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层林尽染 于 2022-10-10 20:46 编辑
【李鸿印散文】正气浩然一楷模 ——专访楷书大家张鸿达 在西部文学总编洛沙老师引荐下,我有幸结识了楷书大家张鸿达先生。周末预约来到他位于书院门的鸿达书法商铺,一边品茶,一边聊起了他的书法,也让自己更深入地了解了书法艺术的渊源。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始于汉末,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辞海》解释为“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
楷书是书法学习者的入门硬功,所有临摹字帖,无不从楷书起步,方达臻境。中国书法历史中,最有名的楷书四大家分别是唐代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和元代的赵孟頫。他们的楷书各具特色,自成一体,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史称欧体、颜体、柳体、赵体。
欧体书法为史上第一大楷书家欧阳询所创,特点是以方为主、方圆兼施、点画劲挺、笔力凝聚、欹侧险峻、严谨工整,在欹侧中保持着稳健,紧凑中又不失疏朗。
颜体为唐代最富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颜真卿所创,特点是笔画横轻竖重、结构方正茂密、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
柳体系唐朝最后一位大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权所创,特点是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
赵体为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赵孟頫所创,特点是赵体笔画圆秀、字形趋扁方、间架则方正。
四大家虽是楷书的历史高峰,但书法艺术不是遗存的文物,而是经过一代代书法家终生习练、不断传承与发展,令其存活在社会生活当中,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珍藏、观赏、以陶冶情操、养眼怡心的文化活动。书法是鲜活的,具有生命力、能够不断繁衍存续、与人共生、代代相传的正大事业。每一座城市,都有潜心研习、笔力精到的书法名人,每一个时代都有成就非凡、声名远播的书法大家,他们用文房四宝运行四季,出手轻重豪端点、着意布阵全局观,让书法艺术生生不息、源源不断,成为高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能够在书院门开张营业,张鸿达的楷书可谓独树一帜、广受青睐。
张鸿达,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国际美术家联合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鸿达书画院院长,原名张子龙,出生于中国农科城陕西杨凌,幼承家学,爱好兴趣广泛,擅长诗书绘画,研习欧、柳、王等,博采众家之长,近年来得到了名师田英章的悉心指点,对书法的真谛更有深刻见解,形成独特风格。他的字结构严谨、大气端庄,仔细端详,便有豁然开朗,茅塞顿开的感觉!他的小楷,柔和圆润,端庄规范,有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意境;朋友说看张鸿达写字,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为他一丝不苟、聚精会神的创作过程,让旁观者也绷紧了神经和他一块用力,只要毛笔落纸,张鸿达就进入了另一种如痴如醉的状态,行笔走势,力拔千均,阴阳顿挫、笔笔到位;竖如柱、点如桃、撇如刀,感觉得到他于间架结构中的用心和对待每个字的尊重。这,可能就是浸透在他笔端的独特魅力、个性风尚。
站在张鸿达的楷书作品前,仔细欣赏,总有一股浩然正气溢满心胸,让人情不自禁想起文天祥的《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我想,张鸿达的楷书堪为楷模、典范,他的作品恰似正人君子,慈眉善目,端庄、秀丽、正直、坦荡,光明磊落、祥和善良,一幅鸿达楷书在手,仿佛挚友陪伴朝夕,如沐春风、若饮甘醴,醍醐灌顶、心旷神怡,给人带来的不仅是赏心悦目、欢愉欣喜,更是与人友善、豁达大度、平等互敬、德品互济,给人一种昂扬奋发、乐观向上的动力。
2022.5.6
作 者 简 介
李鸿印,笔名曲直、层林尽染等,硕士研究生毕业,工信部评标专家,中国电信陕西公司员工,高级经济师,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职工作协会员、《西部文学》副总编,陕西省国防职工摄影协会理事。业余创作的八百余篇作品发表于《人民邮电》报、《通信企业管理》《中国电信业》《通信信息报》《西部文学》《陕西工人报》《新丝路》《文化艺术报》《陕西邮电报》《陕西电信报》《延河》《陕西诗歌》《青鸟》《五月》《艺坛》《网络诗选》《商洛报》等数十种报刊。两千余篇文章390余万字发表于人民网、央视网、求是理论网、新浪、搜狐、榕树下、中国诗歌网、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在线等数十家网站,读者访问量1800余万人次。百度图片自动生成了“李鸿印”词条。有作品入选《诗品短诗两百家》《陕西文学年选诗歌卷》等,诗文、摄影在省内外多次获奖,出版诗集《人间烟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