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运涛 于 2016-4-22 09:07 编辑
这些年,我在异乡的厨房里,烹调着异乡的饭菜,却不知道,我正一点点疏远家乡饭菜的味道。在某个黄昏,伴着往事,那饭菜的味道便跳出来了。有些饭菜我按照回忆去做了,却感觉不到那种味道了。有时想起了某种吃过的饭菜,却忘记了它的做法。
在巴山秀水间有我最爱的故乡旬阳,那里群山环绕,绿水常清。正是应得了这山清水秀的优势,旬阳的女子个个俊俏秀丽,从小跟着母亲日熏目染,烧得一手好茶饭。旬阳人爱吃酸,有一个流传最久的说法:“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
在旬阳人的家里,每家每户都会备下一个盛酸菜用的大缸。大缸是从过路客那里买的,细心人家的大缸,已经用了几代人了。在旬阳,看一个女人贤惠与否,常常是看她家大缸里有没有足够的浆水菜。对于爱吃酸的旬阳人来说,简直没法容忍家里短了浆水菜。贤惠的女人们,很懂得打理自己家的浆水缸。总会在快要吃完的时候,添加新菜。最常见的做浆水用的菜是大兜儿菜,也叫盖菜。一入冬就开始下苗,然后是分苗栽种。我家经常将盖菜栽种在冬天空了档的麻园里。因地制宜,施过几次农家肥,盖菜涨势迅速。女人们将盖菜摘下来清洗干净,晾干水分。将大缸里剩下的浆水舀出,将烫好的盖菜放到大缸里,再将浆水淋上去。这浆水必须要,是引子。然后盖好大缸,隔天就可以吃了。为了使得浆水不至于长白膜,勤劳的女人们往往会将煮面条用的面汤到一点去大缸里,这样的浆水永远不会坏。夏天时,也会用小白菜做浆水菜,但小白菜细嫩,容易腐烂,需要做量少点,最好尽快吃。除了盖菜,萝卜叶子,芹菜、苦苣菜、番薯叶子,还有各种野菜都可以用来做浆水菜。只不过是,每次尽量用一种菜,这样保证一缸浆水不会有杂味儿。
好的浆水颜色鲜黄、透亮,有一种自然的香味,特别勾起人的味觉。旬阳人一年四季都离不开酸,那一缸浆水菜,用来做浆水面,做酸菜拌汤、搅团,或者捞出酸菜来炒着下饭,用酸菜煮豆腐,酸菜炒魔芋……旬阳人总是想尽办法让浆水菜和其他饭食搭配。怪不得到过旬阳的人,都说旬阳人皮肤好,女子水灵,男子英俊。那因为是从小吃酸,调节的好。
记得我刚到西安时,非常不习惯吃没有酸味的面条。那浆水的酸香味儿,是现代化高级醋都替代不了的。我堂舅舅大学毕业到了广东沿海发展,没过三个月,就打道回府,他说,实在不习惯没有浆水面的日子。
走进旬阳乡下人家的厨房,让你感到吃惊的一定是那装满浆水的大缸和一张阔大的案板了。一年又一年,浆水缸占据了厨房的重要位置,浆水菜一直统领着旬阳人的味蕾。
宁眸 本名王春芝 七十年代人。笔名嫣然鱼儿、宁眸 鱼溪。赣州市作协会员,安徽省网络作协会员。曾任风起中文网短篇部副主编,短篇小说编辑。有散文诗歌分别刊登《散文百家》《创作评谭》《博爱》《作家天地》《散文诗》《新诗刊》《今朝》《文化信丰》《南康文艺》赣南日报、赣州晚报、瑞金报等杂志报刊。散文《一个古代的税务官》获得市国税局有奖征文优秀奖、散文《泥土的呼唤》获得风起中文网苗夫杯绿色中国梦有奖征文三等奖、散文《我和长征第一渡》获得县旅游征文三等奖,诗歌《六月的渡口》获得第二届旅游征文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