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立即注册(中文)
首页
Portal
开通VIP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搜索
搜索
要闻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纵横
文学资讯
文学杂谈
民间传说
文学
匾牌文化
报告文学
民俗风情
电影剧本
笑话故事
心情日记
特色
西部传奇
西部旅游
西部美食
西部书画
乡村振兴
三言两语
站务
新人报道
文学期刊
作家风采
官方公告
站务处理
活动中心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西部文学
»
论坛
›
西部文学
›
散文随笔
›
【子在川上曰散文】民以食为天系列随笔之野蜂和蜂蜜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子在川上曰散文】民以食为天系列随笔之野蜂和蜂蜜
[复制链接]
962
|
2
|
2015-12-3 14: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野蜂和蜂蜜
对于我们这些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土家人来说,虽然日子过得很清贫,但是空气却很明净,山青水绿。屋前屋后,地里田边,天天都是鸟语花香。从二月的樱桃花到十月的金菊,每天都有不同品种的鲜花凋谢,每天也有不同的花儿盛开。就连在北风怒吼,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如果一不留神,走入某一个背风的山坳里,你甚至会看到一些本来应当在三月盛开的野花,现在正向你怒放着。
有了鸟语,有了鲜花,当然就少不了在花丛中辛勤采蜜的野蜂了。小时候,我们到山中放羊,在山林里砍柴,在地里摘菜,在果树上采摘水果,身边总是“嗡嗡嗡”地飞舞着很多的野蜂。大人和小孩,基本上对于身前身后飞舞的野蜂,是无视的,该干嘛还是干嘛。你不理它,它也不会主动攻击你。何况我们土家的木楼上,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些自制的蜂桶,里面养着屋主从山中收集过来的野蜜蜂,一些技术好的山民,甚至养有十多桶野蜜蜂。每隔个十天半个月,就可以从里面割出十多斤蜂蜜出来,给家里的老人和女人享用。
山中的野蜂有很多种,我们那里最常见的野蜂有葫芦蜂、野山蜂、土蜂和我们经常收集回家酿蜜的野蜜蜂等四种。葫芦蜂个大体健,修建的蜂窝小的如脸盆,大的如水缸。这种蜂攻击性强,毒性猛。蜂窝大部分搭建在山中,有时候我们在山中砍柴,不小心碰到它们了,它们群起而攻之,成千上万的野蜂狂追我们好几里路,严重的会把人螫死,轻的也要回家躺上几天。当然,也有葫芦蜂把蜂窝建在屋脊上或者屋檐下的,方圆几十米的地方,人不能靠近,家里好不容易收集回来的野蜜蜂也被他们咬死了,或者赶走了。严重的,甚至把猪圈里饲养的肉猪都给螫死了。每当事情严重到这个程度时,屋主就先把家人送到了亲戚家,然后穿上硬牛皮做的衣服,披上蓑衣斗笠,带好女人做的面罩,举着浇了桐油的火把,战战兢兢地爬上木梯,冒着生命危险去烧掉蜂窝。这种葫芦蜂的报复性特强,即使你烧掉了蜂窝,家里一个星期之内也是不能住人的,它们会不断飞回来复仇,直到它们另外找到了地方,重新安置了新家。
野山蜂体型稍小,修建的蜂窝也小,小的鹌鹑蛋大小,大的如鸭梨,毒性也没有葫芦蜂那么大。我们小时候在山中砍柴放羊,经常以打野山蜂的蜂窝为乐。一个野山蜂的蜂窝,小的只有几只山蜂,大的有几十只山蜂。我们砍来一根长长的木棍,偷偷的靠近,瞄准,用力一下子就敲下来了。然后丢下木棍就跑,专找灌木丛钻,钻进灌木丛后就趴在地上一动不动。野山蜂在头上盘旋了一会儿后,如果没有发现我们,就泱泱地飞走了。当然,也有没跑到几步,就被野山蜂追上了,螫得鼻青眼肿的时候。
