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小草散文】记忆中的乡村腊八节

[复制链接]
查看321 | 回复9 | 2022-1-14 09: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棵小草 于 2022-1-14 10:04 编辑

剌0_副本.jpg

     明天就是2021年的腊月初八了,也是民间传统的“腊八节”。此节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此节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腊八粥,也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可谓是历史悠久。
    由于童年在江南老家生活,在我的人生记忆,与在母亲的养育中,感觉南方人不太讲究这个节日,倒是在北方的这天民间非常看重。
    从六十年代中期的五月份,我随母亲来到秦岭以南的山区小县城与父亲团聚定居。腊八节来临,我是第一次听说过腊月初八是个节,并且还有吃“腊八粥”的习俗。但母亲是不会因北方供应的大米短缺而去费心思熬粥的。加之,江南老家人也很少熬粥,多是将吃剩下的米饭,煮煮成稀饭,俗称“烫饭”“泡饭”。所以第一年以及随后几年的腊八,都是关系好的邻居长辈熬好后给我们送上一大碗品尝,小孩子家家的我,自然是很喜欢吃。
    县城人煮腊八粥也是根据各家的籍贯习俗做法熬煮,当地居民的做法与我们院子里的陕南军人家(小院居住四家全是陕南人)做法就不一样。我只知道,说做腊八粥需要八样食材混合熬制而成。那时居民粮食都是靠国家供应,所以食材不多,不像现在这豆那豆,花生米、大枣以及干果仁应有尽有。那时院子里的邻居家,好像以谷类、豆类制作,甜味类似八宝饭;北方有蔬菜、粗细粮搭配而成为咸味。
     有着深刻的记忆,有着浓郁的民俗节日气氛的感觉,当属来自下乡后的记忆。
    六九年秋季我们因特殊历史环境所迫,被迫让离开县城,下放插队农村定居。
    那年的第一年腊八节来临,村上各家主妇,都开始了节前食材的准备。挖开土窖,取出萝卜、土豆。那时农家自留地里会种些青白萝卜,种胡萝卜的都不太多。家里没有的、条件好一点的人家,会去赶集购买一点,或再买一点城里供销社不要票的粉条渣子;条件差的,就地取材,有啥做啥,因为村民普遍都很缺钱。
    村里的腊八粥,多数家庭有一样食材少不了,就是我们现在再普通不过的“豆腐”。在经济计划年代,居民每月的所需都是凭票供应的,所以农民没票是买不到的。要想吃豆腐,就得自己做。做豆腐是件很麻烦的操作,工序多,还很辛苦,所以一家一户是做不起来的,且村上很多人家也都不会做。因此提前几天,大家都会打听权爷爷家是否还做?那年照例还是权爷爷家做了。
    在我记忆那四年多里,就权爷爷家会做,其他家,还真没见做过。主要操作还是奶奶与阿姨。她们那样辛苦免费给大家制作豆腐,只是为了落些豆渣喂猪,节约饲料。当各家把黄豆拿去秤下重量,阿姨有些文化就用笔记下;豆腐做好后,把豆腐切成块,逐一秤好得出重量,那样才好按照当时用了多少豆子,做成了多少豆腐,一斤豆子应该给几斤豆腐来核算,后就通知大家去家里看秤分配。他们家做的豆腐硬实,所以属于老豆腐,口感颇香。
    豆腐在现在是最普通的副食品之一,可那时不管城镇还是乡村都是肉鸡之下的奢侈食材。城镇居民好歹有供应,每月都有吃的,家里人口多,供应多,也许会一周一次,像我们家四口人,二斤豆腐,也就吃两次吧。到乡下后,豆腐更是奢侈品了,除了每年的民俗端午节、中秋节、腊八节与春节,其它时间,没人去做豆腐,也因一年队上分配的黄豆有限,也得计划着一年的消耗。
    记得腊八那天早晨,各户厨房炊烟袅袅,女人们不出工的,都开始为全家做“腊八饭”。首先和面,醒面;再切蔬菜,主要红白萝卜、土豆丁、泡好的粉条渣、豆腐条、窝窝菜(当地深秋腌制的白菜),炒熟备用;炒过菜的锅烧水,熬稀稀的苞谷珍。熬制中,就开始擀面,后切成菱形小面片;苞谷珍熬好后,下入小面片,最后倒入炒好的混合菜,八样食材也就齐活的了,最后进行调味即成了名副其实的腊八饭。那饭主要是以红白黄三色相间。色泽也是养眼的。调味品,主要是盐,家里有醋的都不多,但在那个年代,一年吃上一次食材丰富的腊八饭,也是意义上的过节,大家的满足感是非常强烈的。即使有的家庭因条件差一点,除没豆腐、粉条或胡萝卜外,但其他几样都是应该有的,煮上一大锅,上工的家人回来,也会饱吃一顿。那样的饭,是要吃馍馍的,否则肚子不耐饿,当然多是苞谷面馍馍或二掺和面馍馍。
    节日前母亲依然无动于衷。因为我们家刚下去适逢秋季,什么都没种下,只有队上秋季分粮食,分的有苞谷与黄豆,但房东大爷、权阿姨家会送过来品尝,也令我们倍感温暖与感动。母亲虽不做腊八饭,但有做豆腐的大好时机,她是不会错过的,因为错过一次,意味着春节才有豆腐吃。以后的几年里,即使种了点菜,但是母亲依然不会这样去做,我也没有做过。每逢佳节,阿姨家都会做豆腐,我们也会搭乘时机送去黄豆、吃上豆腐。
     陕西的习俗讲究,腊八粥做好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若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以前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有些不产或者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用各种果品、蔬菜做成臊子(蔬菜混炒,不是现在意义上的臊子肉),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一起吃。所以根据这条资料显示,我们下乡村子和城镇一些家庭,应该属于后面的做法。因此每到腊八节,吃腊八面、腊八粥,在南方腊八很少提,腊八节是典型的北方节日。
     以后我离开村庄,上学,毕业重新回到县城工作、就居;后调至市区工作、定居,我也就随大流了。每逢腊八熬腊八粥,现在生活水平高了,什么豆类、谷类都很丰富,用电砂锅,提前一晚上焖上,腊八节早上就开吃,更是方便省事了。
    在我们关中地区,有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也有“吃了腊八饭,糊里糊涂忙过年”之说,因此老百姓过了腊八,就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准备序幕。
    明天的节日,家家户户依然会粥香四邻,我家的粥香味,也会充盈在我的舌尖;腊八粥情愫,也会萦绕在我的心中......



