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清风小说】古镇

[复制链接]
查看1687 | 回复16 | 2015-11-15 07: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png                      


         
(一)

     年近九十的陈老要回家乡寻亲的消息,像夜深人静时放了个大爆竹,响彻了这个江南水乡的千年古镇——清溪镇。陈老四九年初随国民党军队去台湾,离开家乡已经六十多年了。他这次回来,一是寻亲祭祖,二是准备在古镇投资建没,这是这位老人此次大陆之行的最大心愿——回报家乡水土对自己当年的养育之情。
    陈老要来的消息、特别是要来家乡投资的消息,惊动了镇上的领导,这可是这个江南小镇百年难逢的机会,一定要把握住机会,更要接待好陈老。于是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这会议一改以往一言堂的现象,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发言十分热烈。
    办公室张主任先谈谈自己的看法,他点了支中华烟,慢条撕理地说: "一般的接待工作没啥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食宿可以安排在镇上新建的二十八层准备参评四星级的清溪大酒店,酒店的设施绝对上档次。参观商业街可以去清溪路步行一条街,那街上霓虹闪烁,两边商铺林立。参观住宅可以去新建的荷兰新城,富有异国风情。如果陈老要参观工业,我们镇的工业园区在全县也是数一数二的。现在主要的问题是,陈老先生这次衣锦还乡,一定要祭祖。可上哪儿去找陈老先生的祖坟呢?"
    杨镇长说: "这的确是个问题。陈老这次回家乡省亲祭祖,一定会祭扫祖坟,祭拜父母。镇上难道没人知道陈老先生的祖坟?"
    张主任摇了摇头,他抽了口烟,喷着白白的烟雾,说: "这恐怕不会有人知道了。"
    杨镇长转过头,对民政科刘科长说:"你们民政科马上组织一批人去寻找陈老先生父母的老坟,找到老坟后马上着手进行改建。还要刻字立碑。"
    民政科刘科长为难了: "镇长,都经过了这么多年,陈老先生家在镇上又没有后人,他父母的坟当初就没有立碑,草草埋葬了事,从来就没有人祭扫过。更何况陈老先生是国民党军官,就是有人想祭扫,那也不敢哪,更不用说每年清明的旧坟头添新土。用不了几年这老坟恐怕早就草长丘平,再加上以前多次平整土地,可能已经找不到这老坟了。"
     "找不到也要找,这可是关系到阵老先生能不能在镇上投资的大事。如果实在找不到,你给我想办法。这办法应该不用我教你了吧。总之,陈老先生还有十几天到,在陈老先生到清溪镇以前,你们民政科必须把这事情办妥。"
     "是,我明白了。"刘主任终于领会了杨镇长的意思。



                               (二)
    刘科长的担心其实是有道理的。大跃进人民公社成立那会儿,为了方便农田机械化耕作,县里要求各公社(镇)、大队和生产队平整土地,把散落在大田中的零星坟墩清棺填平,使土地连成块。那些清出来的骸骨集中堆埋,又后来建了墓区陵园,有后代的,小辈把先辈骸骨统一移到陵园埋了,并在墓前立了碑。找不到后人的无主墓,只能找个地深埋了。陈老先生的先父母就是当作无主墓深埋的。
    尽管如此,刘科长还是带了全科室的人冒着秋天的太阳找了两天。眼看陈老先生省亲的日子逼近,刘科长怕误了镇上的大事,一个人驾了福特车来到了陵园,在陵园大门口碰到了园长。陵园属于民政科领导,陵园园长姓王,他一见到刘科长,便把刘科长热情地迎进办公室,又是让座,又是沏茶,又是递烟的,忙得不亦乐乎。
     "大科长今天怎么有空到我们这儿来了?"
    刘科长在沙发上坐下,接过园长递过的烟,王园长连忙用打火机帮忙点燃。刘科长吸了两口,才开玩笑地说:"王园长,这陵园可是阎王爷管的,我这是无事不登阎王殿呀。"
    王园长自己也点了支烟,边抽边说:"有啥重要的事还让大科长亲自跑一趟,发个短信打个电话就行,何必有劳大驾?"
    "这事非同小可,在电话里也说不明白。"刘科长把才吸了小半支的烟按熄在烟灰缸里,端起几上的茶杯,用杯盖拔拉了一下浮在水面上的茶叶,轻轻呷了一口,从衣袋里拿出一张纸递给王园长,说:"王园长,在一个礼拜内你们要建出一个墓来,这是墓碑上要刻的碑文。"
    王园长接过纸条,瞟了一眼,说:"碑文也要在一个礼拜内完成,时间是不是太紧了。"
    刘科长白了王园长一眼,依旧不温不火地说:"如果来不及的话,那我就考虑是不是换人……"
     "别,别别。来得及来得及!"王园长连忙打断了刘科长的话,问道:"死者的骨灰什么时候落葬?"
     "没有骨灰。"
     "没有骨灰?空坟?"
     "什么空坟?里面随便什么骨头放上一些,猪骨狗骨都行,什么都不放也没有关系,反正不会有人来挖开看的。不过这墓的规格参照陵园里最好的。一个礼拜后我过来验收。造墓的费用由民政科专款拨付。"
     "这算什么墓呀?"王园长觉得有点奇怪。
     "不该问的别问,不该知道的别知道。这墓天知地知,还有你知我知。要是被别人知道了,小心你这阎王爷的位子。"
     "科长放心,决不会有别人知道,您只管一个礼拜后来验收。"
  
