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层林尽染 于 2016-4-22 14:56 编辑
文/陕西 肖吉萍 又值一年清明到来时,我的内心对自己所有故去的亲人们,都充满无限的怀念。他们每一个人的音容笑貌,与生前的点滴,不时的闪出脑海,如同电影镜头回放在记忆里。 近日梦里似曾相见,醒来便无了睡意。特别是伯父,我唯一的伯父,更是我没有见过面的伯父啊!他让我思绪纷飞,心灵不得宁静,那一幕幕重现脑海...... 伯父对我来说,脑海里,是没有印象的“印象”。这样说,是因为那只是来自照片上定格的形象;情感的纽带与体味,只有那珍贵的三封回信。 我的伯父与父亲,他们没有姐妹。从照片上看,他们弟兄俩长的不太象。父亲一生清瘦,是长脸型;伯父略胖点,年轻时更胖,是国字脸型,浓眉大眼,五官非常端正,可以说是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伯父与父亲生活在一起时的故事,我几乎不知道。这和伯父早年去了香港有关。 我小的时候,父亲在秦岭以南的山区县工作,一年探亲才回江南一次,且假期短暂。我那时还是个小孩子,父亲不可能与我谈起伯父。稍大点,家有“海外关系”的,在各种“运动”客观现实中,那更是不敢提起!因此,我不知道自己还有个伯父。 改革开放后,党的各项政策逐渐放开,特别是统战政策,随后也慢慢的放开对港、澳、台同胞与大陆亲人来往的政策。父亲这才敢托人在老家打听,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79年下半年,伯父终于有了消息。在他们分别四十年里,相互渺无音讯,在有生之年,还能找到伯父,父亲非常感慨而激动! 老弟兄俩开始有了通信,相互寄了照片。从照片上,我终于见到了伯父;伯父也见到了我们一家人的形象,他和我们一样,激动,高兴,并期待早日相见团聚。 当时按照出境手续,一年只有一次回乡探亲的机会,于是老哥俩商量。定在次年的春天在祖籍广东老家相见。 次年的四月份,父亲带上小弟顺利前往。 父亲的那次回去,也是离开祖籍几十年后的第一次回去。父亲回来后,带回伯父馈赠的一台“日立”十八英寸彩色电视机,那时在县上,除了单位上有那样大的彩电外,私人家里是没有的,因此我们家在拥有了的同时,也引来无数人的羡慕和热议。父亲同时还带回伯父送的一架135型“傻瓜”旧相机,与好多彩色照片。照片全是与伯父及其他亲友们相聚的镜头,从照片上我分享了他们相见的喜悦与快乐。那时在我们小县城来说,个人拥有彩色照片的,几乎没有,因此大家都非常新奇。我们也把那相机,称作是“彩色相机”,父亲也以此相机为自豪,闲暇出外或上街,总是带着,碰见熟人或朋友,就给其拍照;有来家里玩的,也是必照,但我们却不知道,那彩色照片,是因彩色胶卷所为,并不是相机而为。但每次照完一个胶卷后,父亲都要远寄广州去洗印,内地很少有此业务,因此当年父亲为此花费不少,但他却非常开心,乐此不彼。 在照片上,我也由此认识了我的众多亲戚。父亲也开心地告诉我:伯父说了,明年此时,他要来咱们这里探亲,到时你们都可以相见了。哦,我听了非常开心,只是期盼那天早日来临。 父亲给了我伯父的地址,我终于可以与伯父通信了。 当我怀着忐忑不安且激动的心情,给伯父写下第一封信。那时寄信,得买带“航空”二字的信封,邮资也贵点。当信发出后,我就掐指计算着信件来回路途的时间。我等啊等啊,伯父的第一封回信终于来了。只见那信封是白色的,且是伯父单位的公用信封。听父亲说,伯父的职业与他一样,也是在单位做财务的。那信封上的地址印刷,不象咱们所熟悉的那样,在信封下方,而是在左上方,且中英文都有。中间空白处,写下我的地址及“萧吉蘋女士玉展”。那封信一到单位,立刻引起大家的兴趣,由于那时大家通信,信封上均写的是“某某同志收”的字样,大家没见过这样的礼仪之称。我当时也感,伯父是我的长辈,怎么还那样的礼貌称呼呢?且名字还是繁体字,因此也倍感新鲜。不过,在祖籍,我们的姓氏是没有简化“肖”字的,所有祖籍亲戚来信,均是书写繁体“萧”字;那信封的右上角,贴着一枚印着英国女王头像、蓝色底子的邮票,票面下方左边是“港香”;右边是“角叁”,汉字下边是英文,汉子均是自右往左排列法。我顾不上欣赏,急切中打开信封,但那信封不是从顶头上拆封的,是反面四角折回的那种,但我的急切,拆坏了信封,现在想起多少有点遗憾! 拆开后,赶紧打开信纸,就两张,且很薄。信纸格式是竖行的,所以伯父的文字,也是由右往左竖着写的,开头的“吉蘋姪女”四个字,足以看到,身为炎黄子孙的伯父,对国文的运用很是讲究,信里很多字也均是繁体字,好在我都认识。伯父表达了,他收到信后的欣慰之情,以及看到照片的开心。信中写道:看见你们及姪孙女的倩影了,你长的端庄漂亮,孩子长的活泼可爱,你等之家庭定必幸福快乐!我亦感欣慰!让我也感受到了来自长辈的关爱之情。 后文讲述了他自从动了手术后,身体恢复的情况,以及叮嘱我要多照顾父亲与小弟,并表达了牵挂小弟之情;还交待了寄出包裹内的衣服与皮鞋等件数。那些东西都是要交海关税的,我记得最清楚的是,皮鞋是与价格等值的税费;伯父还强调:如需何物,可来信告知,我或扵明年三四月份间,前来探望你等,到时即可带来,可省回关税。第二页仅一行文字:今后多点写信来我,以慰老怀!