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山人随笔】彩云之南(二)探秘茶马古道

[复制链接]
查看989 | 回复4 | 2019-12-18 11: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彩云之南
引言
         彩云之南,我心的方向,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色丽江,人在路上。彩云之南,归去的地方,往事芬芳,随风飘扬;蝴蝶泉边,歌声在流淌,泸沽湖畔,心仍荡漾……
    这首悠扬动听的《彩云之南》,时时出现在我的梦乡,那是怎样一个美妙迷人的地方,从歌词里就能听到好多勾人魂魄的景色,玉龙雪山、秀色丽江、蝴蝶泉边、泸沽湖畔……从此,彩云之南就像梦中的情人,纷扰得我时刻在向往,心中一直在下决心,此生必去的地方,那就是彩云之南!
二、 探秘茶马古道
    接机的小张是一位白族姑娘,她热情地建议我们第一天要适应一下云南的高海拔环境,先去体验一下著名的茶马古道,看看拉市海湿地公园的风光,适应了高海拔之后,再去观赏海拔近五千米的玉龙雪山。以前只有在电影小说里看到过有关茶马古道的故事,没想到今天还能亲自探秘茶马古道,心情不免有些小激动。
    在茶马古道驿站,我们骑上当地特有的矮马,探秘古时行走在茶马古道上马帮人的生活。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我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我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长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线路。它源于古代西南边疆和西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由于明清时政府对贩茶实行管制,贩茶分区域,其中最繁华的茶马交易市场在康定,称为---蹚古道,因此陕康藏茶马古道是当时可以在国内跨区贩茶的茶马古道。川藏茶马古道是陕康藏茶马古道的一部分,东起雅州边茶产地雅安,西至西藏拉萨,最后通到不丹、尼泊尔和印度,全长近四千余公里,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古代西藏和内地联系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  
    我们今天骑行的这种矮马,就是生活在山高坡陡、道路崎岖、交通不便的云南山区最理想的运输工具,它们的祖先和马帮商人们一起开辟了具有传奇色彩的茶马古道。一位头戴草帽,身穿绣花白马褂,马褂后面绣着“土司马帮”四个红色大字,年龄约三十岁左右,皮肤黝黑的纳西族胖金哥为我们牵马。每个牵马人一次牵四匹马,他们只要牵好头马就行,后面三匹马的缰绳分别拴在前马的马鞍上。我们一行三十多人,组成了一队浩浩荡荡的马帮队伍。马脖子上的铃铛声,将我们穿越到了古代风雨交加,道路泥泞,悬崖峭壁的茶马古道上。
    时间才上午九点多,阳光就火辣辣地扎人,蓝格莹莹的天空飘着几丝慢悠悠的云朵。那种纯净的蓝,是我小时候才见过的蓝,干净纯粹、绝无杂色,不像我们内地那种蓝里夹灰的颜色。明晃晃的太阳就像小时候用镜子在水里反射光线般的耀眼,使人不敢直视。远处的青山,路边的民居格外的清晰,给人一种伸手可触的感觉。
   “胖金妹胖金哥,坐稳坐好喽。”牵马小伙洪亮的声音如唱山歌般提醒着游客们,“防晒霜都搽了吗?没有搽的阿姐打起你们的花洋伞喽。”
   “为什么呀?”我明知故问。
   “阿哥呀,我们这儿海拔高,紫外线强,你们内地人皮肤嫩,不注意保护,就会晒成我们这种颜色,回去家里人就不认识你了。”小伙的解释惹得游客们哈哈大笑。
    出了驿站,我们沿着公路边专门隔离出来的马道前行。公路上车水马龙,两边是农人还没有收完的玉米地,还有清洁工将马道上的马粪铲到田地里。
   “这地里的庄稼不用上化肥,光这马粪就够了。”戴着墨镜的老孟骑在马背上感叹着这不用花钱的农家肥。
    听着马蹄敲打柏油路面“呱嗒呱嗒”的声音和马脖子上的铃铛一路摇曳着“叮当叮当”的声响,看着四周一片平和的田园风光,老孟提出来自己的质疑,“小伙子,这茶马古道也太平坦了吧?咋一点意思都没有呢?”
   “还没到呢,你们先欣赏一下田园美景,一会儿进了前面那座大山才是真正的茶马古道。”小伙子解释道。
    我们穿过一片具有地方特色的纳西族民居,白墙黛瓦,形似孔雀展翅的飞檐翘角优美地仰望着蓝天。大都是砖木结构的房屋,门窗上的飞鸟花卉、神兽图腾雕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展示了纳西族能工巧匠非凡的手艺。
    走到山口,道路渐渐地变得窄小而崎岖。果然,在道路右侧的草地里,竖着一块木板,上面竖行写着“茶马古道”四个大字。再往里走,一座在石块上竖起来的木质牌坊出现在马头的前方。牌坊正中间有一块矩形木板,上面没有文字,却画着马头、马鞍、崎岖的道路等图案,它们以图画的形式形象地告诉游客,茶马古道到了。
    进入牌坊之后,整洁平坦的水泥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两条隆起约四五十公分宽的条状水泥山路,根据马的步伐,路面上刻出一道道约一指高的台阶,以防马失前蹄。当我们真正进入到茶马古道时发现,林秀水美,山高谷深,危崖耸立,雄浑有力,气势磅礴,充满雄伟之美。古道大多依崖壁而修建,如今虽然增加了足够的安全设施,仍不失惊险和刺激。看到这惊险的路况,我突然有种胆怯的感觉,甚至想返回到平坦的公路上。可惜我坐骑的缰绳被栓到头马的鞍子上,想离队一点可能性都没有。看着其他游客喜悦而好奇的神情,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前行。不一会儿,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赫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树龄长达千年的古木比比皆是,个个腰身超过了一搂,粗壮的树身上布满了岁月的印痕,参天的树冠将高原的紫外线遮挡得严严实实,一股冷意迅速遍布全身,清澈而透明的小溪喝醉酒似的,唱着欢快而古老的山歌,忽隐忽现在森林中间;又像一条洁白的哈达,热情地敬献给远方的客人。林间因山溪而湿润,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轻雾,从树冠的缝隙中挤进来的阳光,如一缕缕明亮的光影瀑布,泛射出彩虹般的线条,美轮美奂。丛林间传来一阵阵清脆而婉转的鸟鸣声,与潺潺流淌的山泉声合在一起,如天籁之音,传递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这儿山高谷深,群山环抱,远离尘嚣,是超脱逸世、凡尘不染的绝佳之地。骑着马儿漫步在林间小道,使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超凡、隐逸之情。尽管世事沧海桑田,风云变幻多端,但这片望不到边的原始森林却独守着那份碧绿,不离不弃;这些参天入云的古树见证着历史的演变,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马帮人的辛酸与艰险。
    随着道路越来越陡峭,条状水泥路消失了,惊险、刺激的弯道和临崖而修的崎岖小路不由得人神经紧绷,两脚不由自主地蹬紧了马镫。路面全是雨天泥泞时留下的马蹄印,现在却坑坑洼洼坚硬得像石头似的;两边全是繁茂的树枝,一不小心就会挂到游客的衣裤,有人开玩笑说,小心别让好客的纳西人把你留在茶马古道做客。我仔细地分辨着,实在找不出哪些是盛唐的,哪些是明清的,哪些是二战时期抗击外辱的将士们留下的。这些重重叠叠的马蹄印,诉说着历史的血迹和时代的变迁。
    牵马人时不时地提醒着游客:“上坡弯腰喽——”山路越陡,马儿越显精神,“达达”的马蹄声铿锵有力,穿透了整个森林。我想即使有其它动物存在,也会被马蹄声和马帮人粗狂高昂的喊山声惊跑的。不同的是,过去的马帮驮的是换回一家生计的货物,而现在,我作为游客的一份子,骑在马背上,体验着悠久的马帮文化。
    骑过九曲十八弯,终于走出了茫茫的林海,我们的队伍来到一个生长着茂盛草木的大平台。牵马的胖金哥告诉我们,现在可以在观景台照相了。
    果然,在平台的前端,围着一圈铁栏杆,栏杆外是被茂密植被覆盖着的大山沟。
   “看,正前方就是拉市海!”牵马的小伙子手指远处一大片波光粼粼的水域对我们说。
    拉市海是云南境内最大的高原湖泊,也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每年12月到来年2月之间,都会有上万只水鸟来此越冬。“拉市”为古纳西语译名,“拉”为荒坝,“市”为新,意为新的荒坝。当地人对于面积稍大的湖便称之为海,故其名为拉市海。
    看着远山逶迤,苍翠欲滴的拉市海湿地公园,听着牵马的胖金哥讲解,我们的心情一下子又激动起来,恨不能马上飞过去,感受一下这高原湖泊的魅力。
    中午返回纳西民居,我们在土司庄园喝了当地有名的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品尝了地方风味小吃,茶饱饭足之后,坐上景区提供的观光车,一路兴致勃勃地杀向了拉市海。
作者简介
乔山人.jpg

