唯一不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从不说“混帐话”的人。黛玉的身上闪烁着诗意般的青春和理想的光芒,充满着对封建礼教的叛逆精神。诗词是人心灵的反映,林黛玉的诗纯美、真挚,充满才情。诗词更是她生命所系,灵魂所系。在幼失亲慈、南北漂泊、寄人篱下的生活中,她的全部感情,除了向宝玉倾诉,便完全寄托在诗词上。欢乐时她写诗,痛苦时她写诗,在她终其一生视为至高无上的爱情遭到毁灭性打击、绝望离开人世的前夕,还要挣扎着将诗帕、诗本投入盆火,让她最爱的诗词也离开这个污浊的社会,伴她而去。 当林黛玉得知贾宝玉受元春之命娶薛宝钗的消息之后,仅成了她生命被压垮的最后一根稻草,感到万念俱灰,她的生命之花终于走向了凋谢。 此时的黛玉已经失去了精神世界中的主心骨,失去了自己曾经喜极而泣的知己,失去了曾经与自己共读西厢的书友,在贾府这座豪门公府之中,真正属于她的已经不复存在,在她身边只有与她情同姐妹的丫鬟紫鹃和雪雁。潇湘馆竹影婆娑,让她倍感凄凉。 在她生命走向完结之前,她所能做到的只有焚毁自己曾经写过的诗稿,让自己倾心付出的感情化作云烟,以了却对这个世界的牵挂。林黛玉焚稿断痴情,她实际上焚毁的是自己的情感世界,彻彻底底地焚毁。 每当我读到这一段文字或者看到电视剧《红楼梦》中的这段情节时,眼泪总是不由自主地流淌,看到一位花季女子就这样被无形的深渊所吞噬,看着林黛玉焚毁诗稿的一缕缕青烟,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这个凄美的场面能让我从浮躁的氛围中暂时解脱出来,走进一个纯净的空间中放浪形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