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君散文】开蒙

[复制链接]
查看869 | 回复2 | 2019-9-18 20: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蒙(散文)
读古文,或读古代教育类的书,经常会读到一个词:开蒙,有时也叫启蒙。开蒙、启蒙,意思是一样的,即解开愚昩,启动思考的一个过程。
南朝·梁代的文学家沈约在《瑞石像铭》中说:“表灵降世,演露开蒙。惟圣仁宇,宝化潜融。”近代大学者胡适在《不老》篇中说: “向来小孩子开蒙念书,照规矩是《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的。”
当然,这些都是对还在“愚钝”中的顽童说的,就像是初生的牛犊,在硬生生的鼻子上,拴根绳子,架上犁铧,一甩鞭子。说声:“走,耕耘去吧!”
华夏民族,自古以来,便重视教育,孩子们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读书。虽然,各个时期,各个阶段,读书的形式、方法有所不同。但是,老师授业于学生的模式,似乎是固定的,长久的,直至今日,也依旧如此。
春秋战国时,纵横天下的许多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如: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李斯、吕不韦、白起、李牧、王翦等,都是出自鬼谷子的门下。
最著名、最有影响的,还是孔子。他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代表人物有: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等。孔子的教育,不仅形成了规范的模式,还凝聚成了学说。同时,孔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圣人,也成为中国文化教育的形象、始祖。
几千年来,但凡读书,有读书的事,都是要参拜孔圣人的。即便是愚昧的玩童,开始读书了,也要拜孔圣人,拜先生(老师)。久而久之,拜圣人、拜先生的这个过程,就叫开蒙。
民国以后,由于西方文化的逐渐侵入,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尤其是教育的模式,从书熟转向学堂,学生开蒙时参拜的仪式便渐渐的淡化了。甚至,读书人根本就忘记了还有这么一个程序。
我进入校门时,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小时候,我的爸爸妈妈都在上班工作,便把我寄养在外婆家。外婆家的隔壁,就是小学校。别看学校的规模不大,也就两幢十多间的瓦屋,一个自然的院落,却是村子里最整齐、最高大的房子。特别是院子中央的那棵大树,不知叫什么名子,只记得树身很粗很高,枝繁叶茂,树荫很浓。树上挂着一个黑色的铁铃,一根绳子,从铃底下一直拉到教师办公室的门框上。每天,上课、下课,便听到铃声:“铛,铛,铛”的响着,清脆、悦耳、悠扬,传播得很远很远。
在我的记忆中,这悦耳的铃声,便是我最早听到的音乐。听得多了,就想去看看,想知道这声音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于是……我上学了。可我上学的第一天,根本没进教室,由老师领着,在那棵大树旁,在黑色的铁铃底下,玩兔子拔萝卜的游戏。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玩得不开心,哭了,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玩不下去了,被外婆直接领回了家。以后,又是怎么上学、上课的,一概忘了。
我儿子,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进入小学课堂的。那时,改革开放,已然进行,教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但是,对于新生入学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以达到刷新面貌,好像也没有其它的什么动作。只记得,他上学的第一天,家长是可以在教室外面“观礼”的。
学生们进了教室,按到达的先后顺序自然落坐。待全部坐定后,老师拿着花名册,逐个点名认人。有的孩子,点到名了,便答应一声“到”,立马站起身来。可是,大部分的孩子,只是在座位上东张西望,没有进入学校课堂的感觉。点到名了,也根本没听见,到是急坏了窗外的爸爸妈妈,或者是爷爷奶奶们。
点完名后,老师便按高矮个头,将坐在前后的孩子们,作一次简单的调整。然后,老师讲了几句话,算是开学,正式上课了。老师说:“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一名小学生了。在这里,你们要听话,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后面还说了什么,不记得了。从此,就是日复一日的上课,做作业,做练习。直至高中毕业,似乎都没有什么改变。
今年的九月,又是一个开学季,我的大孙子也上学了。
开学的前几天,a o e 还没教呢,却发了一张纸片,上面印着一段文字。还要求学生在近几天内,将其背下来。
我有些好奇,拿来一看,是一段古文,题目叫《礼运·大同篇》。
