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年味记忆
文:罗凤霜
记得小时候,“腊八”过后,各村各庄“吵年”的锣鼓一敲,那年味儿便日渐浓厚起来。我们一群天真无邪的碎娃娃,在二哥哥、小表哥的带领下,成群结伙,跑来跑去,一遍又一遍地高声喊道: “娃娃娃娃你甭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祭灶,新年来到,女子娃要根红头绳,儿子娃要盒长鞭炮,老婆婆扯条新裹脚,老爷爷买顶新毡帽。” 过去,过年是幸福的。小时,我最盼望过年了,因为,过年我们就可以脱下补了又补的破烂衣裳,穿上盼望已久的妈妈亲手为我们逢制的漂亮的花布新衣服,吃着美味的鸡鸭猪肉烹制的平日咋也难以吃到的各种美食,比如那些香香的红绕肉、腊肠、凉拌猪耳朵和猪尾巴;吃着自家熬制的香甜的麻糖、蒸的白面馍馍。最使孩子们兴奋的、难以忘怀的,当然就是放着鞭炮,看着美丽的烟花,那些有关年的味道,至今还令人难以忘怀。 “放炮,放烟花了!”。随着一阵阵“噼哩啪啦”的爆竹声,漆黑的天空被染得红一块,黄一块,五彩缤纷的烟花,在漆黑天空的衬托下显得越发的绚烂;只见高空中的烟花像是悬挂着的一座五颜六色的天桥,美丽极了!烟花一颗接一颗的飞速射向苍穹,在高空形成奇异的形状,有的像喷泉,有的像莲花,有的像柳条……绚丽多彩的烟花照亮了一方天空,也照乐了每一个人的笑脸。 如今的春节让人感觉到的是另一种的缤纷、热闹、喜庆…… 随着腊八悄悄的到来,年味就渐渐地浓起来。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在外打工的人们揣着一年的工资,心中暖洋洋的,都急急忙忙收拾行李回家过年。 春节,喜庆的气氛让大街一下热腾了起来。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原本行人稀少的街上人多起来了,你挤我碰,县城平日宽敞的街道一下子被小贩们挤占得水泄不通,有贩菜的、卖肉的,还有卖鸡卖鱼卖虾的;有写春联的,有卖吉祥如意大红中国结的,还有售大红灯笼的,整条街道被变换的五颜六色笼罩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推着你不停向前移动。
一棵棵大树小树上挂满了大红灯笼,被打扮的张灯结彩,活像一个个滑稽的小丑;那块要耸入云霄的大厦,都要被那盏盏彩灯照的更色彩斑斓了;街道两旁的店门前买着红红的对联,摆满了各种货物,叫卖声、嘈杂声,大家一边聊天,一边买购着年货,喜气洋洋的欢笑声在天空中飘荡,《恭喜发财》的喜乐,《周仁回府》的秦腔调,在新的旧的大街小巷飘荡着,超市、店铺里顾客和店家你一句我一句的讨价还价,购买着年货。 走在大街上、小区里、超市中、到处都是拎着大包小包购买年货的行人,每个人的脸上,身上都是喜气洋洋的,仿佛过年的快乐从人们的心窝溢了出来流淌到了全身。
一天下来,买菜、买糖果瓜子、海鲜、鸡鸭鱼肉;几天来,不是洗肉做臊子,做馍馍、凉粉、麻花、油糕、醪糟,就是打扫房子尘除、擦窗、擦玻璃。干了不少体力活,累得我腰酸背疼,筋疲力尽,但心情忒好。因为,在外工作、读研究生的孩子们就要回家过年了。 转眼到了大年三十。我和孩子爸从中午就早早钻进厨房,一直忙到晚上六七点。当一桌热气腾腾的年夜饭摆上餐桌时,孩子们也刚到家,换上崭新的时髦的新衣服,过年正式开始了。老人、亲戚们也来了,大家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看着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相互诉说着一年来的酸甜苦辣,一口祝福一口酒,一家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该小字辈登场了,他们给长辈送去衷心的祝福,祝他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孩子们双手接过长辈发的红包——里面不仅有压岁钱,更装着长辈的庇佑。 “过新年,穿新衣,开开心心过大年……”在欢乐的歌谣中,大家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过年了,过年了!我要放花炮!放花炮,过年才开心、才热闹呢!”突然,小侄子忍不住大声叫喊着。 “是啊!那些年的年,是很热闹的。可是,为了保护环境,让地球健康,让人类健康的生存,我们宁可少点热闹,也决不能燃放烟花爆竹!不能做破坏环境的罪人啊!”我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想起王安石的《元日 》,他把新年的热闹和人们对过新年的那种欢天喜地写得淋漓尽致的诗,我眼前仿佛出现昔日,人们放炮、燃放烟花的情景:烟花随即临空飞起,在空中渐渐舒展开来,形成了一条条腾飞的金色巨龙,一枚枚银色的直冲云宵的子弹,一朵朵千姿百态,怒放在天空中的鲜花,姹紫嫣红,美丽极了!它们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 如今,每当临近过年时,我更留恋在老家过年的情景,那浓浓的年味儿,犹如一杯杯陈年老酒,清冽爽口,有滋有味;又如一幅幅电影画面,铭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挥之不去的永久记忆。 现在的孩子们虽然不缺吃,不缺穿,但他们却失去了许多快的时光。可为了环保,保卫蓝天,建设青山绿山,美丽家园,孩子们,你们不得不受点委屈呀! 就让美丽的烟花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让“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留在每个人的记忆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