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敬文随笔】《诗经》里的“中国”

[复制链接]
查看669 | 回复3 | 2019-2-3 17: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中国”一词是在《尚书》的《梓材》篇中,以及上世纪60年代出土的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中,反映西周初期对“中国”观念的确立和以“中国”之名德行天下的诰训、宣谕。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中国”作为一种文学主题首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诗经》中在三首诗中共七次记录了“中国”一词。《大雅·民劳》中写道:“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惠此中国,以为民逑。惠此中国,俾民忧泄。惠此中国,国无有残。”《大雅·荡》中写道“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和“奰于中国,覃及鬼方。”《大雅·桑柔》中写道:“哀恫中国,具赘卒荒,靡有旅力,以念苍穹。”。据《诗序》、《郑笺》等记载,这三首诗都是西周晚期的作品,周厉王时,暴政荒淫,因而遭到召穆公及周朝卿士芮良夫的讽谏,这三首诗即是他们的讽谏作品。这也是中国文学中第一批明确地以“中国”为主题和抒情对象的作品。
       西周时,“中国”已不同于“国中”,它除了“国之中”而外,已将“中”作了优先性的强调,表明是指中央大邑即京师。“中国”一词在《诗经》中的所指范围既明确又有所开放。“国”,在诸候是周王室的封邦建国即封国,而在周王室则是自封的受天命居天下之中的“中国”。“中国”为周王室所专有,象征着天赋般的中央权力,而不会将其用在诸候国身上,召穆公等指责厉王而忧心如焚就在于他们面对的不是一般的封国,而是“中国”。
     《诗经》中的“中国”是为了绥安“四方”,因此也成为有周一代“封邦建国”的“中国化”国家实践的一个必然结果。之所以有众多封国之举,是因为有周之“中国”;同时,之所以有周之“中国”,亦有赖于众多封国的支撑。“中国”的安危,关系着“四方”的安危。中国与四方已联结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甚至大有共名为“一个中国”的大共同体的意味。此时的“中国”要“以为民逑”,即是说“中国”是用来聚合“中国”及其“四方”之民的;是要“俾民忧泄”,使国中之民的忧愁得以流泄。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内”的自称,“内奰于中国”,暗示了一个“中国”、“四夷”的内外互动的结构。三首诗共同的情感主题是对“中国”的忧患意识。“中国”即所谓“天下中国”,象征着王朝的使命和天意,周王朝从这“中国”二字的天命责任中可以视野远大,呼唤“旅力”,整合四方。而中国文学也从此获得了一种“天下”、“中国”的精神和境界,一种几千年来不绝如缕的忧患情感。( 田敬文)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洛沙个人认证 | 2019-2-3 21: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经》中的“中国”是为了绥安“四方”,因此也成为有周一代“封邦建国”的“中国化”国家实践的一个必然结果。之所以有众多封国之举,是因为有周之“中国”;同时,之所以有周之“中国”,亦有赖于众多封国的支撑。“中国”的安危,关系着“四方”的安危。中国与四方已联结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甚至大有共名为“一个中国”的大共同体的意味。此时的“中国”要“以为民逑”,即是说“中国”是用来聚合“中国”及其“四方”之民的;是要“俾民忧泄”,使国中之民的忧愁得以流泄。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内”的自称,“内奰于中国”,暗示了一个“中国”、“四夷”的内外互动的结构。三首诗共同的情感主题是对“中国”的忧患意识。“中国”即所谓“天下中国”,象征着王朝的使命和天意,周王朝从这“中国”二字的天命责任中可以视野远大,呼唤“旅力”,整合四方。而中国文学也从此获得了一种“天下”、“中国”的精神和境界,一种几千年来不绝如缕的忧患情感。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邓仲祥 | 2019-2-4 09: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充沛,内容精彩;欣赏佳作,遥祝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淡泊看人生,挥手谱华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田敬文 | 2019-2-9 08: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临赏留香。问候老师。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