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宁眸 于 2015-5-1 16:49 编辑
给你打电话的那个年代 作者:宁眸
还记得那些煲电话粥的时刻吗?还记得打电话打到手机发烫或者没电关机的时候吗?我问朋友,朋友说,现在还需要打电话聊天吗?简直奥拓了。微信啊,语言电子邮件啊,扣扣啊,还免费的呢。 是啊,随着手机的普及和更新换代,公用电话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座机电话早已被人们遗忘。随着通讯业的快速发展,好朋友间的煲电话粥也渐渐过时。 回忆往昔,通讯不便利的那个年代。村人没有电话,家中的人也极少出远门。偶尔有几家有在外地工作的人,大多数也都把写信和托熟人带话成了主要的联系方式。还记得当时我们全镇只有一个话务室,守总机的是我远房姨妈,管着全镇人与外界的联系。总机设在当时的电影院里面。电影院独门独院,放电影在院子里的空地上,一年到头,只放几场电影。而打电话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家里有人在外地工作的,除非家里发生了特别严重的事情,不然谁也不会走几里山路,跑到镇上打一个电话。有次外公病重,母亲去找姨妈帮忙打电话给外地工作的舅舅。电话是手摇的,姨妈摇了几次,估计是已经打到舅舅所在城市的总机,然后再让总机去传话。等舅舅跑来接电话,我猜是跑着来的,家里没急事是不会随便打电话的哦。我们已经等了半个小时了,电话终于通了。母亲和姨妈都很激动,母亲担心电话费,急忙把早已排练好的那几句话说完,就赶快挂了电话。
后来街上多了公用电话,电话设在报刊亭、杂货店。开始有人用上了呼机,朋友见面,习惯给对方留下一个呼机号。分别时喜欢说一句:“有事记得呼我哦!”传呼机像火柴盒大小,男人们将它别在腰间。正在闲逛,或者做事,突然腰间呼声大作。赶紧飞跑到就近的公用电话处去回复。去得迟了,需要排队,心急如焚,担心呼自己的人等得不耐烦。担心自己回过去,对方早已离开。遇上前一个回电话的是个话痨,就只能急得跺脚了。守公用电话一般是大爷大妈,他们对这些急着回电话的人,见怪不怪,漠然视之。依然不紧不慢地收电话费,高叫着“下一个,下一个,排队,排队!”那时候,一边是呼机需要月租,一边是回电话需要交钱。运营商真是赚得钵满。
呼机没热门两年就销声匿迹了。仿佛一夜之间,别在腰间的呼机变成了砖头大小的大哥大。那时候男人们对大哥大的热衷程度很高,偶尔街头走来一人,手持一个黑东西,边走边高声说话,时不时抽一抽黑东西上竖着的天线。神气十足,享受四周目光的追逐。然而大哥大价格昂贵,不是一般人可以享用的。于是街上开始出现了公用电话亭,出现了磁卡。经常需要打电话的普通人,只需要买一个电话卡,只有找到一个电话亭,插卡拨号,电话就通了。公用电话亭,如街上一道靓丽的风景,圆了多少年轻人的爱情梦。也安慰了多少背井离乡游子的孤寂。
对于大哥大的淘汰,也仿佛转瞬之间。什么时候大哥大变得越来越小了呢?原来是手机时代已经到来了。再回忆最初拥有的那部手机,外壳笨重,功能少,只能发短信和打电话。当那样的手机在当时也要几千元一部呢。手机的更新换代之快,令许多人都始料未及。光外形来说,笨重的手机没用多久,立马变得轻巧起来,谁的手机越小巧越可爱。国产的进口的,不一而论。一轮又一轮疯狂的手机换代中,真叫人应接不暇,无所适从了。如今的手机,除了最基本的功能外,完全是一部小电脑在手了。扣扣、微博、微信,看视频看电影网购为一体。真的是足不出户,坐拥一部手机,就能感知天下事,和世界接轨。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频繁起来。无论咫尺天涯,一部手机便可以代理一切事物。一个电话便可以解决许多问题。一个扣扣、微信也可以把两个空间的人无限度地拉近。人们再也不用为一封信而苦苦等待,再也不会跑很远的地方去打一个电话。但是,少了等待的感情,是否在一天天变得无足轻重呢?联系方便、简洁、频繁,是不是真的就没有了心的距离?
更新换代的潮流手机,正在隔膜人们之间语言交流的情感。当你孤单或者想找个人说话的时候,翻开日渐爆满的手机通讯录,你会不会有不知道该打给谁的悲伤呢?其实,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即使面对面坐着,说不到几句话,便各自低头去摆弄手机去了呢。
不管怎样,通讯系统的提高,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