    一个礼拜以后,新墓修建完毕,刘科长看了十分满意,验收合格后,即向杨镇长汇报找墓建墓的过程。杨镇长挥了挥手打断了刘科长的话,说:"我还是那句老话,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只要把墓建好就行,只要陈老先生满意就行。"


                             (三)

     陈老先生终于在人们那望穿秋水般的目光中盼来了。年近九十的老人依旧身板坚挺,步履有力,一眼就能看出老人曾经是个职业军人。
    陈老是在县政协主席和民政局长的陪同下来到清溪镇的,并被安排下塌于清溪宾馆。稍息片刻,陈老便提出要去祭扫父母的坟。祭品早就由民政科准备好,几位领导便陪同陈老来到陵园,在墓前祭拜了一番。当地政府对陈老父母坟墓的修建陈老深表感谢。
    当晚,镇上在清溪宾馆的皇家苑豪华宴会厅为陈老接风洗尘。面对一桌子的山珍海味,陈老他没动几下筷子,倒是让服务员打来一碗米饭,说饱了,便起身告辞,"各位,不好意思了,几天来车马劳顿,我想早点休息。各位慢用 。"说完,陈老抱了抱拳,走出了宴会厅。
    镇长他们知道陈老已经这么一大把年纪了,不宜强留,便站起身把陈老送到门口。送走陈老,他们回到各自的座会上放开了吃喝起来。
    次日清晨,陈老在自助餐厅吃了个煮鸡蛋,就着酱菜喝了碗稀粥,便由张主任陪同来到清溪路步行街。这步行商业街的确不同一般,两边高楼林立,路中花红草绿,路边商店连片,路上人头簇拥。陈老看到眼前的景象,真不敢把这条现代化的步行街与江南古镇联系起来。他略有所思,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陈老,这就是我们清溪镇最繁华的路段,清溪路步行一条街在方圆百里都是出了名的。"张主任见陈老站着没往前走,心想,陈老先生一定对这商业街产生了兴趣,便热心地介绍起来。
     "在我的记忆中,清溪镇上好像以前没有这条路。这儿以前应该有条河,河上还有跑水上运输的木船,还有连接两岸居民来往的小石桥。我们小时候还在河中游泳抓螃蟹呢。"陈老幸福地回忆着,脸上浮出了微的笑容。
     "对对!陈老的记性真好,这儿以前的确是条叫做清溪港的河,前几年因为旧镇改造,镇上花了一千多万元,把这清溪港填平了,修了这条步行街。那时的一条河没多大用处,现在的一条街为镇上每年可创造几百万的税收,还带动了古镇的经济发展。"
     "河两也沿岸建造的宋代明代清代的古楼呢?"
     "拆了,建造了这些高楼,你看有多气派!"张主任想,小镇的变化如此之大,陈老见了一定高兴。
     "唉! 这条河可惜了。"陈老轻轻叹了一口气。
     "不可惜,我们镇上花了五千万,在东边又挖了一条河。这河现在是我们镇上的景观河。"张主任说:"陈老,我带你去看看新挖的景观河。"
     "谢谢张主任,不去景观河了,去看看镇上老街吧。我记得有食品厂,有當铺,有钱庄,还有沈家花园印家花园,有德兴馆,长兴馆,老虎灶茶馆店。镇北边还有宋代的法昌寺,寺里有铜钟铁佛石弥陀……"陈老回想着记忆中的一切。
     "陈老,你说的法昌寺在当年破四旧时拆了,铜钟炼铜铁佛炼铁,石弥陀也敲碎铺路了。镇上的老街也拆了,在原址上建造了具有荷兰风情的荷兰新城,新城里还有大风车、荷兰广场和荷兰式教堂。陈老是不是去荷兰新城看看?"
    陈老没有回答张主任的话,自语道:"真可惜呀,记忆中的古镇没了。"
     "还有。"张主任接口说:"我们在镇边上又造了一条三百米长的仿古明清一条街。"
     "我知道了。张主任,谢谢你的陪同,你们工作也忙,就不用再陪了。"
     张主任见拉不住陈老,连忙赶回镇里向杨镇长汇报。
     杨镇长不在,下乡视察秋收筹备工作去了。等杨镇长等人回镇,已经是下午三点以后了。杨镇长听到张主任的汇报,也急了,他们急忙赶到清溪宾馆。服务员告诉他们,说:"你们是来看望台湾来的客人吧,他老人家十二点以前已经退房结账走了。"
     "他走时说了什么?"杨镇长着急地问。
     "没说什么,只是问了一句,镇上什么地方能吃到本地菜?我告诉他,镇最东边有个清溪农家的小饭店,那儿有本地菜。"
     "快,马上去农家饭店。"杨镇长急忙转身走出宾馆大门,上了自己那辆奥迪专车。
     "老人家临走时留下了一封信,让我交给镇上的领导。"服务员从车窗缝内把陈老留下的信递给杨镇长。
    赶到农家饭店,没见陈老的身影,找到饭店老板娘打听。
    老板娘告诉杨镇长说:"两个小时前有位老人来这儿吃饭,点了份扣三丝,扣肉,腌笃鲜,一盆豆苗,还有一碗卷心菜咸酸饭(菜饭),边吃边说好,好。还说终于又吃到家乡的饭菜了。饭老人吃完了,还让盛了一碗,连同剩菜叫我打包。后来就离开了。"
     "陈老就这样离开了,什么话也没留下就离开清溪镇了?"杨镇长拿出了陈老留下的信。信没有封口,杨抽出信纸,只见上面写着十五个字,"我记忆中的千年古镇再也找不到了。"千年古镇四个字的墨迹有些花,好像是被眼泪打湿过。
    杨镇长拿着信纸的手有点颤抖,他一动也不动地站在哪儿良久,良久……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2 收起 理由
洛沙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孙青锋个人认证 | 2015-11-15 08: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耐人寻味
打赏鼓励一下!
心善筆生美  真情譜人生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qf1966062008
网易博客】http://qf19660620.blog.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海上清风 | 2015-11-15 14: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孙老师好,问候冬安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妖怪山 | 2015-11-15 14: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老师来玩啦。{:soso_e113:}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妖怪山 | 2015-11-15 14: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亮读。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海上清风 | 2015-11-15 15: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妖怪山 发表于 2015-11-15 14:31
清风老师来玩啦。

