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老土散文】冬走大凉山-纪实摄影纪实

[复制链接]
查看3725 | 回复3 | 2021-1-13 08: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西部老土 于 2021-1-13 08:29 编辑

冬走大凉山-纪实摄影纪实
    冬天是个静美的季节,去松花江凿冰捕鱼,去雾凇岛观赏冰凌,去雪乡踏浪寻梅,去北冰洋行歌冬泳,去长白山聆听虎啸狼嚎,去地球的冰天雪地梦想极地之旅,……。
    可是在这个冬季,一念之差的选择,让我走进了大凉山。
    飞机冉冉地在西昌青山机场降落,带着一丝兴奋,带着一丝好奇,还带着一丝丝对神秘的探索,六天七夜走过了大凉山。

一、苍茫的大凉山
    对于凉山的概念是模糊的,隐约觉得是一个遥远的地方,那里云遮雾绕,那里开满了鲜花,那里的人们淳朴而热情,那里的天气很冷、很冷,要不然怎么会称作大凉山呢。
    翻开历史的长卷,关于大凉山彝族引人入胜的演绎故事,也只能从三国演义里窥视一二,相信读过这本名著的人都会记得孟获这个名字,七擒七纵的传奇谱写了孔明先生的智慧和孟获将军的勇猛直率,听说凉山地区已经修建了孟获城,以纪念这位杰出的彝族大首领。

    凉山彝族自治州坐落在四川省内,首府是西昌市,凉山位于四川西南部,北起大渡河与雅安市,南至金沙江与云南省接壤,东临昭通市和宜宾市,西连甘孜州。凉山的正史是从西汉开始的,历经王莽篡权、东汉、蜀汉、西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各个朝代。1955年凉山彝族自治州划归四川省,当时的州政府在昭觉县,1978年,凉山彝族自治州政府迁往西昌县,1979年西昌县晋级为西昌市,凉山彝族自治州现辖17个县级行政区,436个乡级行政区,面积达60423平方公里。
    有人会问:“这些资料网上都有,您为什么还要写出来呢?”
    我弱弱地回答说:“还不是为了阅读者的方便,不用再去百度谷歌什么网络啦嘛。”

    网上的资料只是简介和概述,与踏上这片土地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当你的双脚蹬上大凉山时,当你的双眼眺望大凉山时,当你的大脑与小脑融进大凉山时,你的眼前交织着美丽与贫瘠、迷茫与希望、心酸与甘甜,还有微微震撼你心房的那一点点思想。

    他们说大凉山有两个季节是最美丽的,一个是夏季的鲜花盛开,一个就是冬季的苍茫辽远,在这个美丽的冬季,我有幸踏上了凉山的土地。

    阿牛,是这次纪实摄影的向导兼司机,阿牛是姓氏不是名字,彝族人里阿牛很多,一个不小心就会叫错了人。
    还有一个神秘的向导兼司机,身份听说不一般,一路乘坐他开的尼桑汽车,一路询问起凉山的风俗习惯人情地貌,这位老弟对答如流看来是个凉山通,斑斑点点的详细介绍,让我在旅途中开始了对大凉山的想象与憧憬。

    既然叫做大凉山,可能就有两重意义,一是天高云淡气候寒冷,二是沧桑荒凉,我心中想象的大凉山就是这个样子。

    凉山的交通真是不方便,我们搭乘两辆越野车早出晚归,中午居然不能到达吃上午饭的地方。开始的一两天还能忍耐住饥饿,后来随着体能的下降,天天饿的前心贴后背,只能靠匆匆忙忙吃几块饼干充饥,因为需要全神贯注的寻找拍摄对象,来到村里后更是要马不停蹄的按下快门,还要与村民或者儿童搭讪沟通,根本就没有静心吃饭的时间。七天下来回到西昌的宾馆,用电子秤这么一称重,不由得心花怒放,整整减肥了五斤!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放到城市里即便是骑行或者跑步,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减掉五斤的脂肪,那是万万不可能的。顺便说一句吹牛的话:“俺的体重与身高成比例呢,不臃肿和肥胖,只是年龄的问题肚子稍微鼓起来一点点,并不影响市容。”

