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宁眸 于 2015-9-12 21:27 编辑
在外漂泊多年,怀念家乡,怀念吃过的那些种味道,旬阳豆酱便是其中的一种。
前年回到故乡,弟弟特意去县城农贸市场给我称了几斤豆酱。带回江西后,用瓷盆装着,平常总是不舍得吃。在故乡的闺蜜知道我想念旬阳豆酱的美味,嚷嚷着说要邮寄给我。因为太过遥远,无奈中我劝她放弃。
我老家旬阳是个典型的山区,崇山峻岭不计其数,农田多为坡地。坡地除了种小麦,就只能种玉米和黄豆。黄豆可以做菜,售卖时价钱也不错,所以大多数人家都将坡地种上了黄豆。黄豆容易生长,边角地都行。种黄豆时,拄着一个三角形钻棍,将钻棍锋利的尖头在泥土里用力点一下,趁着钻棍拔出的时候下两颗黄豆,就算种下了。种下的黄豆三五天就发了芽,无需施肥,甚至不需要除草,就能茁壮成长。密密麻麻的黄豆秧很快就铺满土地,几个月后,黄豆叶子变黄凋落,密密麻麻的豆荚缀满枝条间。割断背回家晾晒用连枷打下,用风车车干净豆壳,将圆溜溜金灿灿的黄豆分离出来晒干。勤劳的女人竭尽所能,利用冬闲时间,用条盘滚动黄豆挑选出颗粒大的留种或长豆芽,次一点的黄豆挑干净石子,就可以用来做豆腐或者做豆酱了。
一到冬天,陕南的农家,家家户户屋檐下,院子里,靠着阳光的地方,都放着装满豆酱的阔口坛子。做豆酱最主要的是熬制黄豆的大料。我家做豆酱的大料主要是花椒粒和花椒叶,再加上茴香叶子和紫苏叶子等。将黄豆煮烂,加入辣椒粉、盐和大料汁水搅拌,装进大坛子里,在大坛子上罩上一层纱布,放在太阳底下晾晒。每天开晒前要搅拌,将底下没晒到太阳的黄豆翻到面上来。搅拌豆酱特别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在坛子晒热时搅拌,否则晒出的豆酱就会有酸味了。而且那纱布不能随便揭开,不然就会苍蝇蚊子骚扰。
晒豆酱的前三十天最怕下雨,下雨会让没有入味的豆酱发酸有馊味。但是陕南的冬天晴天比较多,一晴就是几个月,豆酱很好地吸收了太阳的热量。豆酱越来越香,惹得小孩子常常想掀开纱网来偷吃。大人也忍不住,挖一勺解解馋。第一次豆酱里的大料汁水刚晒干,聪明的女人又熬出一大锅来倒进去,再次晾晒,直到第二次汁水完全晒干。才算大功告成。
曾经那些晒好的豆酱成了我住校改善伙食的美味佳肴, 剁点辣椒,加点野小蒜炒好,装在搪瓷缸子里,就着玉米粥,耐吃又美味。等家里杀猪后,就可以吃到祖母做得豆酱炒肉了。把煮熟的五花肉切成薄大片,将豆酱放在锅里煸炒,炒香后加适量的水,在加入切好的五花肉去熬煮,让豆酱汁水很好地融入五花肉里。在豆酱汁里夹一块五花肉,酱香浓郁,陪着米饭,简直是神仙生活了。
旬阳豆酱,除了用黄豆晒,还会用做豆腐剩下的豆渣晒。晒干程度上,既不像豆豉那样地干硬,也不像四川辣酱那样的多汁。又因为旬阳人不太善于吃辣,因此旬阳豆酱咸辣适中,大人小孩都喜爱。
晒好的豆酱会装起来,去城里走亲戚时带上一小袋,城里的亲戚笑得合不拢嘴。给左邻右舍送点去,互相比一比,看谁家的豆酱香。我家的豆酱因为严格按照程序,中途阻止了我们的偷嘴,在加入第二道汁水时,放了芝麻,所以味道特别醇正鲜香。往往还没入秋,城里的亲戚就捎信来,让祖母多晒点豆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