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山人随笔】乔山年俗图之蒸年馍

[复制链接]
查看704 | 回复4 | 2022-2-15 08: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png
引言
  乔山,地处渭北黄土台塬,属于六盘山余脉,东西延绵百余里,如一条苍龙与高入云端的秦岭山脉遥遥相望。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周原大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环境,盛世西周就建都于此。我国最早的周礼也出自乔山脚下,世世代代生息繁衍的子民们直到今天,还保留着许多古老的民风民俗,过年便是民俗中最为隆重的节日。
  时间的脚步刚迈入腊月,就如同乘坐上时光的高速列车,一路呼啸着冲向春节的终点站。沿途分别有祭灶、扫舍、磨豆腐、杀年猪、蒸年馍、除夕、过年、挑灯笼、元宵节、燎荆芭等小站。列车在做短暂的停留后,再次启动出发……

蒸年馍
  蒸年馍是乔山年俗中重要的一项,寓意来年好运连连、生活蒸蒸日上。
  据传在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安定后方而定军西南,在横渡泸水时,因瘴气熏天,毒液漫流,过河士兵中体弱者多触水而死,军队难以挺进。于是,就有属下提出了一个迷信的主意:杀死一些“南蛮”的俘虏,用他们的头颅去祭泸水的河神。诸葛亮面对此景心急如焚,只好采纳了属下的建议祭奠河神,求神降福惩魔,保佑生灵。于是,命杀牛宰猪,包成面团,投于水中以示供奉。打那以后,这种面食就流传了下来,并且传到了北方。但是称为“蛮头”实在太过吓人,人们就用“馒”字替代了“蛮”字,写作“馒头”,久而久之,馒头就成了北方人的主食。蒸年馍也成为北方人的重要习俗。
  乔山子民大多从腊月二十七、八开始,就陆续蒸年馍了。乡村上空氤氲着诱人的馒头香气,屋里屋外到处都是刚出锅的馒头,真可谓是馒头的盛宴。蒸馍的面粉是磨面时,专门收的头茬最白的面。俗语说“不蒸包子,争口气”,在农家人朴素的认知里,谁家馒头白,就好像谁家的日子就过得好,所以,年馍的黑与白这可是面子问题,马虎不得。
  冬天气温低,蒸年馍的前期准备工作需要三四天。而烫酵子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酵子发好了馍才蒸得好,馍蒸得好,来年的日子才能蒸蒸日上。所以,直到酵子发得从盆里溢出才算发好了
  年馍,是要蒸够正月待客及全家人吃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的馍,所以,家家户户都是全家总动员,从黎明一直蒸到大半夜,才能蒸够年馍。
  在蒸馍的前一天晚上,农妇们便开始发面了。她们先将称好的面粉,分几次倒入大瓷盆里,再将发好的酵子倒入面粉中,用温开水一点点倒入用手搅拌着。在乔山当地有一句歇后语,“刘三和面,越和越多。”说的是一个叫刘三的人和面蒸馍,稀了,加面;干了,加水,结果面越和越多,一个人蒸了几十个人的量,被当作笑话流传至今。
  面和好之后,从大瓷盆里将面团搬出来放进大瓦盆里,大瓷盆接着和面。有人为了让面早点醒来,将和好的面团放到温水锅里,也有人放到烧热的炕头上。大约到凌晨四五点时,面差不多就醒了,有些都溢出了盆边。如果面醒得过早而人发现的晚,蒸出来的馍味就会发酸,难以下咽。看见面醒了,农妇们赶紧起床收拾,将面端进厨房准备调面。
  只见她们先将醒好的面倒入昨晚和面的大瓷盆里,然后取适量的面碱,用温开水化开,倒入面团里反复地揉,待面碱水均匀地调入面团后,再将面团取出放到案板上,用湿屉布盖住,让面泛一会儿。
  大约十几分钟后,面就泛好了,胀乎乎如面包。看似胀乎乎的面团并不能直接来蒸,而是需要好好地用力揉了。馍筋道不筋道,全凭把面要揉到位,民间俚语就有这样一句话:“打倒的媳妇揉到的面”。这句话是封建社会里流传下来的,对妇女同志极为不尊重,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馍要好吃,面必须揉到位。
  个子矮小的人,直接跪到案板上,使出浑身解数揉面,反过来转过去,反反复复地揉,一直揉到面团光滑如绸,气泡不断时,这面就算是揉到位了。
  接下来将揉好的面切成块,然后将每一块面团搓成约五六公分粗的圆柱状,如长舌般盘卧在案板上,再用菜刀飞快地切成约五六公分长如竹节般的一溜面块,接着双手麻利地扶起面块,使其立在案板上,沾上干面粉,直接摆放到竹篦子上,最后放进锅里开蒸。
  男人负责架火烧锅,女人在案板上忙碌着做第二锅馒头。约三十分钟左右,厨房里热气腾腾,云山雾罩,如火车头的蒸汽从锅的四周不断地喷发,空气中充斥着香甜的馒头香味。女人看了看案板一角的闹钟,对男人说:“把火压压,熟了。”
  男人煨好火,蒸汽立马小了,如停止运行的火车在残喘。年馍有多种形状,最简单的就是这种没有任何造型的馒头,却也是年馍的主力军。
  “提馍。”女人发号施令,手却依然不停地在案板上揉面。
  “把他的咧,馍没莂(bie)开么。”男人嘟囔了一句。