    凉山的海拔不算高,我们去的地方充其量也就三千多米,由于植被稀少和坡度较大,徒步起来还是感到有些吃力,因为还需要背起摄影器材和水杯。走上一个山坡,走遍一个村庄,有时候我还需要停下来大口的喘气。当然了,并没有忘记吹牛,每天发在朋友圈的语言还是很惊人:“不是吹牛,三千多米海拔,咱还是健步如飞如履平地!”
    嘿嘿,其实是有一点点吹牛啦,每天下来腰酸背痛,再加上住宿条件有限,好几次的后悔,后悔冒昧踏进了大凉山。
    凉山上的温度不算低,即便是清晨最低也就零下几度,但是山风呼啸之时,体感还是很冷的,我穿了始祖鸟的羽绒服,里面套件毛衣,穿了保暖裤,站在野外摄影时还是感到了寒冷。

    在凉山上盘旋,在凉山中深入,在凉山里寻觅。每天都会沿着公路、小路、土路、砂石路、冰雪路探索几个原始状态的村子。在寻觅凉山的路途中,基本没有看到其他的访客,无论是旅游团队还是摄影团队,看来能够走进凉山深处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凉山的冬天是沧桑的,是一望无际的大山,是沟沟壑壑的丘陵,是一片灰白的世界。大山里的气候千变万化,在山里横行的这几天,都遇上了晨雾和寒霜。有一天清晨,车子开到了一个山顶,由于雾气太大就停了下来,我们同行五人加上向导一共七人,下的车来看见眼前的景象,忍不住一阵欢呼:“啊,太美了!太美了!”
    在缥缈的云雾之中,看到了凉山的村庄之美,看到了放牧牛马之美,看到了晾晒萝卜之美,……。

    当群山褪去了白雾,原始村落的面貌一览无余,我似乎看到了半个世纪前的自己,看到了下乡插队时的村庄,看到了一起早出晚归劳作田头的村友,还看到了时光穿梭的隧道。

    大凉山有原始的生态,有原始的民族,有原始的美景,还有原始的深深地烙在我心里的印记。
    大凉山,我一定会记住你,记住不能忘怀的凉山之旅。


二、贫瘠的凉山
    翻开历史的长卷,奴隶制度是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开始的,直到公元前四百七十六年的春秋时期结束,我国的奴隶社会延续了一千五百多年。而后从秦朝起至鸦片战争,中国进入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有学者认为秦朝至清末只能算作是“邦国”帝制社会,而不是教科书上的封建社会,真正的封建社会只有周朝,随着秦统一六国,封建社会宣布灭亡。
    无论学术界怎么去界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对于大凉山的彝族来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巨变,之所以能够称得上是巨变,就是有别于正常历史的渐变,凉山人可以说一夜之间从奴隶社会跨越到了现代社会。
    在奴隶社会中凉山的彝族等级森严,整个社会分为“诺合”、“曲诺”、“阿加”、“呷西”四个等级,少数地区在“诺合”之上还有一个“兹莫”的等级,也就是土司的意思,看来首领孟获就应该是一个兹莫了。通俗一点说奴隶制的彝族分为黑彝、白彝、分居奴和家奴,黑彝是彝族里的贵族,白彝是正常的拥有一定生产资料的百姓,他们约占彝族总人数的50%左右,是彝族的主要生产力,分居奴差不多相当于佃户,靠承租土地和生产资料,家奴则是贵族家中的财产无任何自由可言,分居奴和家奴都没有人身的权利,可以被任意宰杀和买卖,这两类人才是真正的奴隶。1956年凉山实行了政治和社会改革,彻底废除了奴隶制度,从此凉山的彝族人民进入了现代社会。

    大凉山是苍茫的,大凉山是贫瘠的,走进大凉山就能看到一毛不拔的荒山野岭,就能看见沟壑连绵的贫瘠土地,这里少有经济作物,这里没有高产良田,这里没有手工业和商业,只有从奴隶社会跨越到现代社会的大凉山人。从社会学和生理学我们可以得知人类进化的过程,人类或者社会的文明是一个文化进步和基因改良的过程,我是从这个角度去看凉山的贫瘠和凉山人的贫困。他们(她们)缺失江南水乡的自然环境,缺失郑州平原的富饶土地,缺失城市化的工业与商业,缺失从奴隶到现代人的渐进过程,更重要的是缺失文化科学知识。