       乔山人,原名杨文科,陕西宝鸡扶风人。中国西部散文协会会员,宝鸡市职工作家协会会员,扶风作家协会会员,扶风县诗词楹联协会会员,西部文学签约作家,《秦川》杂志签约作者,江山文学签约作者。2016年至今在《中国水泥》杂志、《宝鸡日报》、《西安日报》、江山文学网、盛京文学、陕西散文论坛、西部文学、宝鸡文学、水泥圈子、秦岭文学、秦川文学等文学杂志及网络先后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二百余篇。

打赏鼓励一下!
杨文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邓仲祥 | 2019-12-19 08: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充沛,内容精彩;欣赏佳作,遥祝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淡泊看人生,挥手谱华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乔山人个人认证 | 2019-12-19 11: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邓仲祥 发表于 2019-12-19 08:18
文字充沛,内容精彩;欣赏佳作,遥祝问好!

谢谢老师的鼓励与支持,遥祝老师安好、吉祥。
打赏鼓励一下!
杨文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文学 | 2019-12-25 19: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点个赞,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乔山人个人认证 | 2019-12-25 20: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部文学 发表于 2019-12-25 19:55
欣赏老师佳作,点个赞,问好!

谢谢老师的点评与鼓励,遥祝老师冬安。
打赏鼓励一下!
杨文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