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杭盖 于 2014-11-21 20:51 编辑
在文字的海洋中淡泊宁静
生活,总是不期然的带给人欢喜和忧愁,情绪,也会不自觉的受到影响。虽说表面看起来练就了一份沉静和从容, 可依然在世俗纷繁里悲喜交集。也许,只有在文字里,才能真正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份单纯和宁静。
说是在文字里徜徉,可依稀记得,已经有不短的时间,没有好好的读书了。这个说法,对于假装爱书的自己来说,似乎有点难为情,然却是真真的。不是不想,而是,浮躁的心里,无法装得下一本书的隽永。如同,自诩喜欢文字的自己,也已经好久无法潜心的写过自己想要写的文字一样。即使坐于台前,可终于是颓然无助,键盘,敲不出成文的字句。只好不了了之。可我自己知道,终究,还是要回到文字中来,回到文字中去,因为,只有在文字中,才能真正安顿的了那颗漂泊的灵魂。
我的灵魂是漂泊的,在生活的纷繁里游离不定。
也曾让自己落入尘埃,呼吸柴米油盐的芬芳,感受觥筹交错的热闹,体会情深意切的天伦,可走着走着就迷惑了,笑着笑着就迟疑了,热闹着热闹着就沉寂了。突然就不明白为何而来,为何而去,看人群渐行渐远,我亦独自徘徊四顾。成了生活的旁观者,不知何去何从。也许,在满满的行李中,我又丢失了什么?这一闪念,心里霎时犹如石破天惊,闪电点亮心空,对了,是丢失了,丢失了自己, 丢失了真正的心灵的知己——书籍和文字。
视书籍和文字为知己,并不是自今日而起。
犹记八九岁时的样子,便是和哥哥分别坐在门口的门墩上,各自怀里抱一本《少年文艺》,津津有味的阅读。或者站在门墩上翘首以盼,等待那个穿着绿色外衣,骑着绿色飞鸽牌自行车的邮寄员的到来,那恐怕是对于外界最为熟识的人了。如今,几十年过去了,那个邮寄员也早已不是邮寄员,甚而已经离世,而我依然,清晰着年幼时最为熟悉的印象。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早期习惯养成的一种教育,只是这个爱好,从来不曾从我的生活中真正离开过,而且,以后也不会离开。
因为喜欢,所以阅读,悦读,也因为喜欢读,所以便也喜欢写。还记得最早为了写的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到以后的每天不记日记便睡不着觉的痴迷,甚而至于半夜三更睡醒,似乎觉得心里有郁结不解,猛然想起:今儿个没写文字。心念顿时通明,摸出本子洋洋洒洒挥笔而就,然后心满意足继续倒头睡去。那时,什么都是笔头文字,喜怒忧乐,花草雨雾,甚至每一个闪念,尽在文字中。对文字的痴迷,持续了许久。大概从八九岁一直到二十八岁的样子。而后在生活中沉浮,以为已经 淡了,远了,甚而至于,好久不曾动笔了,提起笔也无言了。可是,最后,还是会回头去寻找,会重新回归文字或者书本里,重新呼吸和感受那份久违的亲切和持重。而且,不是生疏,而是更加的情深意笃。如同此刻,我正是在丢弃文字走了许久的路,又开始顺着那条迂回的路,去寻求那份来自书籍,来自文字中的喜悦和宁静。我喜欢这种感觉。庆幸又一次找回到这种感觉。
我知道,有人在繁华中寻得其所,有人在炊烟中闻到美味佳肴的气息,还有人在拼搏与奋斗中享受成功和喜庆。我也曾走出过书本和文字,也曾把双脚才在厚实的土地上行走,可灵魂,依然徜徉于缪斯的脚下,不忍离去。脚步走的再远,心却停留在老地方。在文字的海洋中淡泊宁静。也罢,有什么不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