    每当进入一个原生态村庄,都会看见一所所黄土垒起来的房屋,半个世纪前我下乡插队时,农村里的房屋还是用胡基垒起来的,胡基就是用黄土夯实制作的“土砖”,但是看到凉山这些村里的房屋居然是用黄土直接垒成,进化程度比起半个世纪前的陕西农村还差距不少;每当进入一个还没有盖新房子的乡村,都会看到老人、妇女和儿童们,年轻的男人们都出外打工了,他们(她们)看见我们就像看到了怪物一般,那种表情、那种面容、那种令人心酸的衣着和食物,我的心碎了,我们的心碎了;每当爬上一座山坡,俯瞰着白雾迷茫的村落,聆听遥遥传来的公鸡打鸣和犬吠的声音,看着地坑烤火燃起来的淼淼烟火,心里想着我若生活在这里,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能否靠科学知识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呢?能否在政府扶贫的支持下去改善这片贫瘠的土地呢?!很有意思的是我拍摄到了一张照片,照片的主体是一所房屋,背景是挂着白霜的雾凇,房屋的墙上书写着一句话:扶贫先扶智、帮贫不帮懒。这句标语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我的想法:凉山的孩子们,已经有学可上的孩子们,获得科学知识的孩子们才是大凉山的终极希望。

    这里的村民大都善良热情,有几家人看到我们进了村,主动邀请去他们家中做客,进入黑洞洞的屋里,他们马上在地坑里点燃了柴火,真诚地邀请我们围坐在地上取暖。土地、土墙、土屋、土坑,摇摇欲坠的木门,室内除了劳作工具和简单的做饭锅盆,没有任何家具和用品。我退休后做过几年公益工作,也算是踏进过不少贫困交集的人家,看到过一个曾经下过乡的年迈老人,居住在闹市的一个角落,房子是用草席和毛毡搭在一个院墙边,屋内只有一个矮矮的陈旧角柜,还有一个烧蜂窝煤的铁炉子,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当时看到这种场景,我掉下了眼泪,现在看到热情的彝族人家,同样让我陷入了沉思。
    通过与村民的交流,通过了解他们(她们)的生活状态,发现了一个难能可贵的新大陆,这个新大陆就是凉山人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撑和努力下改善。
    虽然许多人还住在老房子里,虽然许多人还衣着破旧,虽然许多人还不能吃上好的饭菜,但是所有的人都有房子住,都有衣服穿、都能够吃饱肚子,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有学上了。对于贫瘠的大凉山,对于从奴隶到现代的彝族人,对于没有生产资源的大凉山人民,能够做到今天的一切,我认真地凭良心讲:“不容易、不容易!”

    我们的向导阿牛,有一个表哥就住在一所原生态村子里,有一天我们在大山里拍摄已经感到很累了,阿牛的表哥热情地要留我们在家中吃饭,盛情难却只能客随主便,表哥攀上了房梁,用镰刀咔咔地砍什么东西,出于好奇大家都抬头张望,呼啦、呼啦!从房梁上掉下来几块东西,定睛一看好似四川腊肉之类的肉条。表哥介绍说:“这是我们的坨坨肉,今天请你们多吃几块!”
    坨坨肉是这里村民招待贵客的极品,平时只有土豆、荞麦和萝卜才是主要食材。表哥叫来了几个亲戚帮忙,烧火的烧火、剁肉的剁肉、煮饭的煮饭、洗碗的洗碗,彝族的表哥真是热情厚道,居然给我们煮了一大锅白米饭,又煮了一大盆萝卜炖坨坨肉,还专门做了一盆纯的坨坨肉。且不论彝族美食的口感和味道,只是整个制作的过程,让我目睹了彝族家里烧火做饭的方式方法,如果没有彝族的表哥是万万不能的呀,谢谢阿牛,谢谢表哥!