至于土蜂,体型和葫芦蜂大小差不多,它们不建蜂窝,主要在树干上,木楼的柱子上或者是土墙上打洞居住。它们很少群居,总是单独行动。不采蜜,主要靠打劫野蜜蜂的蜂蜜为生。一桶野蜜蜂,里面只要进去了两只土蜂,那桶蜂蜜基本上就没有了,蜜蜂们或是被咬死,或是被迫飞走另觅地方了。所以,养蜜蜂的人都害怕土蜂搞破坏,一旦发现了就会穷追猛打,赶尽杀绝。
野蜜蜂个小,一般不螫人。一群蜜蜂,有一万多只到两万只左右。但是,蜂群里只能有一个蜂王。如果出现了两个蜂王,这群蜜蜂就会分家,其中一只蜂王就会带着一部分蜜蜂离开。蜜蜂是最勤快的物种。每天,小蜜蜂们都在不断重复地飞进飞出,忙着采花酿蜜。一只蜜蜂每天飞行的距离都在百公里以上,他们每次采完蜂蜜回来,在蜂巢里逗留的时间也就是那么几分钟。如果它们外出发现了极好的花源,就会回到蜂巢前高兴地跳起了“8“字舞,其它的蜜蜂看到了,就纷纷赶了过去,一个个满载而归。
由于老爹是个江湖手艺人,一年之中,没有几天在家里,根本没有时间打理蜂群,所以我家里一直没有养蜜蜂。但是,邻居家里都有养蜜蜂。我经常看到他们戴着草帽,小心翼翼地爬上木梯,打开盖子,取出密密麻麻,爬满蜜蜂的蜂页,割蜂蜜。那种野蜜蜂酿造出来的土蜂蜜香气在山风中,飘出去好远好远,让人垂涎欲滴。
每个养蜂人的楼上或者檐下,都多准备了一个空蜂桶,这就是为那些分家出来的蜜蜂准备的。我好几次看到分家出来的蜜蜂,自己飞到了空峰桶里面安营扎寨。只是我没有随他们去山中收集过野蜜蜂,不知道他们是怎样收集野蜜蜂的。
我记得初二的那年,我们正在教室里上物理课,物理老师是个姓唐的老头。当时,我坐在靠窗户边的座位上,窗户外就是一棵五米高的大梨树。突然,窗外喧闹了起来,飞来了一大群野蜜蜂,“嗡嗡嗡”地叫着。唐老师就停止了上课,走了过来朝外看。只见那群蜜蜂越飞越低,最后抱成团落在了梨树上,黑呼呼的一大团,有大脸盘那么大,“嗡嗡嗡”地鸣叫着,蠕动着。
唐老师大喜,立马小跑步出去。一会儿后,我们就看到他头上戴着一顶草帽,手中拿着一顶草帽走了过来。一边走,他一边往手中的草帽里涂抹着红蔗糖稀。走到梨树下,他仔细观看了几分钟。又回去搬了一把椅子,拿了一把小刷子过来。他把椅子放在树下,拿着草帽和刷子站在椅子上,把手中的草帽慢慢地靠近叠得严严实实的蜂群,然后,用刷子轻轻地刷那些蜜蜂。一些蜜蜂飞了起来,另一些蜜蜂被他刷到了草帽里,依附在草帽上。他不停地反复刷着,半个小时后,所有的蜜蜂都附在他的草帽上了,那些飞起来了的蜜蜂也不飞了,吸附在草帽下面。
他小心翼翼地捧着草帽,对闻讯赶来的校长说:“这窝蜜蜂真多,有五六斤呢。下午我就不上课了,回去安置蜜蜂。麻烦你帮我调整一下课时。过一段时间后,我就送蜂蜜给你们尝。”然后,喜不自禁地送这群野蜜蜂回家了。
大约是初一那年的春天,村子里出现了几个用长长的木架子车,拉着方方正正的蜂箱的养蜂人。他们养的蜜蜂很多,每个人都养有四五十箱蜜蜂。在一个地方停留几天后,再换另一个地方。他们每到一个地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只蜜蜂,每天“嗡嗡嗡”地鸣叫着,飞进飞出,特别热闹。
只是村子里的人不屑一顾,说他们养的那种蜜蜂是洋蜜蜂,酿造出来的蜂蜜跟红糖水一样,稀稀的,没什么营养。那里比得上我们自己的土蜜蜂,酿造出来的蜂糖黏黏稠稠的,都不流动,要用勺子和筷子才能盛到碗里。还说只有我们本地的土蜂蜜才算是真正的蜂蜜。
这倒是没有吹牛。我们家尽管没有养蜜蜂,但是隔三岔五,老爹总会用一些酒瓶装一些土蜂蜜回来,放在家里,让老妈给我冲水喝。有一次,老妈上山干活去了,我偷偷地打开了柜子,取了一瓶蜂蜜出来。打开盖子,我把瓶口对准饭碗,怎么摇晃,怎么拍打,那些乳白色的蜂蜜总是粘在瓶子里,一滴都没有流出来,我急得直咽口水。后来,我找了一支筷子,在里面搅了半天,好不容易搅出来一点点,才勉强解了一下馋。
在我们山里,断奶之前的幼儿,是不允许吃蜂蜜的,说是吃了容易发病。而最适合吃蜂蜜的是老人和妇女。蜂蜜抗衰老,能够迅速消除疲劳,改进睡眠,修复肝脏,护肤美容,抗菌消炎,提高人体免疫力。至于润肺通便这项功能,则只有我们山中养的土蜜蜂酿造出来的蜂蜜才有,洋蜜蜂酿造的蜂蜜是没有这种作用的,