  年馍讲究要莂开(表面裂开),意思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女人回头一看,两竹篦的馒头没一个裂开的,气得直跺脚。
  “锅是咋烧的,肯定是气没赶上。这馍还能拿到人面前吗?”女人埋怨道:“人家说了,不蒸馒头争口气,气赶不上,馍馍肯定蒸不好。”
  男人一声不吭,默默地放进第二锅馒头,结果馍还是没裂开。
  “这一锅你是亲眼看到的,馍一搭进锅,气就圆了。”还没等女人说话,男人先发制人。
  这次轮到女人一声不吭。她拿来三柱香和几张黄裱,在灶爷面前点香烧裱。
  “灶爷灶婆,求求你们,保佑我把馍蒸的白白的,莂的花花的。”
  蒸第三锅时,女人多留了个心眼,将面团搓成圆柱状后,用菜刀嫠开,将菜籽油抹了一溜。等馍蒸熟之后,果然全裂成了十字花,味道也更加香甜了。
  “怎么样,还是我的办法多吧?”女人洋洋得意地问男人。
  “啥呀,咱的面起来的不旺,人家旺面就不用抹油,莂得像花儿一样。”男人不屑地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蒸够了馒头,接下来该包各色包子了。只见女人双手飞快地转着圈捏刚切下来的面剂子四周,很快一张厚厚的小饼出现在左掌心,右手挖一勺子拌好的馅倒进面饼里,右手指捏着饼子的四周拾起,最后旋转一下左手掌,一个棱角分明的包子成型了。豆腐和猪肉是昨天生产队分到家的,小葱豆腐、粉条韭菜、油面包子、猪肉白菜、黑白糖等各色包子摆了一案板,然后再分别开蒸。
  “把他的咧,馒头不莂包子莂,咋回事呀?”看着出笼的黑白糖包子,女人直接懵了。糖稀流出了包子,将屉布都浸染了。
  “唉,你俩蒸反了。刚开始面不旺,就蒸包子,后面面旺了,蒸出来的馒头个个能挽花。”女人的婆婆拄着拐杖,指着一大堆馍馍说。
  “你咋不早说呢?”男人埋怨母亲。
  “没事没事,正月十三蒸老鼠馍的时候,咱就这么办。”女人陪着笑脸打圆场。
  男人顺手拿了一个糖包子,表面是凉了,里面的糖稀却还在发烫,男人一口咬下去,烫嘴的糖稀烫得男人直跳脚,一不小心,糖稀洒到了胳膊肘,男人心疼糖稀,便弯过胳膊肘,想用舌头舔食,没想到手上包子里残余糖稀直接撒到了后背,于是,民间便有了吃糖包子糖稀流到后背的笑话。
  最后一道是花卷。女人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圆形,撒上盐沫,再舀一勺菜籽油均匀地涂抹在上面,然后从边上开始卷成圆筒状,再用菜刀切成竹节状。取一节从中间嫠开,左手捏住两头,右手持一根筷子放在中间,左手反转,右手筷子随左手转动,一个盛开的花卷就做成了。
  蒸年馍的这天,农家人不做午饭的,大人小孩走进厨房拿一个包子、花卷或馒头,蘸上油泼辣子,就大口地吞咽起来。
  “慢慢吃,没人和你抢,小心噎着。”女人心疼地骂。
  在那个困难的年代里,农家人也就是在过年的时侯才能吃上白馍馍,能不心急吗?
作 者 简 介
1.png
       乔山人,陕西宝鸡扶风人。中国西部散文协会会员,宝鸡市职工作家协会会员,扶风作家协会会员,扶风县诗词楹联协会会员,西部文学签约作家,《秦川》杂志签约作者,江山文学签约作者。2016年至今在《中国水泥》杂志、《宝鸡日报》、《西安日报》、江山文学网、盛京文学、陕西散文论坛、西部文学、宝鸡文学、水泥圈子、秦岭文学、秦川文学等文学杂志及网络先后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近三百篇,2019年出版个人散文集《留痕》。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钱 +4 收起 理由
西部文学 + 2 赞一个!
洛沙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打赏鼓励一下!
杨文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洛沙个人认证 | 2022-2-15 13: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叙述自然,描写细腻,生活气息浓。加分点赞,以示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洛沙个人认证 | 2022-2-15 13: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设置高亮,精华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文学 | 2022-2-15 13: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分点赞,以示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芸竹 | 2022-2-15 14:54: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点赞问好老师元宵节快乐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