    有一次来到了一个村庄,远远的就看到村头有几个人围在地坑前面烤火取暖,好像还有个人用黑蓝色的毯子裹住全身倒在地上,临近的时候才看清楚是一个妇女睡在地上,我们眼中的毯子其实是她们遮挡寒冷的类似风衣的服饰,听烤火的村民说:“她今天不舒服,可能是感冒了。”
    如果在内地的农村,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身体不舒服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去看医生,起码得吃点感冒药或者喝点姜汤什么的,怎么也不会裹上一块布躺倒在地上,躺在零下好几度的村头,这种现象在后续的几个村庄里也看到过,是一种祖辈遗留下来的生活习惯,也是欠缺科学知识的表现。

    有一次走错了路,原本是去大凉山脱贫的标杆三合村参观,没有想到向导也有迷失方向的时候,沿着一条窄窄的土路汽车开到了另外一个村庄。这个村子应该也是已经脱贫了,因为能够看到不少的新房子,也有不少的老房子,既来之则安之就沿着村里的小路慢慢地走过去。看到了几个活蹦乱跳的儿童,她们还不停地追逐我们手中的镜头,时不时传来咯咯的笑声,我心里想虽然这里的土地贫瘠,这里的村民贫困,这里的天地很小,但是这里也有欢乐,也有童趣,也有她们的内心世界。

    走到村里深处,忽然看到一位老人坐在小路旁,她用毯子(类似风衣的服装)蒙住了头遮住了脸,只露出眼睛和少许的脸部。她面对我们没有丝毫的表情,也没有离去的意思,我仔细地看了看这位老人,啊,满脸的沧桑和深刻的皱纹,满眼的木讷和无欲无求,让我瞬间想起前几年去参加一个省级的摄影展,其中有一组获大奖的照片里的一位老人,无论是神态还是面容还是背景,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我拍下这位老大妈不是为了获奖,也不是为了炫耀,更不是为了任何的商业目的,而是忠实地记录下来真实的人,从而获得反思和祈祷。

    看到老人脸上深深的皱纹,看到村民生活的环境,看到儿童天真的笑容,看到妇女谨慎的眼光,看到原始大山里的村庄,看到村子里破旧不堪的房屋,看到屋里的黑暗与惆怅,看到了也许看不到的一切。

    斡旋在凉山深处,我用双眼仔细地去发现,我用相机认真地去记录,我用身心深刻地去体会。我告诉自己:这次大凉山之行,虽然没有惊艳迷人的美景,虽然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虽然没有影视中展现出来的美丽漂亮的彝族姑娘,也没有群情激昂的动人场景。可是让我看到了真实的大凉山,看到了凉山的疾苦,也看到了扶贫的改善,更看到了凉山的希望。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老土 | 2021-1-13 08: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部老土 于 2021-1-13 08:26 编辑

三、凉山在改变

    凉山在改变,甚至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说废除奴隶制度让凉山人一夜之间穿越了千年时空,那么近年来的精准扶贫帮困政策,则给了凉山人走向温饱的生活。
    从凉山回来后在微信群里发了几张照片,根据顺序先发了凉山的孩子们一组,又发了贫瘠的大凉山一组,准备这篇“凉山在改变”的文章写完后,再发一组反映凉山新面貌的照片。发第一组照片时,就有群友问:“你这些照片都是摆拍的吧?”
    发第二组照片的时候,也有群友问:“我不相信凉山是这么的贫困,能不能发几张甜甜的照片?”
    我综合作了解释:第一,这次深入凉山拍摄的照片,没有一张是摆拍的,都是随机遇见即时抓拍,如果是摆拍就不能叫做“纪实摄影”了,虽然我并不拒绝“摆拍”,许多艺术类获大奖的摄影作品都是摆拍的。纪实摄影与艺术无关,与技术无关,更与意识形态无关,只与拍摄者的一颗忠实的心和良知有关,忠实的心就是用相机真实地去记录,良知就是没有先入为主的立场选择,也没有下意识地去宣扬哪一个方面,这样才能叫做“纪实摄影”。

    那么凉山的面貌改变了吗?凉山人的生活改善了吗?答案是一定的,不但有了改变和改善,而且已经基本进入了温饱时代。之所以用了基本这个词汇而没有用全体这个词汇来描述,是因为我们并没有跑完凉山所有的村庄,只能用看见过的来见证和思考。