没人来我已经把文发执手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海上清风 | 2015-11-15 15: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妖老师,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洛沙个人认证 | 2015-11-15 18: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00.png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海上清风 | 2015-11-15 19: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徐玉虎 发表于 2015-11-15 16:51
古镇消逝了,逝去的还有陈老的灵魂。

古镇消逝,不知道是悲是喜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海上清风 | 2015-11-15 19: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徐玉虎 发表于 2015-11-15 16:51
欣赏清风的小说。

谢谢本家老师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海上清风 | 2015-11-15 19: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洛沙老师鼓励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古镇消失了,消失了的还有人的灵魂。文章思想性很深。保留古迹就是缅怀我们的先人,就是重温历史既往开来。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刘雪儿 | 2015-11-16 00: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到处都是新建的“古镇”,真正的古镇却很难看到。

拜读佳作,向老师学习!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刘雪儿 | 2015-11-16 00: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篇佳作已被《西部文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西部文学微杂志)第477期采编.手机扫一扫分享您的作品。


                   003615mpthryr8i3htz23g.jpg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海上清风 | 2015-11-16 08: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蓝海蓝 发表于 2015-11-15 22:11
古镇消失了,消失了的还有人的灵魂。文章思想性很深。保留古迹就是缅怀我们的先人,就是重温历史既往开来。

谢谢天蓝老师,问候冬安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海上清风 | 2015-11-16 08: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刘雪儿 发表于 2015-11-16 00:44
现在到处都是新建的“古镇”,真正的古镇却很难看到。

拜读佳作,向老师学习!

雪儿老师好,请安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海上清风 | 2015-11-16 08: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刘雪儿 发表于 2015-11-16 00:44
此篇佳作已被《西部文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西部文学微杂志)第477期采编.手机扫一扫分享您的作品。

谢谢雪儿老师鼓励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