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菡萏 于 2015-12-31 15:31 编辑
很早就想为章国梅写篇小文,因为除了文字,她本人的故事足以感人,一直没写的原因是觉得过于沉重,幸好有这么个机会,可以说两句。
她的《履冰者》一直就放在我的床头,没事翻下,觉得非常舒服,波澜不惊的叙述很适合一个个宁静的夜晚。当黄主席把她的《鱼的记忆》和《齐大海事件》发过来后,我是边看边哭的,非常感动!所以说所有的评语都是苍白的,都没一篇好的作品来得实在,它打动了我,让我对一些事物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她用她的视角矫正了我的视角,软化了一个读者的心脉,这就足够了。
先说下章国梅其人。章国梅,我是十月份,在一次笔会上认识的,一个很干净很安静的人,一直细皮嫩肉,和风细雨地坐在那。她曾用手机把她丈夫和女儿的照片拉给我看,女儿可爱,丈夫英俊,很令人羡慕的一家。我也询问过她的生活经济状况,她也直言相告,但并没说变故。实际那时,她已独自前行,一肩挑起很多,只是我们不知。与她的交谈是零碎的,她说她的丈夫是名外科医生,对她体贴疼爱,是世俗和她之间的挡板,因此她不用操心,可以静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她说她白天工作,夜晚写作,12点之前没睡过,腰间盘不好,为开这次笔会加了不少的班。我能看出她的不易和淡淡的哀愁。笔会最后一天她发言时,情绪波动,数次中断,那时,我只浅薄地认为她是对文字的挚爱或劳累所致,没理解她说的人生有太多不可预见性。
后来,我曾花两个小时浏览她的微信,看到她在那怀旧,晒婴儿肥和空气流海。说第一支玫瑰是18年前谈恋爱时爱人送的,那时刚上班,只够买一枝的钱,后来年年忽略,想着以后再也没有,但今年情人节却意外收到一大捧,是爱人托弟媳送来的。其实那时她的先生已不在了。她说爱人在哪,哪就是她的家,她拖着很大的行李箱,像男人样赶火车,往返于荆州、武汉、公安三地。她说她因过敏,爱人包揽了家里拆洗被褥铺床全部的活。她说她一下班,就有人喊老婆吃饭了;她说春节时,爱人端着茶杯坐在阳台教她干活,从擦皮鞋、拖地到摘菜、做饭,一样样细细教来。那时她想再也不写作了,只想静静地做个好妻子,永远与其相守。只可惜,任她百般挽留,还是弃她而去,剩她一人独自蹒跚;她说爱人办公室的电脑还开着,每次走过,都恍若他坐在那理病例;她说作为公安的媳妇17年第一次踏进了菜场,现在每天天不亮,别人还没起床就去买菜,怕熟人看到自己的眼泪。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妻子深深地怀念,也知道他们是一对恩在前,爱在后的夫妻。丈夫为了妻子的写作,肩负起了一切又从容安排了一切,妻子在他走后,亦独担了一切,同时也知道一个业余写作者的不易,简直是在抢时间。
我们再回到她的小说。实际文字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谁也创作不了它,只能创作自己,在什么人手里就呈现什么色泽。文字通过我们的手,有了生命的质感,具体的灵魂,是思维的一种呈现形式。我们写文就是写人,写自己的脉率。所以喜欢章国梅这种原滋原味地提纯,喜欢她干净从容的叙事风格。语气缓舒,笔调细腻,淡而有味,轻中蕴厚。摒弃奢华后,像黑白镜头,更能聚焦精髓,拉近阅读的距离。记得她在《齐大海事件》里写三女婿时,用了“不太顺溜“四个字,就把外遇一言概之,简洁俏皮接地气,非常到位。
《齐大海事件》这篇文章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也是视角非常独特的一篇文字。语言是可以杀人的,虽无形却是利箭,只是放者不知,也无关法律。齐大海死了,无人买单。这个平时勤勤恳恳,谨小慎微的老者想用死证明自己的清白。清白了吗?没有!说不清也道不明。如果警察未闯入,他提裤走人,足见高尚。若就范,如再来呢?不可深想,人性毕竟是复杂的,但不至罪该万死,这是确定的。只是人们的思维出现了故障,历史上的文人墨客,政要巨贾可以屡有染指,但到一个老百姓身上却没了包容性,可见道德只对一部分人开放,势利也终是人性的一部分。生活需要真实的还原,而不是通过世俗自我的目光定位,这是我们要思考的。这篇文字贵在唤起人们心中的悲悯,视网膜的软化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闪烁人性的光辉,这是最主要的。章国梅做到了,那她就没枉自为文为人。
《鱼的记忆》同样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是作者特意为自家先生量身打造的一篇。题目轻飘,叙述却是冷静的,如画外音缓进旁出。面对这样的解读,我们不得不退后一步,保持静立的姿态,这是一种敬畏,但触手皆是温暖。这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像报告文学,但艺术的含金量颇高。作者用逝者的口吻,男性的角度诉说生死的交汇,阴阳的纠葛。视角是糅合掺杂的,既有生者的感悟又有死者的知觉,移步换景,针脚细密。它告诉我们,真情是割不断的。爱,绝不盲从,是有理由的,因品质而美好,因无私而高贵。主人公是个好人,家中体贴,单位踏实,是一个能一千块钱治病,绝不开一万块钱药方的优秀医生,是一个有着道德底线和良知的知识分子,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敬爱。妻子是个好妻子,发疯样的筹钱,战士样的辗转,甚至为微波炉、卫生间这样的小事泼妇样的争吵。那还是自己吗?那个被丈夫养在温箱里的孩子呢?作者给自己面前竖了面镜子,镜子里诸多元素在撕扯,而冷静后,唯有默默打扫战场。
细节生动温情,黑暗中伸过来的手,无声地擦去母亲眼角的泪,是那么熟门熟路,就像长在妈妈的心中。退休后的公公为孙女的学费,又续签了一年合同;爱子心切,起初怨骂,后又融洽的婆婆。不辞劳苦一直陪床的朋友,从周边赶来,平素不曾往来的同学们。好多好多,还有单位的关怀,每位职工绵薄的爱心,是这些汇成了滔滔江河。这篇小说,是发散形的,从卿卿小爱辐射出周边大爱,从死的无奈映照出生的光辉,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是温暖的,这也是我们爱它的理由。
两篇文字都关乎生死,第一篇凄凉,第二篇温情,但千斤若羽,写来从容。第一篇写出了人性的冷漠,思维的僵化;第二篇描绘了人情的温达,亲情的赤诚。如果说美中不足的就是《齐大海事件》末尾力度稍显不够,说服力偏弱,但这种转弯着实不易。对于文字,我们每个人都有个自愈进步的过程,文字的深度广度是慢慢开发的。相信只要她一直写着,一定比今天更好。衷心祝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