    去了不少脱贫的新村,也去了乡镇的集市,还去了西昌市、美姑县、昭觉县和普雄镇几所城市。
    相对而言城镇里的生活和设施要好许多,在乡级的一个大型的集市里,我们看到了热闹繁荣的景象,虽然大都是地毯经济,但能够看出来交易的情况还是不错的,卖牛的、卖羊的、卖狗的、卖马的、卖杂货的、卖小吃的、卖衣服的、卖水果的、充当医生的(江湖牙医)、理发的、修理拖拉机的等等,可以说农村需要的一切都应有尽有。县城比乡镇的状况更好些,如果与内地来比较,这里的县城与八十年代中国西北的县城差不多,虽然落后了数十年,但是落后与文明并存的状况八十年代是没有的。

    普雄到西昌的5633次列车上遇见了一个彝族小伙子,同行的伙伴都去了前面的车厢拍摄,我一个人坐在座位上无聊,就与旁边的小伙子拉起了家常。如果仅仅是来摄影,只要不畏劳苦和负重,多拍些照片就可以了,但是若想深刻地了解民俗和当地人的生活,就必须要跟不同的人交流,因为文学采风有一个最重要的法则,那就是体验生活和采集信息。
    小伙子很健谈,对外面的世界了解的不少,他在湖南打工,由于疫情提前回家过年。他说:“许多从大山里搬迁下来的村子,在山下面盖起了新房,根据扶贫标准的不同,有的是国家全包,吃的粮食也是国家每月按人头发放,自己在自留地里种点菜就可以吃饱饭了;有的村子国家拿一半钱自己出一半钱来盖新房,但是没有口粮发放,需要自力更生或出外打工或想方法谋生,总之现在的生活已经改善的很多了。”
    我相信小伙子说的都是实情,心中也为凉山人祝福,希望他们的日子越来越好。
    在列车不同的车厢里我采访了六名不同年龄段的少年,他们(她们)是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学生。
    根据问答方式的采访结果,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懂得很多,比如WIFI,比如抖音,比如方程式,比如住校和伙食,比如理想等等。与两名初三的女同学对话最为精彩,我说:“你好小妹妹,能问你几个问题吗?”
    其中一个女生回答:“嗯。”
    好腼腆呀,也好时髦啊,只是一个“嗯”字就知道她们已经明白了外面的世界。我接着问:“学校离得远吗?在学校里住吗?学校管吃饭吗?”
    一连串的问号并没有把女生吓唬住,还是那位女生回答说:“学校离的不远,在学校里住,周末回家今天是返校,学校管吃饭伙食不错!”
    我又问:“学习三角函数没有?立体几何知道吗?有没有学习微积分?”
    她说:“立体几何已经学习了,三角函数还没有学呢,微积分也开始学习了。”
    好家伙,初三学生已经开始学习微积分?不会是听岔了吧?!最后我打趣地说:“你们猜一猜我上过初三没有?”
    她俩异口同声地回答:“上过!”
    哎,实在是不好意思啊,我真的没有上过初中三年级,初中只上了一年半就辍学回家啦。那个年代求学可能比这些彝族小姑娘上学还要难呢!

    在脱贫后的新农村里还看到了让我惊讶的事儿,有一次刚刚进村,忽然眼前一亮看到了一位妙龄少女从前面跑过,我揉了揉眼睛,仔细地打量,啊,轻盈的脚步、时尚的着装、苗条的身段、秀丽的面孔,哎,哪里还有半点原始彝族的模样!活脱脱一个都市女郎,真的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大凉山在改变,在超乎想象中改变!

