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玄奘》编剧王洪刚

[复制链接]
查看2063 | 回复0 | 2020-10-10 11: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故事梗概:
贞观十九年(645),玄奘自西域返回长安,唐太宗所有五品以上官员、皇室子弟西门迎接,却引来了太子承乾的不屑一顾。太子的行为引起长孙无忌等重臣的不满,更让觊觎太子之位的魏王李泰抓住把柄。
唐太宗召见玄奘,彻夜长谈,结下深厚友谊。而两人这一微妙关系也引来了各方权臣贵族的窥伺。一时间,玄奘身陷政治漩涡的中心。而玄奘也敏锐地察觉出了这一点,谢绝入朝为官,自请翻译佛学经典,却在与唐太宗的私交之中,多次进谏,辅佐圣上,建立国策,为民所想,利国利民。此番举动,得到了唐太宗的全力支持。
  贞观二十年六月,玄奘与其高徒辩机将奉诏完成的鸿篇巨制《大唐西域记》晋献太宗皇帝,一时间洛阳纸贵,大唐为之震慑。然而,宫廷内斗日益加剧,武才人清纯而机敏,完全是一个不谙世事的讨人喜欢的小姑娘。而高阳公主则孤傲而冷艳。觊觎太子之位的李泰乘机发难。然而,辩机与高阳公主的一场邂逅,将在之后掀起一场骤然大浪!
太子被废,风波骤起。身在佛门的玄奘亦不能平静的翻译佛经。王公大臣纷纷前来弘福寺,有祈求在皇帝面前说情者,有利用宫廷危机谋私利的讨教者,有满腹忧虑倾诉者,……。人世间的滔滔欲海让玄奘更加理解太宗皇帝的极度焦虑和宫廷的重重危机。
唐太宗面对皇室的危机,当年玄武门之变的噩梦在心头挥之不去,在皇帝和父亲双重重压之下病倒了。玄奘应诏前去探望,他没有让皇帝服药,却用六骏之图唤起了唐太宗的一腔豪情,并以百姓之疾苦点醒太宗。唐太宗当即从病榻上站了起来。当玄奘为唐太宗的精神恢复欣慰之时,长孙无忌为阻止房玄龄推举李泰而确保李治获得太子的位置,于玄奘当面向皇上禀报了昆山玉枕一案,揭露辩机与高阳公主之事,使玄奘陷入尴尬的境地。
为了平息宫廷危机,平衡重臣之间的关系,唐太宗勒令腰斩辩机。高阳公主着急万分,请求玄奘法场救人。玄奘内心痛苦不堪,不为高阳公主所动,对以“阿弥陀佛”四字,静静的为老农的那头老死的黄牛念经。
辩机之死给玄奘和唯识一宗带来极大影响,窥基和唯籍再请翻译佛学三论,以挽回被动局面,玄奘则以辩机之死告诫徒弟们成佛之路重在修行。
李治登上了太子之位。玄奘与唐太宗的情感在社稷与众生的共同点上得以升华。唐太宗为玄奘所译《瑜伽师地论》作序,太子李治作《述圣记》,由褚遂良书于碑石,立于大雁塔旁。
贞观二十三年九月,唐太宗病重,传旨请玄奘前往。高阳公主得知父亲病重进宫探望,被武才人挡在了宫殿门外。高阳公主欲求玄奘给她通融,让她见父亲最后一面,而玄奘仍然对以“阿弥陀佛”四个字,不置可否。
贞观二十三年(649),唐太宗弥留之际急召玄奘于病榻之前。玄奘没有为唐太宗做道场而是让吕才大人奏起《秦王破阵乐》,挽送创造空前辉煌的一代圣君走到生命的终点。
永徽元年四月,唐高宗李治继位。长孙无忌为巩固高宗的统治地位而清除皇室宗亲之中怀二心者,高阳公主一家受到牵连,她只身逃到大慈恩寺寻求保护,玄奘微劝高宗普渡,高阳公主得以保全性命。
玄奘在慈恩寺创建大雁塔的壮举和面对宫廷斗争的无奈使他感受到学佛求经的艰难与困惑,同时,也感悟到求经的灵山之路上的困顿与迷茫。体力日渐下降的玄奘,请求到玉华宫翻译经卷。高阳公主饥饿疲惫,昏倒在寺门外,玄奘收留了她。落魄到乞丐的高阳公主仍然内心充溢着不灭的欲望。玄奘以指月之手终将高阳公主点化,几十年的尘世纠葛就此磨灭。弥留之际的玄奘闻讯唐太宗来到玉华宫,玄奘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不忘向唐太宗倾诉其学佛求经的成佛之路的最终领悟。弥留之际仍嘱咐唐太宗谨记以德为本以人为本之的治国方略,为国为民,为江山社稷,鞠躬尽瘁,泽披苍生。
唐高宗麟德元年(650)玄奘给窥基等徒弟留下经书经册数千余卷,以一领草席将自己裹于白鹿原安然圆寂。一代高僧悄然离开了他终生热爱的大唐。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