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杭盖 于 2014-10-7 21:51 编辑
古代易经文浅谈(自悟) 伏羲氏创《易经》。 《易经》之始为太极,太极为宇宙最原始的状态,阴阳结合,是一个混沌的整体。自觉应该像晃荡之后的鸡蛋,蛋清蛋黄容在一起。伏羲氏感悟宇宙万物都由互对互补的两种因素组成,于是太极有两个构成因子为两极。两极为阴阳。阴阳互动达成宇宙万物的平衡。太极图中可看出,阴阳是流淌的,不是静止的。这种动之间互相牵扯,达到静的状态,维持这一种稳定。由阴阳的因素能把围观和宏观互相相通。 我们要研究宇宙,研究广大的系统,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物观察体会。因为无论大小都在围绕着阴阳互动而运作。在物理学中,被称为系统。是速度,力,能量之间的转换。而易经中称为阴阳运转。例如天文中,重星的相互运转和制约,我们在微观世界分子原子电子中也可以想象。伏羲氏一定是一个有着非常敏感的神经的人。他通过超长的洞察力感悟力以小见大,从自然中微小的食物体会到自然的奥秘。他通过这种万物遵循的变化演画出太极图。太极图很神奇,极尽智慧。伏羲通过一些自然现象依附这种阴阳的变化而为古代的人民进行占卜。而太极到两仪到四象到八卦,觉得应该是伏羲根据季节气候的转变得来的灵感。因为在五千年前,没有科技没有文字,人类最直观的感受只能来自自然。整个的自然就是太极。冷暖为阴阳。四季为四象。伏羲氏一定也感受到如果只是为四季的话中间还有冷暖的过度的状态,至此,才见伏羲氏的智慧无穷,他通过自然界的各种自然物体,由四季演八卦。数字一直是自然存在的密码,伏羲氏感悟到并推算出。其实并不是伏羲氏创造易经,而是他发现了自然的秘密而以易经为阶石为人类解答之。 周文公由八卦又推演六十四卦。此时社会已经进步,趋近于完整的社会体系。周文公恰好面临与商纣的战争。周文公本喜欢研究学问,当时虽然社会进步,但是相信当时的人民在生活中一定还是依赖于伏羲氏的易经,但是社会已经复杂,很明显伏羲氏的一些占卜一定显得不足或者单一。这很正常,任何一个时代在进步时上一个时代的产物都会变得单伐。于是周文公继续沿着伏羲氏的思想而推出六十四卦。他也了解到了这种来自于自然的神秘轨道。他把这种变化应用于战争和生产中。 在孔子时期,孔子学问高深,社会已经进化到更复杂更完善的体系。孔子在大量的史料记载和文献中被《周易》而震惊住了。他一定深深的感叹《周易》的深远无限。孔子发现这种自然的密码不止应用于战争和生产中。原来宇宙万物有形的无形的都遵循这种易理。易经可以治家治国可以修身齐德。他为易经填写十翼。希望可以把易经的文化发扬光大。 《易经》被世代传送,应用广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就因为如此易经变得扑朔迷离。人类的思想越是复杂,易经就变得越加神秘和深奥。其实我觉得大家应该退出自己思想的挂碍,从最原始的角度出发,易经帮我们破解自然的密码。找到万物事态发展规律。不同的人通过相同的密码破解不同的自然和事物。其实这也可以用易经中太极来解释这种现象,简单和庞杂本就互助互补。刚开始研究之时可能深奥和玄妙,当阅读最深破解越多的时候会醒悟原来这一切都是如此简单的道理。然后再由简单去解释运用更庞杂的事情。这的确是太极的变化。 已经用自然最简单原始的道理揭示宇宙诸多百态。人心有多庞杂,自然有多玄妙,它就有多深奥。此生彼长,这样的道理。 我只是自己的观点和感悟,因为我并没有将它读完。只研究乾坤二挂已经是深远无限。彻悟良多。后面的六十二卦,正慢慢感悟。也许那时候说的话就不是今天说的话了。这一切都是在变动之中的。 ——很久以前的文,我看《易经》极慢,那时候看到乾坤两卦,如今已经到了讼卦,仿若是时间里的一种游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