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武河从它的发源地山东柱子崮自北向南顺流而下,出苍山县境,便进入江苏的地面了。过邹家庄、涧溪,流经洪福山东麓时打了折,弯向了西南。在山之阳、河之阴,衍生了一处呈扇形喷射状的肥美土地,那扇尖处,便是丕城。
说丕城是个城,倒是有些夸张的,充其量也就是个乡镇吧。但既然称为城,总是有叫城的道理。丕城最早建成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时任知州黄日焕勘定艾山之阳六里处作城址,城郭北枕洪福山,东濒小武河,向南隔河为石家花园。后虽不乏天灾水患,但经过历任知州的营建,也算颇具规模。清亡后,民国及解放初期这儿一直都是县级政府驻地。
时间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历经三百多年沧桑的小镇虽说早已失去了一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气概,但那时改革的春风业已吹遍乡村的各个角落,对于曾是县级政府驻地的丕城,影响更是有甚于偏僻村落。富足、快意及骄气,一览无余地写在小镇人的脸上。特别是那些年轻人,痞子气及穷人乍富的显摆心态恣意张扬。大街上高音贝的音响震耳欲聋地漫过来,唱的多是邓丽君和迟志强,这一切无形中在影响着一个群体。
丕城中学就坐落在小镇的中心主干道旁,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在无时无刻侵蚀着原本洁净的校园。
1989年春日的一个午后,这一天是星期四,高二文科班的课程是体育和自修。当时,体育老师也是一时兴起,便聚了班上四十多名学生去游洪福山,直乐得一班学子欢呼雀跃起来。
出了校门,向东行走不足五百米,便到了街道中心的十字路口,往北望,就能瞅着洪福山坡了。小镇本来就是枕着洪福山而建的。走了一小节坡路,便见到了第一个景点。那是三皇庙,有三间正殿,红漆抱柱廊厦,伟岸突兀。庙院不广,有十多层台阶。进得殿来,便见供有三尊神像,都身高丈余,但漆彩有点斑驳,露出了泥塑的真身。体育老师还算有些学识,说出了所供奉的是天皇、地皇和人皇,也就是伏羲、炎帝和轩辕黄帝。并说出了当年炎黄二帝族人融会,婚嫁繁衍后代,才有了今天炎黄子孙的说法。
柳子成就拿着田诗尧的那架海鸥120相机,要众同学过去和那三皇合影留念。颜清梅却有些不依不饶,说子成你就省些胶卷吧,这才到山脚呢。
燕南风也有同感,就和着颜清梅说:“就是的,三尊泥做的家伙,有什么好照头!”两句话就给大家浇了冷水,于是众人离了三皇庙,继续爬山。
一阵子急行慢进,终于到达山顶。虽说各人都有些气喘,但难掩勃勃兴致。也是的,终日闷在学校里,教室、食堂和宿舍都成三点一线了,心中的那种憋屈自是难以言传。眼下出得校门,有如打开金笼放彩凤。更何况高处风景,屏神敛气,胸中顿觉坦荡,一时学校就是云外之物了。
天泉、石舟、九龙探海,一路看过,体育老师便让同学们停在一块平坦些的空旷地休息。燕南风便立于一块石头上向山下的镇上看。街道脉络清晰,行人稀少,午后的小镇在斜阳的照射下静谧安然。再向南望,虽说看不到小武河的水,但河岸边的白杨新绿织成的绸带,还是把小武河的线条清晰地展现出来了,并且一直那样绵延着绿向了远方。
“来,南风,喝汽水。”接过田诗尧递过来的汽水,燕南风才算有点回过神了。
那一刻,燕南风并不是只顾着去看山下的风景。这已是高二的下学期了,本来当初到丕城中学来读书,就有人说是个错误,两年书读下来,预言得到了证实。这不是个好好读书的学校,好像有不少同学并不是把心思放在学业上,而是在混日子,只是为了那张高中毕业证书。
田诗尧就是那类同学中的一员。他是班里少有的几位富家子弟之一,他老子是临近乡镇的一名干部,是个标准的一家都吃皇粮的人。听说眼下他老子正有被提拔的可能,要是成了现实的话,那就是要升到县上了。诗尧家境富足,人就有点骄横,但对燕南风和柳子成又是格外地好,无论是在精神还是在物质上,对他俩都很关照。就像这次游山,胶卷、汽水,还有一些零食,都是诗尧一人出钱买的,并且每次都将食物和汽水亲自递到燕南风的手上,让燕南风觉得温暖,又如同有所依靠。
燕南风一瓶汽水还没有喝完,颜清梅就拎着相机大呼小叫地跑了过来:“来来来,燕南风,我给你们仨铁哥儿们在这不胜寒的高处留个影。”
燕南风、柳子成、田诗尧便站到一起,任由颜清梅拍照。斜阳下,有汗珠儿挂在颜清梅的鬓角,燕南风就无端地想到了“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句子了。
拍完照片后,颜清梅指着北方的一片黛绿问燕南风:“南风,你的家好像就在北面,那葱绿一片,难不成就是你常说的艾山?”
燕南风说:“是了,那就是艾山,它是咱这一区域海拔最高的地方,比咱脚下的洪福山还要高一百多米。我的家就在山的正东面,也就是三里路的样子。”
“单听那名字,就有些惹人喜欢呢,过些日子我们何不去那儿玩玩呢?”颜清梅说。
听了颜清梅的话,燕南风一时来了兴致:“好呵,过些日子我们就去游艾山。但有一点需要说明,是艾山,不是爱山。一般人说这山的名字,大都会当作是爱山的。其实这名字是因了古时遍山生艾才得的。再说了,眼下也正是游艾山的最佳时节,山畔桃花盛开,山上绿叶叠翠,更有两峰对峙,峰下洞口潭水澄澈,最是怡人呐。”
燕南风一番诗意的说白,竟听得颜清梅有些如醉如痴,照颜清梅的话说,就如同游过了艾山一般。便执意告诫燕南风,说过的话一定不许反悔,等过些日子就游艾山。
燕南风不曾料到,就是后来的艾山之游,竟给自己的后半生系了个生死之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