    在一个原始村落里,我们沿着土路漫步在山坡上,路过一处破旧的房屋,屋外是一片开阔地,只有两棵大树矗立在地中央。由于早晨的雾气和霜铺在了地面上,阳光出来后地面就变的湿滑,听见同伴喊:“有孩子们在写作业呢!”
    我看到了,看到了两个女孩子趴在地上写作业,地面上铺了一件她们常穿的毯子。我抓紧时机拍摄了几张照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女孩子把铅笔含在嘴中,眼中透出木讷的光,可能在朦胧和迷茫中思考,也可能在现实中期盼,拍摄后想到了曾经在一个影展中看到过一张主题为:“大眼睛”的摄影作品,这张照片反映出来的内涵也许是相通的。

    在旅途中也与向导阿牛做了交流,当我问起彝族里黑彝的情况,他除了简单滴介绍了一下黑彝已经消失了的状况外,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他说的一句话,他说:“现在不分什么黑彝白彝,现在要看谁能脱贫致富!”
    说起脱贫致富,我想这绝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种什么精神能够达到的,大凉山里的彝族前面的文字里已经有了简单的描述,他们从奴隶社会跨越千年进入了现代社会,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也不会过分,在这么短的历史进化时间里,无论是生存环境还是生活方式,无论是思维意识还是谋生能力,在达尔文的进化论面前都没有准备好,就如让一个婴儿去做成年人的事情一样陌生,况且还是一个衣不遮体没有奶吃放在荒野中的婴儿。
    这些年来国家给予的政策支持和财力投入非常巨大,许多原始的村庄都搬迁或者改造成为了新式农村,房屋改造相对容易,可是在贫瘠的凉山中问天要粮食,要经济收入可比登天还难,村子居住环境改善了,村民们也有了基本温饱保障,下一步怎么去致富,怎么去自力更生,怎么去从根本上解决凉山的贫瘠与贫困,仍然是个难解之题。

    我认真地思考了一个问题,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只有学习了文化知识和工匠技能,才能在“扶贫先扶智,帮困不帮懒”的方针下改善、改变、乃至蜕变,才能真正的融入二十一世纪,能够完成这个使命的只有凉山的孩子们,现在有学可上的孩子们!他们、她们是凉山的希望,是彻底改变大凉山贫瘠贫困的希望。


四、凉山的孩子们
你匍匐在泥土
你们趴在泥泞的地上

用笔去书写作业本
用心跳入知识的海洋

你的眼睛凝视着
用铅笔拨动了嘴唇

你的目光散发出
一阵一阵的迷茫

你的眼睛不算大
让我想起了那张照片

那张照片的命名
就是一双“大眼睛”

你的小眼睛透出了光亮
也许与大眼睛同行

她们露出来的
都是渴望、渴望

往事越千年
你在一日之间

火种刀耕的日子
慢慢地在巨变

你对我说
知道了WIFI是什么

你对我说
学会了一元一次方程

你还对我说
懂得了抖音和小视频

我看着
地上的泥泞

我看着
那双渴望的小眼睛

我看着这片土地
我还看着脚下的大凉山

我想对你说
你是凉山的希望

我想对你说
你们是大凉山的希望

我还想对你说
只有知识才能改变现状

看着你的这一刻
我的心在微微颤抖

看着你们的这一刻
让我认定了凉山的未来

你,你们,凉山的孩子们
是大凉山的希望

五、后记

    这次凉山之旅为全程纪实摄影,全部摄影作品均为现场抓拍,没有一张摆拍的照片,力求真实地反映凉山的现状和彝族人的生活。
文章站在没有立场的立场上写作,力求实事求是和真实可信。
    这次在冬季走进大凉山,路途遥远有点艰难,还有点辛苦,但作为一名写作者和摄影者,能够有幸踏上凉山的土地,能够目睹和采访没有任何修饰的大凉山,能够拍摄到上千张与文字配套的照片,也是我人生的一次心灵旅程。
    前年去罗弗敦群岛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把那次的北极之旅称为“终极摄影”,也解释了我的“终极摄影”并不是终止的意思,而是今后可能再也不会超越距离的远和景色的美。这次的大凉山之旅,我真心的称为“封镜之作”,我的“封镜之作”并非从此不再拍摄,也不是作品有多么高的造诣,而是今后可能在拍摄纪实摄影上再也难以超越。
    大凉山,感谢你的包容,感恩苍天的赐予,我才有了这次的凉山之旅。
    再见了,我心中的大凉山。


    2021年1月9日星期六
    西部老土
    完稿于闻声土居个人工作室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文学 | 2021-1-14 20: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点个赞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老土 | 2021-4-5 08: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部文学 发表于 2021-1-14 20:44
欣赏老师佳作,点个赞问好!

谢谢,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