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宁静致远 于 2024-6-28 15:12 编辑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5月底汉中抗震救灾展开,6月底部队抵达宁强阳平关,执行灾后重建任务。 7月的汉中,夏雨连绵,汶川绵竹余震不断。17日上午9时,受余震及暴雨冲刷,宁阳公路(宁强至阳平关)石罐子村段,山体发生多次大面积塌方,截至15时左右,塌方体已近2000个立方,宁阳公路全线中断,上千车辆被堵,大量赶赴灾区的抗震救灾物资无法及时运进,地方政府向抗震救灾部队紧急求援。
接到救援命令时,阳平关驻军正在火车站昼夜鏖战,装卸运往灾区重建的几百万块红砖。灾情就是命令,10分钟后,一支15人组成的应急救援分队,在吕副团长的带领下火速赶往塌方地点,执行道路紧急疏通任务。 16时整,部队齐装满员赶至塌方地点,立即有条不紊展开工作。警戒分队立即设置隔离带,腾空作业安全区域,勘察分队迅速前出,对塌方山体进行踏勘。经勘察得知,该山体坍塌,造成土石堆积约2500个立方,导致整个宁阳公路中断,塌方上方为由坍塌造成的近300米的滑坡,坡度约为90度陡崖,坡体上方有约3000个立方左右的断裂层随时可能滑落,整个山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塌陷裂痕。滑坡段公路为堤岸公路,上方是数百米的陡崖,下方为约30米深的河流堤岸,无迂回路开辟,救援异常艰巨。 经过勘察研判,抢险队迅速作出了先爆破、再清理、后疏通的抢险方案。三连金指导员,带领5名身手敏捷的战士,跃身向山顶攀爬,但由于断裂层位于陡崖的中间,四周均为光滑的浮土,人随时都有滑堕的危险。战士们迂回到山顶,把手指粗的绳子系在自己的身上,把另一头固定在山顶的灌木丛中,向山下滑去。由于坡陡崖滑,战士们每前进一米,都要摔倒好几次,加之上方山石不断滚落,战士们被碰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到达作业面后,战士们立即展开开凿作业,经过近2个小时的艰苦作业,硬是徒手靠钢钎在难以立足的悬石群下开凿了3个约2米深的爆破装药室。 18时整,天色渐暗,再不马上采取爆破,天黑以后,后期清理作业将难以进行。吕副团长一急,炸药一送到,立马扛上就往山顶冲去。山路崎岖湿滑,稍有不慎就有跌落的危险,对于体重二百余斤的他来说,要快速的爬上山顶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况他已在这条崎岖的山路上爬了七八个来回。为确保万无一失,分队编成3个爆破小组,每组携带相应当量的炸药、雷管、导火索,同时展开作业。一准备完毕,金指导就带领第一爆破小组冲了下去,各级随即攀援跟进,陆续到达作业面。修整药室、装填炸药、制作点火管、安放雷管,作业过程紧张有序,一刻钟后,3个装药点陆续作业完毕,除留一名爆破手外,其余人员全部撤离。 18时30分,炸点辐射周围1公里内悄无一人,大家都屏息静气,等待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的到来。“一号爆破手点火前准备完毕!二号爆破手准备完毕!三号爆破手准备完毕!”对讲机传来各个炸点爆破手沉着冷静的声音。吕副团长抬起手看看表,拿起对讲机下达命令:“各作业点注意,按照3-2-1组作业顺序,各爆破手依次间隔60秒点火,依次撤回安全地带!开始点火!”一瞬间,时间仿佛停止了转动。一阵沉寂后,对讲机再次响起:“3号作业手点火撤回!”“2号作业手点火撤回!”……,远远望去,1号作业手点火后,突然一片滚落的山石向他头顶砸来,只见他临危不乱,辩明落石方向,挫身向后一闪,几块巨石贴身呼啸而过,堕入河中,溅起丈高的水花!一会儿,导火索喷出的浓烟,淹没了1号作业手的身影,只见他纵身一跃,手脚并用,在绳索的帮助下向山顶爬去,由于陡坡石滑,虽然几十米的距离,但感觉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他不断爬起滑倒再爬起,1米、5米……,只见他攀住一棵小树,一个闪身消失在坡崖上,大家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
