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散文】布谷鸟叫麦客来

[复制链接]
查看588 | 回复6 | 2015-7-6 11: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乡田里麦稍泛黄时,大约就临近端午了。端午节前后,我们那里就会进入夏收大忙的时候。
    这时候,每天都能听到布谷鸟“算黄算割”的悠长鸣叫,似在提醒我:家里的麦子该割了!
    小时候,我们兄弟姐妹多,下地干活只有父亲一个壮劳力,且还不算很强壮。因为父亲青年时期外出读书工作,算是一个读书人,后来才被爷爷硬从城里叫回来,面朝黄土背朝天干起农活了。虽然他农活十八般武艺都还行,但毕竟架不住家里人口多负担重,所以早早便驼了背,身体也大不如以前了。
    那些年,一到麦收时节父亲都会长吁短叹,一副不堪重负的模样。我那时在外边读书,周末回来一定要帮父母干些农活,以减轻些他们的负担。所以虽小小年纪,农活什么都会一些,父亲呢,也乐于把一些事交给我去做。
    我们村在渭北旱塬上,多坡地,道路崎岖,每到麦收时基本靠全家大小出动,用镰刀手工收割。机器收割那时还没有普及呢!
    我们的做法是先把麦子割下来在地里捆成麦子捆排列成行,收工时由父亲把十几个不等的麦子捆再摞成小小的麦垛,一块地要摞一二十个小麦垛。将割好的麦子放在地里风干几天,直到全部几片地里麦子割完,才由父亲带我们兄弟姐妹用架子车一趟趟拉回,堆到村口自家的打谷场上。往往这一项工作要持续七八天,遇上雨天干扰恐怕得十几天才完。
    接下来,就是挑好天气摊场,赶上牲口碾场,翻场,收粒,扬场,装袋。因为人手少,每天能打碾一场,这样全部麦子打碾完毕估计得三四天呢。
    新麦出粒以后,堆到打谷场上晒几天,嘎嘣脆干时才能装袋收回家里的粮仓里。
    这样一场夏收,恐怕没有个十天半个月是肯定做不完的啊!
    所以,每到麦稍黄时父亲必然很犯愁。割麦子劳力少,按人口分田,我家里地又较多,每季麦收下来,父亲都会累瘦一圈呢。
    村里把夏收叫龙口夺食,怕老天下连阴雨,麦子收割不及。家里地多的家庭就自然得叫麦客,花钱来割麦子。我家日子虽拮据,为了抢收也不得不这么干。
    那时我们镇上有一个麦客市场,在镇东头的碧水河畔。麦黄时节那颗大柳树下聚满南来北往各色人等。麦客特征明显得很:身穿灰蓝补丁衣服,背着泛黑的草帽和沉甸甸的铺盖卷,腋下加一把镰刀。早早晚晚,麦客们东倒西歪聚在那里,坐等主家来叫。
    这事多数时候父亲会亲自去物色合适的麦客,因为有诀窍的。有时父亲会顾不上了,就派我去镇上给叫两三个麦客回来帮忙。一般惯例是:麦客来了,由主家给帮工的管饭,按割麦子亩数一亩几角钱不等的付给报酬,当然必须是割完一并结算哦。
    那时,这一笔钱也不小呢。在一个村庄,这家割完那家叫,割上十天半个月也挣个好几元钱,麦客来关中一两个月也挣个几十块,回去家里大半年花销可就有了啊!
    后来我才知道,麦客是陕、甘、宁这三地特有的现象,尤其陕西关中居多,每到麦收季节,麦客们便走出家门,开始他们的“赶场”生涯。
在那些年代,由于各地麦子成熟时间有差异,一些以收割麦子为职业的人,就以他们的农闲时间出来靠劳动换取些收入。这些人大多体力较好、技术过硬、勤奋肯干,于是被称为“麦客”。
    麦客的存在缓解了夏收时节面临的时间紧、任务重与人手不足的困境。常有地方因收割不及时而引起本是丰收之年却造成减产减质的事发生呢。
    因为小麦成熟一般从东往西逐渐成熟,所以麦客中一部分就是位于晚熟区的。我们那里就是西部甘肃宁夏一带小麦晚熟区的农民来关中一带帮忙收麦子,由东向西一路割过去就割到家门口了。
    麦客像候鸟一样迁徙游走,一路收一路走,等走到自家门前,自家地里的麦子刚好也熟了。
    麦客的共同点都是成群结队,其中有兄弟同行,还有父子同行甚至夫妻相随,来到产麦区,寻人雇佣,替人割麦,用汗水换取微薄的收入,以补家庭生计短缺或寻找其他一些生路,确实是一个充满辛酸与苦悲的行当。
    麦客们一般带一个干粮袋,袋里装的是燕麦大豆等磨粉而成的“炒面”,因这一特点我们那里给这群人起了一个形象的雅号叫“炒面客”。当然,绝没有任何不敬的意思,但据说后来麦客们听到这叫法不高兴了,老人们就约束我们,不让我们当麦客面叫这称呼了,呵呵。
    那时我以为,麦客很豪放,他们拿一把镰刀上路,驰骋几千里,奔波几个月,一路餐风露宿。后来知道,麦客很乐观,他们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吃四方饭,迎各色主顾,处处宠辱不惊。现在看来,麦客很坚强,一路上扒火车、乘汽车舟车劳顿,随遇而安,还不能少时时不离身的铺盖卷。
    通常麦客到产麦区找到活后,主家管饱饭还给钱,生活一下子就有着落了。没有找到雇主是往往要忍饥挨饿,还居无定所。一场外出打工,有些机灵的后生可就有意外收获了。有的在异乡找了婆姨私奔带回去,有些被主家看上招了上门女婿,这都多得很。这恐怕是每个怀揣改变命运梦想的年轻麦客的最好归宿了罢。
    我那时偶而被父亲派去叫麦客,都受麦客们欺负哩。他们看我是小孩,要么哄抬价钱,要么一个壮汉带一两个体弱的,害我回去挨父亲说。因为体弱的麦客割不快,收得进度慢,且又管饭时间长还耽搁事。如果这年下个连阴雨,地里麦子芽了不说,还得平白地管几天饭,很不划算。
