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梓钧 于 2022-1-6 16:44 编辑
“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这是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开头的一段话。是啊,惊蛰,预示着我们平凡的世界里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生机无限。 惊蛰,古时候最早叫做“启蛰”,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后来到汉朝的时候为了避汉景帝刘启的讳而改为惊蛰,唐朝的时候曾有短暂的恢复,然后就以惊蛰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了。 惊蛰节气一般在每年阳历的3月6日左右,太阳达到黄经345度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面解释说:“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春雷一响,沉眠在土里的虫子都醒了过来,所以这个节气叫做惊蛰。其实,虫子自然是听不见雷声的,之所以醒来是温度变化的结果。 “蛰虫惊而出走”,惊蛰,是一个和百虫相关的节气。所以,不管这一天是不是打雷,有没有虫子惊醒,在我国很多地方,在惊蛰前后,都形成了一些和百虫有关的习俗。比如在江苏的邗江一带,有个照蚊虫的习俗。在惊蛰这天的晚上,当地人要点燃春节祭祀的时候留下的红蜡烛,然后拿着在屋里、院子里到处照,还要念念有词:“惊蛰照蚊虫,一照影无踪”云云,据说这样可以驱走蚊虫。然后呢,当地人还会把送灶王爷时留下的糯米加糖炒成饭吃掉,叫做“炒虫儿”,就好像把虫子吃掉了一样。 在江西、广西的一些地方,当地人有用撒石灰的方式驱虫的习俗,墙根屋角都要撒遍,据说这是唐代药王孙思邈的遗泽。有的地方还要把住宅周围全都撒上石灰,还要撒出一把弓的形状,这可能是远古某种巫术的遗存吧。而在湖南的醴陵地区,当地人有惊蛰时节在屋里放鞭炮的习俗,叫做“爆惊蛰”,有吓跑虫子的意思。 有些地方在惊蛰日吃梨,意为与害虫别离;也有传说因为惊蛰这天祭祀白虎,白虎通常獠牙张嘴,以蛋喂食,饱食后它就不伤人了,所以这天一定是要吃蛋的;人们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赣南闽西一带的客家人,在惊蛰这天在热水中煮带毛的芋子,代表消灭多种虫害。在山东的一些地区,农民在惊蛰日要在庭院生火烙煎饼,意味烟熏火燎整死害虫……当然,不管是传播疾病还是啃食庄稼,虫子对古代的人们来说大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所以,惊蛰的习俗也多和驱虫、杀虫有关。 “杏花村酒寄千程,佳果满前莫问名。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 吴藕汀这首《惊蛰》的意思,说得是春雷隆隆,惊醒的可不只是地里的虫子,惊蛰也标志着春播的开始,耕作的农民也要忙起来了。这时的田间地头,庄稼人开始活跃起来,他们荷锄劳作,拉开了一年农事的序幕。初春的田野被早起的庄稼人闹醒了。在秋翻后冻了一冬的秧田里,庄稼人挥鞭催犁,耙地碎土,然后用锹或钉耙堆起一座座土丘,里面埋上稻草、柴屑、稻壳等燃料,点燃,田野里腾起一股股浓烟。被烟火熏过的土壤,既杀死害虫,又增温增肥,有利于早播的秧苗生根发芽。那一座座排列整齐的土丘,飘着淡淡稻草香味的青烟,将冷寂的田野渲染得生机盎然。 此时,农家庭院也是一片忙碌景象。庄稼人将封存了一冬的犁、耙、耖等农具搬出来,将库存的拖拉机、播种机、铺膜机搬出来,仔细清杂、除锈、检修,做春耕前的准备。村中的农资小店门前人头攒动,庄稼人忙于选购种子、化肥、农膜、农具等物资,忙于春耕前的物资储备。三月的乡村到处都是庄稼人忙碌的身影,到处是一派“人勤春早”的景象。 我从小是在农村长大的,对于一个农村的孩子来说,很早我就熟悉了二十四节气。特别是对惊蛰印象很深,因为惊蛰以前我们可以漫山遍野的疯跑,惊蛰以后我们就不敢随便到荒无人烟地方去了。母亲说:“这过了惊蛰啊,天气暖和了,下雨打雷,洞里的虫子、蛤蟆还有长虫都跑出来了。进荒野地方可得小心,长虫专门咬小孩。”外婆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我听不懂外婆的话,但能明白母亲的嘱咐,不能随便去荒野地方里玩了。 初春时节,天气乍暖还寒,大地还没有从漫长的沉睡中苏醒,这时惊蛰的春雷响起,如起床的号角,唤起沉睡的生灵:春天来啦!陶潜有诗曰:“仲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伴随着阵阵春雷,经历了早春的懵懂,仲春时节,这春意也渐渐浓了起来。
作者介绍:笔名:梓钧、左瞳。克拉玛依人,性别女,汉族,现供职于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党群工作处。2002年开始发表文章,消息、通讯、散文、诗歌、小说,作品散见于《中国石油报》、《新疆石油文学》、《新疆石油报》、《克拉玛依广播电视报》等报刊。系克拉玛依市作家协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