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一随笔】空 白

[复制链接]
查看1700 | 回复6 | 2014-11-17 11: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空  白

文/李心一

如果一个人能静下来,触摸曾经的回忆,那对于这个人而言,无疑是将其时间的线条重新翻出来,在同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个中滋味,只有这个个体独独品味。在四季轮回之下,人变的依稀模糊,常常在稀少之声中,那深处的情景,犹如潺潺流水,汩汩而出。

经历在经历者的眼里总是存在着意义,可往往在隔离之后,人们要么将其收藏,要么将其遗忘---如果人可以遗忘的话。就如人的眼睛注视着绿水,价值或意义在于支撑眼睛的头脑,况且,人在不同的年龄段,对于价值和意义的认识是不同的,曾经紧抓的,到某一个阶段,则洒脱的撒开手,任它而去。

这些琐碎,就是以如此无意识的方式,累积成一个人的所有,或者说,一个人的所有,最终组成了这样的“一个人”---一个具体而有生命力的实在!从这点来说,人是无法全然的活在浊清分明的状态之中。所以,价值或者意义也就变成人对外的相对参考体系,而非绝对。因为一个人毕竟在回忆的线索之中,总会找到一些浑浊不清的踪影。

一个婴儿从第一声啼哭开始,记忆开始打上烙印,其成长的过程,则成一次次堆积人的素材的过程,也因此,人无法否认一些东西,就像无法承认自己未尝试思考或行为的东西一样。如果有一天,一个头脑被安置在一个叫社会的集体当中,这种添加的速度会极具加快,然而,也就是在这样的阶段,人的意识开始分辨好与坏、对与错,最终形成一个总的方针:对自己是否有益?

在清理回忆之时,人看到以往孤独的身影,不能修改,只是如实的查看,直到被情绪淹没。流浪者有其足迹,奢侈者亦有足迹,悲伤的源头,却是从线条的灰色部位开始,仿佛光阴就是在那里,仅仅只是变成人的躯体的填充,再无其他意义可言。

这该是一种怎样的心境了?灰色已成为人的自我不可分割的部分。在人的言说之下,头脑往往指挥不了行为或思想。人的伟大性,有时就在感性的自我安慰当中来实现,这也属于一个人自我的部分,所以,两者在其作用的过程,以至于大灾大难之中的人儿,可以活下来,且有机会活出更好。

当然,这样的过程,缺失的是时间---是一个人一生整体时间的部分缺失。每个个体都会在不同的时间去应对这样的事情,然后,在某一天,某一点来临之时,大有一种恍然觉悟的深切感受。这种形而上的思考,直接影响形而下的行为。行为的脆弱性,以及有时所展现的幼稚,则完全可以放置一个人灰色记忆的路途之中,虽然,人还不能以一种客观的思维来剖析这种转换的过程,只能从其拿取一些自我安慰了。

所谓客观思维的梳理,就如这种转换的过程,是如何进行的?以及转换前的素材,真的是“化掉”了吗?或者它依旧存在,只是人的认知不同了,那么,人的认知又是如何修改那真实的存在呢?以及,在这个个体以往的岁月当中,是什么阻碍了它去发展这种认知,而不是现在才清楚?

思考没有泛泛之说,正如记忆没有整块之说一样,前者最终会细化至微小的点之上,后者同样是思维、行为的不同组合。生命之中,哪有空白,除了真实,一个生命不会呈现生命之外的任何东西,那怕思考,在思考之外的思想,虽如薄纸,但触摸不到的时候,这个空间,依旧是不存在的体现。人,只能活在自己的思想里,也只会活在自己的思想里。

外在的思想,如果没有渗透至一个人的大脑之中,对于这个人来说,依旧属于不存在的部分。这种不存在,不是记忆当中的,而是灵魂层面的,就如一个学生见过一些题目,但终究不会解答一样。题目,属于头脑的记忆,融会贯通则属于灵魂一样,它基于这样的事实:从客体“它”成为主体“我”,这也许就是人们一直在做的事情。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人间烟火 | 2014-11-17 11: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探究灵魂,廓清思想的文字!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朋友 | 2014-11-17 11: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刻的思考,思想在交流与转换的过程中,保持一份清晰而智慧的贯穿、领悟,达到平和自我的境界。
欣赏,学习。
问好老师!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洛沙个人认证 | 2014-11-17 13: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心一随笔】空 白 已经推至西部文学网首页。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暮千雪 | 2014-11-17 16: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问候!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风中傲兰 | 2014-11-17 17: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含有哲思的文字,欣赏了,祝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李心一 | 2014-11-24 15: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们的支持!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