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的游子随笔】老屋

[复制链接]
查看129 | 回复1 | 2022-2-23 22:28: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png

      回到了老家,竟然是一幅衰败的样子。那摇摇欲坠的房子,满目凄凉的园子,真有一种令人失落的感觉。屈指算来,我们己经离三年了。也难怪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现在确实很少有时间打理它。推开房的门,到处积满尘土。那灶台,那桌面,我们曾经睡过的土炕,一切都是那样的熟悉。可惜,在岁月的尘封中,己经面目全非。这那儿还是我的故居,简直就是被遗弃的一座荒宅。
         看着墙上悬挂的那些发了黄的老照片,我不禁感到阵陈的悲伤。那是我的祖爷爷、我的爷爷、我爷爷的哥哥的照片。想当年,我家的家境,虽算不上富户豪门,但在我们村上也算得上比较殷实的家庭。祖爷爷是一位摔手掌柜的。他老人家经常是长袍短褂,头带礼帽,一幅墨色的石头镜?(听人说那眼镜很值钱)。手持一把铜制的大茶杯。经常坐在老屋的门前晒大阳。谝闲传。他悠闲得很。家里的什么事也懒得管。他从我家的前房经过,我家的老黄牛看他,他却说“:别指望我给你添料。”但家里的大小事,却是他说了算。我爷爷的哥哥却是十分的了得。他曾经是渭南市一家药材的二掌柜,(又听说此药铺的总号在大上海,渭南也属于分号,几乎全国各地的城市都有他的分号),他出门坐的是八人抬的软轿,办事常常用的是片子①,还有保镖护驾。听爷爷讲“:那年他在我们村上买了20间房,准备开药材铺,但不幸的是那年他从汉中运送一批药材回渭南,谁想中途路过一座大山,药材被山上的土匪全部抢了去,并且打死了随从和保镖,他当时就得了一场大病。最后竟然死到了外地。是我的爷爷卖掉了那20间门面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我大爷的尸首搬回了家。我的大爷时年仅仅二十岁,我的大婆最后改嫁到了峒峪村,至于是峒峪村那家,爷爷没有告诉我。。”只是说,大婆虽然改了嫁,但在她有生之年时常回来,给我大爷上坟。     
          爷爷是一位朴实的农民,但他也非常地能干,遇事沉稳有主见。他不但是个厨子,能下地基②,砌石墙,而且能写得一手漂亮地毛笔字。:他能写会算,我们村上人称“赛诸葛!”我们队上的人,家里有了事,都喜欢找他商量,请他拿主意。他主要操持我们家。家里的一切家务全凭他和我的奶奶承担。他除了种地,还做一些小生意,维持我家的日常开销。他老人家一生勤劳节俭,将我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因为有了他老人家的辛劳,我家的经济状况比较富裕。在我们村里属于偏上一等的家庭。   
        爷爷一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即我的父亲、叔父和姑姑。爷爷的命比较苦,四十多岁,我的奶奶便因病去世了。父亲是我们县上一家单位的职工,一九七三年的三月份,在我刚刚六岁的时候,便因公致残。在炕上瘫了五年,直到一九七八年农历十一月四日去世。不知道什么原因,我的叔父在我少不经事的时候,却得了神经病。直到一九九三年五月份去世。爷爷费尽心机,四处张落,终于为我的叔父订了一门亲,娶回来了我的二娘。我的叔父有一儿一女,由于有爷爷帮助叔父,我叔父的曰子,基本上还算过得去。
        我的姑姑嫁到了我们村,姑夫待人诚实热情,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庄户人。他为人勤快,在村上的威望颇高。日子还比较富裕。
        一九八五年的七月份,我的爷爷因病去世了,我和我的叔父分了家,按照我爷爷的遗嘱我家的老房子一分为二,我和叔父每人各得一半。我东我叔父西。(因为我代表的是我的父亲继承爷爷的家产,我父亲是哥哥,我叔父是弟弟,这叫做哥东弟西)一九九七年,我又从我弟(我叔父的儿子)手里买回了叔父的那一部分老宅。至此,我们家的老宅完完全全归我所有。
         二0一五年,我为儿子在县城买了房子。我们全家从老家搬到了县城。老家的房子就一直空了下来,其实,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老家的房门前,还是最红火的地方。我家门前有一颗大槐树,树上挂着生产队的铃铛。在集体经济的年代,铃铛就象部队的号角。老队长威风凛凛地站在大槐树下,手握铃绳,双膀吊力,铃锤便猛烈地撞动铃壳,发出振耳欲聋的响声,我们队上的社员们便成群结队地上工去了。到了吃饭的时间,我家门口便成了大家的饭场。大爷大叔们便一个个端着大老碗来到我家门前,他们有说有笑地。你还别说,真的还挺热闹。我那时也就七、八岁。经常成为他们的取乐的工具。
          一九七四年,我们生产队,就在我家对面的地方,建立起了九间房大的窑洞。(用砖和土砌成房子,因为屋顶和门都是圆形的。所以,我们才叫它窑洞)。到了夏天,我们队上的大老爷们都睡在窑洞顶上乘凉。队上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多得很,他们趁着夜色朦胧到邻村偷西瓜、桃子和大黄杏。偷回还给我们这些小孩吃,我们嘴上吃着他们的“战利品”,听他们讲着历险的经过,我们心里美滋滋的。
         转眼间几十年都已经过去了。回想逝去的时光,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概,如今望着故园的老屋,泪水已不知不觉爬满了双颊,那份沉甸甸的故园的记忆,将永远封存在我那永恒的记忆深处。
         站在故居的竹林旁,望着破旧的老屋,心中默念着“:落叶归根。暗下决心,故居,我一定努力奋斗,早日改变你的面貌,争取回来,安渡晚年。

2018年4月10日于西安.未央.新店

①现在的名片,听说是用牛皮制作的,用以来证明人的身份,在当时,象征着权贵。

②盖房子的地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老家建房子时,没有混凝土,地基用石头砌成。
·作 者 简 介:

2.png

            王向超,男,生于1966年4月,陕西省蓝田县玉山镇人,陕西散文学会会员,西部文学会员,曾任《作家摇篮》签约作家。作品见于《阳光报》、《西部文学》、《作家摇篮》、《幸福蓝田》、《约一程时光》、《西安影音》、陕西交建集团西商分公司网络平台。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2 收起 理由
洛沙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洛沙个人认证 | 2022-2-24 09: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分点赞,强力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漂泊的游子 | 2022-2-24 10:11: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红叶无霜 | 2022-2-25 10: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物是人非,沧桑巨变。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