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商山迪克 于 2015-4-23 22:30 编辑
在中国,美食总是用来庆祝和奖赏,人们的心情似乎只有用美食才能传递。祖先们讲究游子归来,好友相逢,红白喜事,盛大节日,都要犒劳犒劳,那种心情不能总是挂在嘴上,只要美食佳肴上桌,其意思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要想制作出精典的美食,选用优质的食材是必须的,传统美食讲究的是一个“鲜”字,于是为了保鲜,就必须大大的缩短采摘、运输、制作的时间,好多绝佳的食材,就只能就地食用。地域不同,特产就不同,食材差别也就很大。优质的谷粉才能加工出韧性十足的粉带,这才有东北的猪肉炖粉条。八百里秦川,土地肥沃,吸收充足阳光精华的小麦面粉,才能加工出“薄、劲、光”的岐山哨子面。生存在无污染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羊只吃草尖,被誉为“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的呼伦贝尔羊肉才被举为肉中之王,色泽鲜艳、高蛋白、低脂肪、肉质鲜美、口感细嫩。气候不同,食材也不同。南方炎热,各类水果应有尽有,补充了人们体内失去的水分。西南潮湿闷热,于是就制作出了不同的火锅,驱赶体内的湿气。北方寒冷干旱,酸菜、腌菜成为家庭必备。食材不同,美食特色就不同,各地也就涌现出不同的美食形式:十三花、八大件、八大碗许许多多。 当然,再美的美食,还取决于食用者的心情。心情好,就不讲究丰薄与荤素,更不论色泽搭配,普普通通炒几个家常菜,却让人能品尝出主人的热情、大方、真诚,似乎每一盘菜就是一个杰作,让人赏心悦目外,大脑也充满丰富的想象,让人感到享受和惬意。心情不好,尽管食材珍贵,菜肴香气四溢,流光溢彩,但亲人的离去,灾害的困扰,病痛的折磨,享用者的欲望就会大大减退。科学研究证明,大脑就是一台超智能的电脑,是不是美食,要经过眼观、鼻闻、咀嚼、耳听、肠胃吸收等过程,这是个漫长而复杂的工作,眼睛的晶体聚光成像,鼻甲粘膜将空气中的气味附着表面,舌头四周味蕾突起,活跃异常,充分与食物融合,耳道对咀嚼的细微响声进行判断,各种数据输送大脑分析,才能给出标准的答案。心情不好,各个器官停止或者运转就可能不正常,舌头将食物左右传送翻转磨细调匀,味蕾却发肿失去作用,食物在嘴里反复加工却品尝不出其中的滋味,大脑指挥还是难以下咽,美食传递给人们的感觉就大打折扣。生病感冒了,味觉系统就不灵敏了,饭菜就不香了。口舌生疮了,吃的是啥东西就难以分辨。 反过来,不同的心情,需要不同的美食进行调养。中华医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核心就是靠食疗。火气大了,一杯绿茶清毒败火,海南有一种小吃“清凉补”,食进气消,效果胜于吃药。性情急躁,就以柏子仁、枸杞熬汤喝,疏通脉络,加之流食、粥类温习。伤心过度,就立刻畅风通氧,饮红糖水,气出神缓。 神州美食,不同地域气候,孕育出菜系种类繁多,明目不可胜数,满足了舌尖的生理需求,其实也满足了情感的需求。现代社会高速飞转,促使人们节奏加快,承受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悲欢只是一瞬间,心情对食物的选择会更加挑剔和敏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