   写于2021.1.9(农历腊月初七)
      陕西 肖吉萍
    (腊八节发表“小草园地”)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钱 +5 收起 理由
洛沙 + 2 很给力!
红叶无霜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长风个人认证 企业认证 | 2022-1-14 10: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赞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一棵小草 | 2022-1-14 21: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分享!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红叶无霜 | 2022-1-15 11: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传统节日,一份深深的记忆,岁月抹不掉人的情怀。娓娓道来,写的很亲切。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刘雪儿 | 2022-1-15 16:41: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的美文让我们再次回到腊八节的快乐里。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秋枫赋 | 2022-1-15 20: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腊八也算是个大节日吧来历传说也不少,民族的烙印,起码在北方是这样品读学习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一棵小草 | 2022-1-17 21: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叶无霜 发表于 2022-1-15 11:41
一个传统节日,一份深深的记忆,岁月抹不掉人的情怀。娓娓道来,写的很亲切。 ...

感谢老师分享,感谢老师理解!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一棵小草 | 2022-1-17 21: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刘雪儿 发表于 2022-1-15 16:41
老师的美文让我们再次回到腊八节的快乐里。

感谢老师分享!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一棵小草 | 2022-1-17 21: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枫赋 发表于 2022-1-15 20:25
腊八也算是个大节日吧来历传说也不少,民族的烙印,起码在北方是这样品读学习了 ...

是的,在北方老百姓很看重这个节。也预示着走入办年货、准备迎接新春的起步!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洛沙个人认证 | 2022-1-18 18: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00000.png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