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风散文】今生与紫阳有缘

[复制链接]
查看847 | 回复1 | 2016-5-6 05: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月二十六日,和一群战友又回到我们的第二故乡紫阳。回到西安后,我在空间日志里写了一篇《又回紫阳》的文章,被紫阳艺术团的朋友转载。热心的李志芳老师又专门精心制作了一遍,还配上了我们一辈子都唱不够的《铁道兵志在四方》。被战友好友纷纷转载。我在致谢李老师的同时,又想在微信建一个群,给思念第二故乡的老兵们提供一个和紫阳人民交流的平台。
    说干就干,雷厉风行。昨天下午我就开始建群拉人。紫阳艺术团请进来了三位朋友和一位老兵战友,两位是我回紫阳加上的好友,另一位就是给我制作日志的李志芳老师,老兵紫阳工作站站长任玉文,他还是紫阳女婿。我把我微信朋友圈的曾在紫阳战斗过的老兵学兵全都请了进来,还把不是好友的战友加为好友,然后再把他们拉进群里。他们都是与紫阳有缘的人。我还特意请来两位重量级的顾问,有她们背后给我撑腰,心里更踏实。我把群名确定为“今生与紫阳有缘”。我在群公告里眼含热泪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一群老铁道兵学兵一辈子牵挂着第二故乡紫阳。一条襄渝铁路让紫阳人民祖祖辈辈忘不了当年的战士和学生。感谢新时代,又圆我们军民鱼水情的梦。永远的兄弟姐妹,今生我们有缘,共同珍惜这份深情厚义。”
    我邀请进群的战友中,有回过紫阳十多回的老兵,有多次为紫阳人民献爱心的老兵学兵,有回了一次又一次还想再回去的老战友,还有至今没有回去又时刻想回去的外地战友。大家对紫阳的眷恋,大家对紫阳的热爱,大家对紫阳的关注,都是高度的一致。战友们进到群里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今生与紫阳有缘,见到紫阳就格外的亲切。七团原宣传队指导员杜子柏还感谢我为大家建了这个群,满足了大家亲近紫阳的心愿。远在北京的张军东小兄弟一进群就用地道的紫阳话大呼小叫,这个在瓦房店读了小学,在紫阳读了初中的铁二代,对紫阳的感情比我们还深,美好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紫阳度过,让他进来简直就是回到自己的家,如鱼得水的欢实。他唱的紫阳山歌,说的紫阳方言,让紫阳的乡亲刮目相看。我昨晚也是破天荒的陪着他一起疯了好一阵。
    紫阳是我们这些老兵共有的第二故乡,有的战友甚至还说对紫阳的亲近已经远远超过了第一故乡。我完全能理解他的这份感情,毕竟我们把一生最美好的青春岁月,也是最艰苦的经历留在紫阳。这些年来紫阳人民对我们的热情和深情,更是深深的感动着我们。在陕西,能把我们当作一辈子的亲人,唯独是安康是紫阳。只要我们踏上紫阳的土地,就有了回家的感觉,紫阳人民永远欢迎老兵回家。已经快七十岁的老兵们在我面前自豪的说道“我已经回去四五回了,我还想再回去”。而那些退伍回到北方南方的老兵们,再回一次紫阳,成为他们的最大心愿和梦想。令人遗憾地是不少战友还没来得及实现他们的梦想,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我之所以要建这个“今生与紫阳有缘”的微信群,有三个心愿,一是给大家一个心灵回家的感觉,战友们只要看到紫阳二字,心灵就会受到激发。二是希望紫阳人民和老兵们开展零距离互动交流,听到老兵们的热爱紫阳的心声,同样紫阳人民的乡音也会深情打动老兵们的心,特别是艺术团的兄弟姐妹优美的紫阳山歌,更能激发老兵们的思乡之情。三是给那些事业有成的战友们与紫阳人民开展贸易合作提供一个平台,当然战友们能为紫阳人民献爱心,这里也是一个桥梁和纽带。我深信民间的力量更强大,老兵和紫阳乡亲们直接交流,形成的是我们共同的怀旧,共有的精神财富。我也期待着更多的老兵们更多的紫阳乡亲们都能相聚在这里,用我们每个人的一片真情汇聚成人间大爱奇迹来。(2016  5  6日清晨4点54分于西安)

打赏鼓励一下!
淡定從容         超然灑脫
熱血鑄鐵魂   風骨立兵身
寄情於山水   陶醉於筆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水苏子 | 2016-5-6 20: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生与紫阳有缘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