    那时的规矩是,麦子不收完不能赶麦客,哪怕下雨个十天半月都得好生养着人家呢。有时,叫来的麦客猴精,不好伺候不说,每天割毕用步子丈亩数时捣鬼:用步子丈量当天收割完的地面时步子大与小,地形不方正都会被麦客算计,目的是多付他们钱。这方面父亲是万万搞不过他们的,经常会多掏钱,被村人嘲笑,呵呵。
    由于叫麦客这事,我知道了甘肃青海宁夏的不少地名,像庄浪,张家川,武威,很多很多。
    也由于叫麦客这事,让我也见识了一件奇事:吃撑死人了!
    那次,刚去麦客市场,见一伙人围着一个圈,圈里一个年轻麦客口吐白沫在地上抽搐。
    旁边人说,这后生昨天结束劳动,怕后边几天没人叫吃饭要多花费哩就一顿饭吃了很多,可能想管饱几天。结果呢,在这镇街上过了一夜,内里还撑得难受,于是就成了这般模样。
    不一会,有镇上热心人跑去叫来了镇医院一个姓罗的胖子院长。罗院长在这人身上按压折腾半天,最终还是没救下。
这样,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消失了。
    唉,都是饥饿和贪婪惹的祸啊!
    后来,我们村里人都知道麦客的难处,每到结完工就劝他们悠着点吃,多给准备点馍馍让他们带上路上吃。一些精明的麦客还不满足,就平时吃饭时偷拿些馍馍,割麦时放麦捆上晒干收到褡裢哩,一场下来也带回不少粮食呢!
    记得那时,有许多麦客劳动之余说他们哪儿的风俗,说美食,说婆姨,说收成,说特产,我们听得如醉如痴。有时下雨不能干活了,就围着他们拉话,听他们白话,的确新鲜又新奇。
    印象最深的麦客,是有一年叫了一对小夫妻麦客。这一对,男的俊朗女的秀气,村子里家家喜欠。
    那男的大概会唱西部“花儿”,一开口麦地里劳作的人都停下劳作听,那土里土气的音调和悠长的板眼,听得人想哭:
    给哥哥买上个白冰糖糖,毛巾里裹上,巴掌里捏上,袖筒里筒上,怀怀里揣上,挨肉肉捂上,立立儿等着你走回来的路上,我从日出望到日落,就是不见你哥哥的影像……
    嗬,这些穷人,这些可怜又淳朴的汉子们,你们的感情那么细腻真实啊!你们的民歌也是那么不羁与任性!今天的流行歌曲,哪里有此教人心酸又解气地情感抒写唉?!
    麦客,麦客,我的农民兄弟!我今天想起你们,想起你们的过往,似还历历在目呢。
    那时,麦客们已经走了几天,我还常常想起他们,也会想我们自己,比较起来,就觉得上天似有些不公。我为自己汗颜,我们智商情商不一定比他们高,能力也不一定比他们的强,整天做些读书写字的事,干些无关紧要的活,靠着些地理优势拈轻怕重,的确说不过去呀!
    麦客啊,我真佩服他们走南闯北的勇气,我也欣赏他们随遇而安的洒脱,更魂牵梦萦他们那悠扬婉转说不出那美滋滋好听弦律的民歌曲子!
    因此,麦客啊,你实在该与这个时代共存!
                                     (写于2015年夏日,谨以此文怀念那些年曾不辞劳苦帮助我们收过麦子的那些农民兄弟!)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哈哥 | 2015-7-6 11: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在呼唤一个时代,那是一种集体记忆!哈哥一读。
打赏鼓励一下!
I  would  rather  die  zhan  give  up  my  beautiful love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洛沙个人认证 | 2015-7-6 13: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墨子的散文】布谷鸟叫麦客来已经推至西部文学网首页。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79836150 | 2015-7-8 10: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大师厚爱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人间烟火 | 2015-7-8 11: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忘的麦客,难忘的岁月!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星月夜 | 2015-7-8 21: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去了一个时代,拉近了一群面孔!熟悉而亲切的夏收画卷。赏读。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79836150 | 2015-7-9 13: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大师厚爱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