18时35分,滑坡作业面上一片沉寂,突然“轰”的一声巨响,一股冲天的烟柱,瞬间弥漫了整个作业面,紧接着“轰、轰”两声巨响,滑坡上尘土飞扬,巨大的滑坡体,在连续爆破下“轰”地的一声坍塌,支解分散成成千上万块土石雨点般飞散下来,一股脑的砸向湍急的河水中,溅起一阵阵丈高的浪花。 爆破过后,我急速冲向山顶,在山腰的一个拐角处,我站住了,几名战士斜靠着山石睡着了,旁边放着刚吃完的桶装方便面,我的眼睛湿润了。这些可爱的战士,刚从火车站卸砖回来,顾不上休息,又投入到抢险中来,用着最原始的工具,在陡峭的坡崖上,连续几个小时超体力的工作,而他们一天的食品就是这简单的一桶面,而就在这等待爆破的间隙,就在他们饥肠漉漉享受美食的瞬间,劳累困乏得睡着了,而他们许多也不过是刚离开父母、跨出家门的孩子。对讲机突然又响了,战士们从睡梦中惊醒,又操起镐锹,冲上了山顶,经过半小时的突击作业,陡崖上悬着的土石被彻底清除干净了。 19时整,天色渐黑,如果不在天黑前打通道路,被困车辆将要在荒无人烟的野外露宿一晚,大批灾区急需的救灾物质也无法及时运进。而在天色昏暗,土石下滚不止,道路狭窄,水流湍急的情况下,清理作业十分危险。机械手三期士官小彭,见状猛的站了起来,走到副团长跟前,斩钉截铁地说:首长,我来,保证完成疏通任务!小彭家是四川宣汉人,地震中家里三间瓦房全部倒塌,妻子带着一岁的女儿,至今挤住在不到十个平方的帐篷里。听说部队前来抗震救灾,他第一个就报了名,每天拼命的干活,叫他休息只有一句话:让我干吧,一停下来,满脑子都是妻儿的身影。 天色微黑,塌方路段,路面狭窄,上方是滚石不断的山崖,一旦被落石砸中,不是车毁就是人亡。而下方是几十米的堤岸,人车一旦摔落,几无生还的机会。小彭一咬牙,一脚油门,装载机就轰隆隆地开了上去。几十吨的铲车,在他娴熟的操作下,一块块重达千斤的巨石,被一个个轻松的铲起抛进湍急的河流之中。突然,一阵余震袭来,一块数吨的山石突然垮塌,挟着灰尘从从坡上飞驰而下,山顶上瞭望哨连呼警告,彭班长临危不乱,方向盘一打,操纵杆一拉,装载机大臂一抬,铲斗一卷挡在驾驶室前,飞石贴着斗齿掠过,擦出嗞嗞的火花,砸向湍急的河水,飞溅起十几米高的水花,石块挟带的沙石也洒了他一身,真是有惊无险!随着机械不断推进,一方方土石被抛向河道,道路一点点的疏通出来了。
20时整,经过一小时的紧张作业,最后一块巨石抛向河中,宁阳公路塌方段终于疏通了。满载救灾物资的车辆,在官兵们的引导下,一辆辆呼啸而过,司机们都摇下车窗按响喇叭,挥手向致意,高喊“辛苦了,谢谢”,看到此情此景,我的眼睛又禁不住模糊了。 回望夜色,官兵们在夜风中飒飒挺立,我想今晚还有更大的任务在等着他们:分队将在这里警戒维护路段,对宁阳公路段上的隐患点,进行彻夜排查。 灯火渐起,又一个不眠之夜。
(2008年7月写于宁强) 宁静致远,原名江志愿,籍贯湖北黄冈人。自幼好文,笔耕不辍,闲暇之余创作诗歌散文数百篇,先后在《人民军队报》《西安日报》、西部文学、江山文学等媒体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百余篇,2022年1月被《西部文学》评为首批百名金牌写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