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就在东平湖东南的湖口边,是大清河水入湖必经的地方,祖祖辈辈在湖里靠种地、打渔为生。据老人们讲,以前东平湖里地势稍高的地方也到处遍布着村庄,那些连年不断的水患让人们不停地避难和搬迁,叫“逃水”,“逃水”的漂泊让村人们苦不堪言,从我记事起湖里已经没有村庄了,听说有些人去了东北,但大多数都在湖的周边定居下来,我们村就是这样的。
每年的七八九月份,是雨季洪水泛滥的日子!村北的这段河汊大概有一千多米宽,当咆哮的大水奔涌而至时,常常在泛着白沫的滔滔黄水中,在人们满怀秋收希望的眼神里,那些望不到边的玉米、大豆、高粱地,瞬间成为一片汪洋!由于以前预警信息非常不畅,大多时候人们匆匆撤离时,很多生活用品甚至畜禽都丢在了水里,在湍急的流水间,常常看到从上游冲下来的麦垛、草垛,以及站在上面的鸡鸭、猪羊,也有整棵的树或木头,由于水流太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是很少有人敢冒险去打捞这些东西的!
还记得每次发水时的夜晚,人们在河边捞鱼捞虾的场景。汊口的湖边水流较小,夜晚会有大量的小鱼小虾顺着边逆流而上,用手电一照,在黄水里稠稠糊糊、密密麻麻的,这时周围村庄的都会赶过来捞,因为我们村离湖边最近,所以很多人就抬个大笸箩(我们的方言叫 bu lan)放在河边,直接用笊篱往里捞,小鱼也就二三指长,更多的是小湖虾。发水的那些天,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院子里都会晾晒着捞来的小鱼小虾,到处臭烘烘的。不过这些小鱼小虾却是好东西,先不说晒干了可以卖,就是自家煎着吃、炸着吃,或做汤喝,都是不错的美味!不光是吃,那时候村里的孩子头发稀缺钙,都是用炸湖虾来补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