这是什么意思?这样的文章,读过书的成年人,都不一定能读好。这么点大的孩子,不认识其中的每一个字,怎么读,怎么背诵?没办法,老师既然安排了,就一定有目的。便一句一句的教孙子读,读熟了,再背诵。还别说,这孩子上学了,跟没上学就是不一样,三四天的功夫,居然背诵出来了。当然,在课堂上,老师肯定有很好的方法,才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开学的第二周,学校在家长微信群里,发通知了,要开一年级新生家长会。我们家呀,上班的没时间,伺候二宝的走不开,我这个爷爷又派上了用场。通知上没说开会的内空,却有一个要求,家长要穿正装,按学校的安排入场,并在指定的地方就位。
中秋时节,天气还是蛮热的。进得校园,一眼便看见,操场的中央,己布置成了会场。主席台铺着红地毯,背景墙上是孔子的画像,会标是:一年级新生开蒙仪式。
呵呵,原来这几天的安排,都是为了“开蒙”。说真的,我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也是读书出身,却没有经历过,也没有看见过“开蒙”。今天,赶上了,实在是荣幸之至。
学生们还在教室里,操场上空旷着。没过多长时间,各班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陆续登场了。从外表看,学校的规模不大,可进得校园,才知道不一般。仅一年级新生就有十二个班,六百余人。现在,这些孩子们,穿着统一的校服,一队一队的走进操场,在主席台前呈纵队排列。一个班一个纵队,十二个班,便是一个方阵。就在这个方阵的背后,一条白线之外,是家长观礼区。家长们虽没有列队,但基本上形成了一排横队。
开蒙,尽管只是一个仪式,却也安排得井井有条。
第一项是正衣冠。在老师带领下,孩子们面对着孔圣人的画像,按顺序整理了衣领、衣扣、衣袖。虽是象征性的,却也体现了,自古以来的礼仪,以及尊敬师长的品质。
第二项是拜师。在主持老师的带领着下,孩子们站得笔直,小手作辑,行拜师礼。老师叫道:一拜老师,学生们深深地一鞠躬,口中念道:教我读书。稍停,主持老师又叫道:二拜老师,学生们又是深深的一鞠躬,便说道:教我做人。最后一次,主持老师叫道:三拜老师,学生们再一次的深深一鞠躬,便说道:永志不忘。把老师教书育人,学生求知欲学的情愫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项是开启智慧之门。由老师和辅导员用红笔在学生的脑门上,象征性的点上朱砂。从此,孩子们眼明心亮,聪明乐学。寄托着老师们美好的愿望,也喻示着智慧的人生启动了。新的图景,宽阔的大道,都己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
第四项是诵读《礼运·大同篇》,原文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残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段古文是《礼记》里的一篇 ,而且开篇就是孔子的一段话,是儒家经典之一。意思是说: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够为社会效力,使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也不会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上大门了,这就是理想的社会。
乍一看,不明白为什么要选这篇古文作为“开蒙”的诵读辞。文章所描述的,是孔子的理想世界。他认为:只有成就大同世界,天下才能够太平。没有了战争,人人和睦相处,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才是生活的目标。
也正因为如此,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特别把“天下为公”提炼出来,作为革命理想的指导和概括。
仔细一想,似乎明白了一些。从小,让孩子们懂得建立和谐社会,建设平安家园。把学习知识,认识社会作为学习的取向。把学习的氛围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中,让学生们开阔眼界,认识文化的根蒂,领会教育的本源,应该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开蒙,看似很平淡,却凝聚着文化和教育的理念。七八岁的孩子,其实已经懂事了。进入学堂,经过开蒙,心理上的感觉一定是不同于往日的。将来,无论走哪条路,奋斗于什么样的事业。留在心底里的印记,是牢固的,深沉的,毁灭不掉的。
                                   2019年9月13日写于合肥翡翠湖畔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文学 | 2019-9-18 21: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开蒙,看似很平淡,却凝聚着文化和教育的理念。七八岁的孩子,其实已经懂事了。进入学堂,经过开蒙,心理上的感觉一定是不同于往日的。将来,无论走哪条路,奋斗于什么样的事业。留在心底里的印记,是牢固的,深沉的,毁灭不掉的。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邓仲祥 | 2019-10-5 09: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充沛,内容精彩;欣赏佳作,遥祝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淡泊看人生,挥手谱华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