我瞬间心底腾起一种暖流,是那种亲情般的暖流,字字代表着伯父恋亲的情感,温暖着我的每一个细胞和神经。我深切的知道,伯父独自一人生活,倍感孤单。在晚年能找到至亲,他能不开心吗?他是多么希望我常能给他写信,以获亲情。这点心愿,我是一定能做到的。 第二封信,是八月二十八日写的,大体意思有几层:一是,看见我寄去女儿的照片,表述道:感觉孩子长的个子高,所寄的衣服是否小了?等你父亲去时,再给孩子买几套带回来。二是,听到小弟因“阑尾炎”手术后,学习有所耽误,他非常着急;“只要小弟能勤奋补习,有你在身边督促,定能追上。”三是,“我的身体已渐康复,精神亦佳,勿悬念为盼!”因为伯父夏天也因“阑尾炎”做了一次手术,我想,难道伯父与小弟的病情,都会是那么一种血缘中的巧合吗?四是,伯父知道了我们家当时的近况,感到很是高兴,“只要你们一家人幸福快乐,我在外亦觉欣慰!”五是,告诉我“你堂姐早年就迁居美国纽约,并生有两子。”还说了他两个外孙的姓名,并随信寄来,我姐姐与孩子们的照片,还有他与伯母、姐姐在酒店晚餐时的合影。内容虽然直白,没有过多的思念修辞之句,但却透露出对我们的关心、疼爱与思念。 第三封信,也是伯父的最后一封信。那是写于九月二十三日的。主要内容是,因我寄去的照片中,有一张是我身着两身不同款式的连衣裙,发型也不同,却照在一起的照片,因此伯父写道:一张双人的其中一位是谁?样貌很相像,是你一人所拍吗?让我感到伯父很喜欢,我也深感亲切。紧接着写了香港的天气情况,“现在秋天,气候仍徘徊在摄氏表三十度至三十二度间,天气仍很闷热。”还写道,“收到你父亲的来信,知会了十一月间来港,不胜欣慰!到时,我们兄弟又可相聚一起,多么的高兴,惜你等不能同来,深感遗憾!只有我明年来和你们见面吧!”让我感到伯父文字里,一直透露着牵挂与惦念,一直表达着想急切见到我的心情。还叮嘱我“你们不要挂念我的身体,你自己要保重,切勿操劳过度。”最后落言“余后见面详谈!”亲情的纽带,一头在伯父那边,一头在我这边,遥距千里,情深意长。封封来信,浓浓亲情,点点滴滴,融入到我们相互的思念与期待中! 日子就在等待中度过,可十一月的一天,父亲回来,噩耗随到,他言:“你伯父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了!”当时我对那突如其来的消息,一下子就懵了,“是真的吗?咋会这样啊!”我急切地问道,眼泪一下就溢了出来;父亲神色非常凝重,那一刻,看着老父亲的苍老憔悴,别样的酸楚不觉涌上心头,亲情的纽带瞬间断裂!我抽泣着,真想不明白,老天怎能那样无情啊!父亲叹声道:“无奈身边当时没人,等人发现,送去医院,已为时过晚!你伯父走的太突然了!我得赶紧催办出境手续,去香港奔丧!”因为本身父亲就在等待赴港探亲的手续。面对突然的变故,我与父亲都显得难过而焦虑,沉痛而遗憾!我仰面长叹:苍天啊,你为什么不开眼啊!难道不眷恋我们一家这种难得的亲情吗?你只给了我们半年多短暂而欢乐的时光,为啥就不能把伯父的生命给于延长呢?让我们彼此相互见上一面,使亲情得到最大化的释放,让二位老人,在有生之晚年,能经常通信交流,延续兄弟情分,以弥补四十年欠缺的手足情。所以我抱恨老天......但在悲痛和回味中,却又感到老天似乎算是开了点眼,总算在伯父有生之年,与父亲、小弟相见相聚了。对父亲而言,多少是点慰藉。伯父与我失去了相见的机会,他老人家也一定深感遗憾。但确实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我赶紧做了三个黑纱,父亲和我及小弟均戴在了右胳膊上,以示祭悼!我和小弟一直带到“七七”结束,我们不能去奔丧,就只能以这种方式寄托哀思!呜呼哀哉! 那年县上公安部门,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与人性关怀,派出专人陪同父亲,直接去省上办理相关手续,让父亲尽快出境奔丧,令我们全家感动!那次我也陪同将父亲送行到飞机场。 此生我与伯父,就只有三封信的缘分! 我们情感的交流,也只限于那三封信之间。那时电讯不发达,所以我们相互连声音都没有听到过,这不能不说是现实的残酷!但伯父的爱,我会永远铭记在心中!用唯心论来解释,我们伯侄之间,此生定时“无缘相见”!但谁知,伯父生前没能来山区看望我们,却命中注定,他的灵魂要与父亲一起相伴,长眠在那个山区的小山坡上,永远,永远...... 每年的此节,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拿出伯父寄来的几张照片与那三封信,看着伯父慈祥而严谨的面容,我感到很亲近;看着那薄薄的、有点发脆的四张信纸,我便小心翼翼地打开,默读着那浸透着伯父亲情般的疼爱、期待与思念的文字,我的心底深处,便会去体味、去感受那血浓于水的亲情,那一刻,我潸然泪下。 几十年过去了,除了在博客里为伯父写过怀念文字,从未发表过正式文稿,今年“清明”到来之际,我却非常想为伯父写点什么;也给自己留点念想,文字的絮叨,也是让孩子们从此文中了解这段家史。 愿天堂的伯父与父亲相聚快乐、永远!
写于2016年清明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