小时候,听村里的老人们讲故事。他们说,在以前没有修公路的时候,村子里的人经常要挑着山里的土特产桐油,翻山越岭到湖北渔阳关换取食盐、布等生活用品,叫做挑脚。挑脚夫来去都要经过猪*牯街和铜柯寨。离猪*牯街没多远,有一座大山,铜柯寨就在山顶上。在山中间的一个比较陡峭的悬崖峭壁上,由于该处背风,一年四季都开满了繁花锦簇的野花。无数野蜜蜂在上面“嗡嗡嗡”地飞舞着,忙着采&花酿蜜。一部分蜂蜜顺着光滑的石壁溢流了出来,流到小路边上一个天然的石槽里。那个石槽只有一个小碗那么大。挑脚夫来去的时候,都喜欢趴在那里喝蜂蜜,怎么也喝不完。
那个时候,我们村的李老汉还很年轻,他嫌石槽太小,就从家里带去了锤子和凿子,想把那个石槽凿大一点,给家里的老爹老娘也捎点蜂蜜回来。结果石槽被他凿大了,但蜂蜜却从此之后也不再流了。
老人们每次讲到这里,总是看着我们这些小孩,陡然提高了一倍的音量,异常严肃地说:“我们吃的、喝的、用的都是老天爷的恩赐,是神仙赐予我们的礼物。但是,我们不能得尺进丈,贪得无厌。如果贪得无厌,老天爷就会反感,就会收回原本赐予我们的东西,让我们什么也得不到。所以,你们要时时懂得感恩,要时时懂得知足。”
蜂蜜
,
散文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相关帖子
•
【从容 散文】游泳
•
【热爱生活散文】《我的父亲》
•
热爱生活的散文《公爹老了》
•
【“秦晋杯”西部文学孝德文化征文】生离死别忆慈父
•
【红米饭散文随笔】父亲
•
【西部老土散文】他还是你的菜吗
•
【西部老土散文】香港随想
•
【西部老土散文】高小毕业
•
【铁石散文】又闻知了声起
•
【石墨杨散文】 细品茗慢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运涛
个人认证
|
2015-12-3 15: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问好作者。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清泉东风
|
2015-12-3 16: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不能得尺进丈,贪得无厌。如果贪得无厌,老天爷就会反感,就会收回原本赐予我们的东西,让我们什么也得不到。所以,你们要时时懂得感恩,要时时懂得知足。”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中文)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子在川上曰
172
主题
196
帖子
885
积分
VIP会员组
VIP会员组, 积分 8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5 积分
VIP会员组, 积分 8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5 积分
积分
885
加好友
发消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纵横
匾牌文化
报告文学
心情日记
民俗风情
电影剧本
打赏公示
图文推荐
西部文学首批百名金牌写手重磅新鲜出炉
2022-01-17
西部文学关于举办【战疫情、献爱心】征文活动的通知
2020-02-03
西部文学关于缴纳网络维护费的通知
2022-11-18
【新年贺词】一元复始,西部文学再出发
2022-01-31
【洛沙随笔】斯人已逝,英才永驻
2022-02-10
热门排行
1
一起来!选出你心中的2022年年度“最佳优秀作者”
2
【洛沙随笔】斯人已逝,英才永驻
3
西部文学关于缴纳网络维护费的通知
4
西部文学最优秀作者荣誉证书下载处
5
【龙竹武诗词】快乐退休
6
西部文学首批百名金牌写手重磅新鲜出炉
7
【新年贺词】一元复始,西部文学再出发
8
【重磅提醒】西部文学作者发布文学作品十不准
9
西部文学以“戏曲抗战”为题书写,弘扬西安易俗社抗战...
10
【洛沙情理散文】耄耋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