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史海潮 于 2024-11-11 22:00 编辑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10月30日下午,著名书法家雷珍民书法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千祥云集,群贤毕至。来自社会各界人士近五百人共同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作为一个在古都西安工作生活了十七年的书法爱好者,我有幸成为这场艺术盛宴的见证者,内心充满了无比的激动与敬仰。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为《雷珍民书法作品集》题写书名“书之岁华”。吴馆长表示,雷珍民先生是陕西省乃至全国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家。本次书法展既创雷珍民先生个展之最,又开陕西省书法展之先,将会成为本省书法界的榜样和标杆。《书之岁华--雷珍民书法作品集》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庆平主编,群言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作品集共收录了雷珍民先生精心创作的130余幅书法作品,囊括长卷、团扇和斗方多种形式,附以文献资料、出版物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现了作者的艺术风采和创作风貌。 原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郑欣淼院长在序言中写道:“书者雷公。在陕西书界,雷珍民先生被大家尊称为′雷公′,获此名,不仅是出于敬重,更因为名如其人。公者,正也”。在开幕式讲话中又赋诗曰:“霭然风釆,犹見西河余绪在。会意含华,千载文心又一家”。解放军原总医院政委袁安升将军称赞他为“国之瑰宝,学者楷模”。 雷珍民先生,出生于陕西合阳,《诗经》河洲说的地方。幼承庭训,濡染书艺,心骛二王,着意颜、欧,以苏、米为形意本质,尤得苏东坡神趣。熟读古籍,遍临名帖,兼工各体,尤擅楷、行。其书法作品曾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全日书道教育协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第21届组委会、韩国书艺作家协会、台北故宫博物馆等机构收藏。曾应邀书写《重修豫园记》、《重修兴教寺记》、 《再建楼观台碑》、《举贤楷模雷简夫》等碑文数十通,出版有书法集《水滴石穿》等。现为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陕西省慈善书画研究会会长。近年来,他致力于以书画艺术实践弘扬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与文化精髓,用丹青妙笔浸润大众生活,深受书界和书法工作者称颂。 中国美术馆是中国唯一的国家艺术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1号,始建于1958年。据资料记载,美术馆内共有21个展览厅,展览总面积6660平方米;另有3000平方米的展示雕塑园和4100平方米的现代化藏品库。馆内收藏各类美术作品11万余件,覆盖古代到当代的中国艺术名家代表作品,兼有外国艺术作品和丰富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 走进中国美术馆,迎入眼帘的是一幢六层仿古阁楼式对称建筑,灰白色的大柱子,黄色琉璃瓦大屋顶,四周廊榭围绕,檐柱均绘传统纹样,具有鲜明的民族建筑风格。大门正中馆额上镶嵌有“中国美术馆”五个鎏金大字,由毛主席1963年亲笔题写,隽秀而有力。当步入展览大厅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长廊,踏入了一个由笔墨构筑的奇妙世界。 大厅进门客厅左侧墙壁中央悬挂着一幅红色相框,相纸上印有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5月21日给中国美术馆的老专家老艺术家的《回信》。进入中央大厅,正面左右墙面上,《向国家捐赠作品的捐赠者名录》红色宣传板分列两侧。临时搭设的橘黄色发布会看台上,“书之岁华--雷珍民书法作品展”会标,格外醒目。 开幕式上,雷珍民深深鞠躬,向与会嘉宾表示感谢,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鼓励和支持。他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做一个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人民艺术家。雷珍民先生的谦逊与低调,更是让人敬佩不已。霞蔚、敬事,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家——不仅仅是技艺的精湛,更是人格的完善与精神的升华。而《书之岁华——雷珍民书法作品集》的首发,更是为这场展览增添了一份厚重的文化底蕴。这次书法作品展,不仅是对雷珍民先生书法艺术的一次全面展示,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一次深情致敬。展览的每一部分都如同一幅精心布局的画卷,缓缓展开在观众眼前。 人静鱼自跃,风定菏更香。开幕式结束,编委文总邀请从西北来的武书记、王部长和我,随着人流进入展厅。在墨香飘逸的作品前,他一边仔细地看着,一边说着第一次邂逅雷公的情景。“雷者,公也;书者,正也”。在“汲古为新”展区,那些丈八榜书行楷大字,犹如龙腾虎跃,气势磅礴,它们不仅仅是纸上的墨迹,更是雷珍民先生对传统书法精髓的深刻理解和创新表达。每一笔一划,都蕴含着他对古人智慧的汲取与对现代审美的融合,让人在赞叹之余,也感受到了书法艺术跨越时空的魅力。 步入“砚田艺境”,仿佛能听见雷珍民先生与笔墨间的私语。这里的作品,每一幅都像是他心灵的镜像,细腻地描绘出他个人的情感波澜与艺术追求。那些行云流水般的笔触,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现,更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观瞻这些作品,感觉在与雷珍民先生进行了一场跨越心灵的对话,感受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执着。 而“逸笔尚雅”展区,则是对雷珍民先生书法艺术的一次全面而深刻的诠释。兰亭集序等碑拓、条幅、著书以及文房陈设,无一不彰显出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深厚功力和独特风格。这些作品,不仅仅是笔墨的堆砌,更是他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它们静静地诉说着雷珍民先生的艺术人生,让人在欣赏之余,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心无挂碍身常泰,胸有诗书气自华。雷珍民先生《珍民公谈艺录》中说,学书之道无他,曰勤曰敬。无敬不足以得神,无勤不足以入微妙。在几十年的书法生涯中,雷珍民先生一再强调,书法的个人面目及风韵,主要来自学问和修养,“古代的大书家绝不是像今天的学书者一样,日夜临习,把大把的时间放在书法上,以求技法如何熟练,写出所谓的好作品。否则,古来抄书者,皆大书家。而是,在基础工夫过关后,重心都在立功、立德、立言上,在求心性觉明上。内心有大光明,有浩然之气,笔下面目自成,风韵千秋,以至人书合一。真不愧是名家、大家。 笔墨丹青写日月,水滴石穿融古今。在参观了展览后,让人不禁感慨万千。雷珍民先生的书法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的展现,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承。它们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每一个热爱书法、热爱中华文化的人的心田。而我,也在这次展览中,收获了满满的感动与敬意。走出美术馆,回望那座承载着无数艺术瑰宝的建筑,我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愿雷珍民先生的书法艺术,能够如同这秋日的阳光一般,温暖而持久地照耀着每一个热爱书法、热爱中华文化的人的心灵,让“书之岁华”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