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早饭后无事,我在门前转悠,突然发现迎面走来了一张好熟悉的面孔,定睛一看,原来是我终生难忘的初中语文老师——戴老师。我目不转睛的看着他,多年不见,他依然那样,边说边笑着正打电话,很亲切。等走到我跟前时,电话正好打完了,他将话机装进口袋中。我急切地上前向他问好,他猛然站住,笑着说:“你是?”“我是你二十多年前的学生某某啊,不记得了吧?我和李如阗在一个班的”。“哦,想起来了,想起来了,怪不得我看你有些面熟。”戴老师因有事急急地走开了。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戴老师拿了两本书来到我的店里,说他今天有空来看看,顺便带来了他编的《文苑》让我看,我很高兴,急切地收下了老师的贵品。师生相见,非常亲切。我们相对而坐,叙旧话新。阔别二十多年,老师依旧未改初衷,爱好文学。整日兢兢业业,不辞辛苦地忙于工作,为社会发着他的光和热。 提起戴老师,我有说不完的感激,这种感激不止我一个人。其实,我们老同学聚在一起时,每谈到上学时或孩子们的学习问题时,都很感激戴老师在教学期间给予我们的帮助与鼓励。他是我们那么多代课老师中让我们最敬佩的一位老师。 上初一时,我幸运地分到他兼班主任的一五班。他给我们上的第一节课是他写给我们的《祝贺与希望》。因为我刚走进一所新学校,面对一个新环境,所以很认真,直到现在依然记忆犹新。 上课铃响后,戴老师衣冠整洁地走进教室,随之也走进一位中年女教师,他笑容可掬地和同学们问好之后,介绍说他是我们的班主任,代我们语文。那位女老师代我们数学并兼我们副班主任,同学们有事可以找他们。介绍完毕,他背过身去,在黑板上写下了他自拟自写的《祝贺与希望》诗句。屈指算来,至今整整三十年了,那首《祝贺与希望》的手抄本因时间的久远和居所的变迁早已不知去向,但我仍清淅地记得他给我们讲解的几句:“......王师多才艺,尊敬当切记”他指着王老师说:“咱们的王老师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你们要尊敬她,好好学习,不要辜负了老师的希望。“同学如兄弟,推枣更让梨”。他说“推枣让梨”的故事出自于三国时期的孔融两兄弟,在吃东西时专挑小的吃 ,把大的让给对方,希望同学们之间也能这样和睦相处,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着共同进步。“是否我猜对?你名叫如阗。”他讲“阗”原本是新疆的简称,因那个同学的父亲原在新疆工作多年,为思念他的工作之地给儿子起名中带了“阗”字。就这样我们第一次认识了戴老师,给人的印象是那样地严谨、和蔼。 开学一周后,他为了摸清我们的学习基础,测试了我们小学所学的知识。经考后发现我们的语文功底太差了,但他不灰心,让我们把反面没写的废本子收集来抄写课文。要一字不漏地抄写,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能错过。他说这是一项课外作业,要定期检查的。我们就这样强迫性地抄啊抄。慢慢地,我们在作文中的错别字少了,标点符号也知道用了。最终,他代的两个班的语文成绩和写作水平在同级评比中几乎每次名列前茅。 他在讲课时,根据文中内容,画图详解,模仿动作,技巧特别,让我们直到现在,三十年过去了,依旧历历在目。 记得他给我们讲《第比利时的地下印刷所》那课,说是印刷搞革命的秘密文稿,所以放在很严密的地下室,工作时人们要蹬梯而下攀梯而上,再蹬梯而下,他就给我们在黑板上画了幅立体图,做着上下楼梯的模样,从这个梯子噔蹬蹬下来,再攀着那个梯子上去,经过一间房子,又从那边下去才工作。让我们的思路跟着他的手指和身影上下攀登。他给我们讲大文豪——鲁迅笔下的《故乡》中的杨二嫂时,依照作者所写的杨二嫂的形象:像圆规似的。他就模仿着圆规,两手直贴裤缝,两脚拉大些距离,以一脚为圆心,两脚距为半径在讲台上画圆。“杨二嫂在搬东西时将人家手套装在裤兜里拿走了,”他就将课本卷起装进自己的裤兜中,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就这样,我们在快乐中获取着知识,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享受着快乐。 作为班主任,他希望我们各门功课都有好的成绩。英语本不是他的课程,但他仍关心我们的英语学习。他知道英语因人们不常用而被轻视,所以他在上语文时就和我们用英语问好,说些最常用的口语。我们的作文本上时常会出现“good\ very good\best good"之类的词语,这对我们的英语学习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作文时,为了让我们写好一个动作,要我们反复演示几次,慢慢临摹,叙事要生动、逼真,等等。 迄今为止,我们老同学聚会总会谈起这些,都感到不听戴老师的课确是一生憾事。我们幸运地听了两年,享受了终生。凡听过他课的人谈起此事,都很庆幸,都很乐道。 面对现实,学生们对学科有偏科、避科之病,原因何在?有时遐想,如果每位老师讲课时都能像戴老师那样变着法子吸引学生,让学生的思路跟着老师如看电影一样上下起伏,哪会出现这种怪病呢? 师生相见,有说不完的话语,更有为人师者为人生者的本质。我便将我的一篇《父亲》初稿拿与老师看,请教指正。戴老师仍一丝不苟地批阅了我的错别字,指出了我文中的不详与不当。令我很感激,老师依旧那样,一时为师,一世为师也。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匆匆岁月流走了三十年,年过五十的戴老师依然高大魁梧,不辞辛苦,初中未改,风采依然。愿我们敬爱的戴老师:年年岁岁如此,岁岁年年依旧! 在这“教师节”来临之际,已步入中年的我没有好礼相送,以表谢心,唯有将戴老师令我们感激的点点滴滴用我无味的文字写在纸上,让有心的、无心的读者去细品,去回味。让它随日光的增多而不断升温,在教育的这片沃土里生根、开花、结果。 在此,深深地道一声:“谢谢您,戴老师,祝您永远康泰,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